尉小茜生活費并不多,都是各類獎學金+補助,自給自足可以,大富大貴沒有。
呵呵,尉媽也不關注這個。
打電話過來三三兩兩彎彎繞繞又到傳統項目,相親。
“讀博可以,但得有個固定男友。”絮絮叨叨耳朵成繭。
嗯啊半天,實際進展-無。
尉媽感慨,“咱們那大齡男青年在燕京的還挺多,媽又給找了個,信息發你手機。人據說長得不錯。媽媽幫你約好了時間,明晚怎么樣?”
不怎么樣。尉小茜很想否決。她在圖書館角落里看資料,寫論文半天都沒挪位置。旁邊男生長得不錯,接電話的空暇看了好幾眼
“行,好,都可以。”敷衍意味甚濃。
尉媽混不在意,掛斷前又叮囑女兒,“早回寢室,別熬夜!”
掛斷電話又來一個,尉小茜索性放下筆合上本子出門。
出門前點點谷雨,示意他看著位子。
谷雨擺手,示意趕緊走。不要打擾他的思路。
。。。
右拐出門,打開電話,
“哎,還在圖書館呢。”
低低一聲嗯。
“明晚來我家吃飯唄!包餃子。”
北方孩子大都喜歡吃餃子,尤其離家的孩子。
“改天吧,我媽介紹了一位,明晚見。”
“也行。”宋佳從善如流,“那就明天中午。”
呵呵。
吃飯是小,相親是大。
尉小茜知道又要見人,果然
“江南。你們還是校友呢。本科人大金融。”
宋佳老婆岑妮妮介紹道。
尉小茜明了,看來今天這位是妮妮扒拉出來的。
“尉小茜。中國史碩士在讀。”
宋佳介紹道。
男生長得不錯,呵呵,不好看也不會介紹給小茜。畢竟她要求的就是長得好。
小茜讀研那年二十五,周歲。去年冬天宋佳兒子出生,為響應國家號召晚婚晚育。甫完成人生大事,從一一滿月那天開始,尉小茜的相親在宋佳這就沒斷過。
做建筑又長得好的男生不多。無妨,宋佳把目標擴大到相鄰產業,再到大學同學、同學的同學。這么一扒拉,人不就多了嘛。還有親親老婆-妮妮這里也有不少。比如今天這位。
:“你好,江南。”
“您好,尉小茜。”
沒了。
尉小茜在想論文走向,吃完飯回學校圖書館繼續努力了。
另一邊,江南和岑妮妮夫婦也不熟,吃完飯在岑妮妮拜托下送尉小茜回學校。
一路無話。
。。。。。。
周末的下午,圖書館人依舊很多。
依舊沒位。
尉小茜走到角落,遞給鄰桌一支巧樂茲,
“太膩了。”男生嫌棄吐槽,還是起身出門去走廊
“哦!”
沒了。
“中午那人怎么樣?”男生邊吃邊問。
“高高瘦瘦,長得很白,手好看,聲音也好聽。”
谷雨看尉小茜,估計沒下文了。
果然沒再提起。如之前見得很多人一樣石沉大海。
小茜要求多嘛,要長得好,要合眼緣。要年齡相仿。嗯,得找博士的師兄,比如那個誰,誰,誰。
。。。
巧樂茲吃完,回去繼續。
查資料、寫東西。
研究生階段論文發表可以拿更多獎學金。
尉小茜第一篇論文發表在學校的學報,后續被其他報刊轉載。現在這篇也是,也是學期論文。
完成它研三就可以直接讀博了。
楊教授要求多還嚴苛,兩篇核心或一篇C刊才能轉博。其實她早已達到要求,不過教授要她寫完這篇發到華清的學報。
嗯,雖然可能明年也發表不了。
無妨,導師最大,導師說得算。
尉小茜第一篇論文可以說發得相當順利,打回來修改一次再投就成功了。
論文雛形是她研究生復試時寫得那篇,經過研一一年的醞釀,于研二上學期發表。
第二篇則幾易其稿,也發在校學報。
可能因為接連兩次論文發在本校學報,教授才要求她這次投華清?
從教授二月劃定大綱開始到現在三個多月,經歷春節。
嗚嗚,就連過年她都在想怎么寫這個。除上課都在圖書館查閱資料,中間還要穿插各式相親。
相親半年多見許多男生,要說完全沒喜歡的那純粹胡說八道。可要說想談戀愛的還真沒,短暫接觸可,再往下不可行。
包括吳瑕。
吳瑕是宋佳好友,畢業到局里倆人才認識還住同一寢室。他大學華清,宋佳燕京建筑,不在一個學校。宋佳爽朗大方,擅長和人熟悉打成一片,人緣極好。
尉小茜沒來燕京讀研前也是擅長和不熟悉的人打交道,嗯,人緣極差。要好的同學朋友很少。來京后除宋佳更是和舊日同學、朋友逐漸斷了聯系。
原因,她這人有個習慣,離開某地或他人搬家、轉學也會斷掉。從小便是如此。
宋佳例外。
例外的宋佳在家,今天還是周末嘛。
很快幫兩人約好時間,第二天吃銅鍋涮肉。
尉小茜還蠻喜歡吃這個的,這家店也蠻喜歡。她和谷雨常來,和吳瑕約還是第一次。
嗯,也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