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紙不算,從人的本質是什么?人與動物的本質是什么?開始接。
頓悟消失了,理解不了了。
寫一下之前草稿的總結,為什么人類用二百年,超越了之前數千年對世界理解的無數倍。
把道生一的一當做神,神是人類對一切認知與知識的總和。
每個人身上都存在神,初始的神為一,在自己探索未知的過程中,神會變成二三。
人具備文字語言的工具,認知與知識可以互通有無。
知識在流通,神卻只增不減。精神無法干涉物質,那人死后精神會永存嗎?
不知道怎么寫了。
1月11日兩點了,沒有寫的想法,在完成我的鍛煉計劃。
三點二十二,計劃完畢,睡覺,要死。
設甲乙丙丁四人,甲神為一,乙神為二,......
怎么說呢,知識無時無刻不在增加,已知的知識,兩者交換不會增加,兩者交換可能會有感悟。
為什么聰明人只和聰明人相交,同層次的人有同層層次的圈子,因為他們懂得多,他們的神基數高,哪怕有相同的知識,在相互交流一次,也會漲不少,如果他們神的基數為1000,他們相互交流后,可能各自會收獲七八十,如果1000的神與30的神互通一下,30的神收獲最大不會超過三十本身太多,而1000者的收獲必然小于三十。
必然小于三十,每個人出生都是一,三十是不同的人他們的神對自己未知的神的贈予。
基數為一,收獲必然不會超過一太多,因為是一,跟別人沒有太多已知的神,所以每次交流都是一次收獲。
這大概就是為什么小孩極具可塑性的緣故了吧。
而1000者,遇到10者,10者的八九1000者依然擁有,只有少數10者自己探索的未知1000者沒有,但交流一定不會是全部覆蓋的,往往是一小部分。
當小孩甲初始的一,成長到三十,同等三十者,不會對甲有什么幫助了,小孩甲的三十大部分都是從身邊三十者身上獲取的。
想要繼續快速成長,就只能尋找更多未知的三十,或者三十至上。
跟身邊已知三十,每年成長加一,跟未知三十每年成長必然要強于一,跟1000必強過三十。
跟單個的一千,未必比的上多數的三十。
但跟1000在同等時間里的收獲,一定大于同等的三十。
我感覺我越是思考我的神就無時無刻不在增長。
我發現神都趨向于自己壯大,這可能是神的特質之一。
如同以往的某些長輩會對你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
而我們對此并沒有一絲波瀾,對這些話也不以為意。
相比于這樣類型的長輩,我們往往會對那些更有錢有權的長輩會更重視。
以前我往往以為這是人追逐權利與金錢的本性,其根本就是希望自己過得比以往更好,因為有錢的長輩可能會幫助自己,對自己相比于沒錢沒權的長輩更有用。
之前我對于這就話的理解就是他們沒法用別的東西,來說服我們聽他們的話,為了有一種長輩對后輩的尊嚴與支配,只能用年齡來舉例,他們不具備能說服我們的任何案例,只能用年齡這種不具備任何對比性的時間緯度來耍賴。
我對此是不屑的,當然,不能表露出來,我往往沉默。其實說這種話的長輩也越來越少了,現在幾乎遇不到了,以前倒是挺多的。
時間的間隔應該是智能手機和無線網絡的普及后。
(牽扯到認知問題,我之前雖然愛聽不聽,但不能白為什么,之前說的那些是我現在的認知來分析的,到此為止又有了新的感悟)
寫不下去了,想玩會兒,知行合一好難,知道該干什么,卻做不到。
我是想著,人在短時間悟了后,行為不可能做到和思想想匹配。
我沒有經歷太過強烈的情緒波動,不深刻。
我想著是一點一點的改變,加強精神對肉體的控制,直到相匹配。
我經歷過那種一瞬間精神亢奮,強制的去支配肉體做某事,但時間跨度往往超不過三天。
我思想水平提高后,反思過這種情況,我的分析是,這是強迫的,主觀控制的,類比于上班,是我想去上班嗎?上班就是為了讓自己收獲到金錢,從而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是一種不得不去干的事情。
但相比于提升自己三天,這是能快速變現收益的,所以更能持續,或者說被迫持續。
而打雞血,學習鍛煉三天,沒有別的東西繼續刺激自己的精神,肉體疲憊后,精神就越難掌控肉體。
精神沒有刺激,短期也沒有收益,讓自己精神確認這是對的,慢慢平靜下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沒有證明給它打氣,就又擺爛了,過一段時間又開始了三分鐘熱度。
我對這個三分鐘熱度很欣慰,只要有這個熱度,就代表自己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對自己好的,拜托誘惑對自己控制的第一步。
但沒有明白本質,只知道對自己好,也沒有別的收益證明給自己看,這種熱度往往是間斷的不持續的,而且間斷時間越來越長。
直到在此收到刺激,在此的重復這種輪回,直到覺醒那一刻。
我這是根據我自己的情況分析。
那些學習好的,我不懂,他們應該早就明白了,或者說他們的父母監督,無論那種始終是在進步的。
他們有目標,他們的欲望比我們更大,他們應該有理想吧。
我都快二十了,才有了自己的模糊的理想,極其模糊,看不清的理想和大體的目標與規劃。
我是蠻羨慕他們的父母的,我還記得,我小時候老師布置了一個作業,就是問自己的理想是什么,是光問還是寫作業來著,細節有點模糊了。
我還記得當時我媽問我的理想是什么,我支支吾吾的說不出來,然后她就開始吼我,問我沒后理想嗎,然后盯著我,漫長的等待。
壓力太大我哭了,也說不出我的理想,然后就非得逼著我說出來,最后說了個消防員,我知道那絕不是我的理想,這不過是個應付罷了,那種壓力我真的扛不住了。
我想起來了,是寫個自己理想的作文。我說消防員是因為我曾經寫過自己佩服的人這個作文。
我從網上找的,當時就寫的消防員,我會寫,最后就說的消防員。
這些事經歷過后我當時都是忽略的,我覺得應該是我的防御機制,痛苦的事不想記得太清。
應該是我經歷的這種事情太多了,我到現在還沒抑郁覺得我自己都虧了。
哈哈,開玩笑。
初中的時候被欺負,他說你怎么不去跳樓呢。當時那么一瞬間,或者說很多瞬間我真的有點想去跳樓了,反應過來后,我把他狠揍了一頓,手指都骨折了。
我當時想的是,連跳樓我都敢,我還怕你的語言嗎。
然后心里對差點被忽悠跳樓,起了一股邪火,一上腦我直接就上手了。
我還記得我就往臉上打了十幾拳,然后他就那凳子,我也拿凳子,我知道他不敢打,但是他要是拿凳子我沒拿估計他就敢打了,我以前都這種想法,卻不知道這是為什么。
我的手指,就是我去拿凳子的時候太快了,被桌子別的。
現在我分析了一下,他是怕我真拿著凳子跟他干起來,我上頭的下手沒個輕重,他怕吃虧。
哈哈,當好人對人好,人家不一定對你好,當壞人起碼人家欺負你,有所顧忌。
我不是個欺軟怕硬的人,但我不能以我的標準來衡量所有人。
站的高,一視同仁,人們自然會認為你是極好的。這種東西不用說,都能感受出來。
但沒有在高處之前,你的一視同仁,在大多數,那些欺軟怕硬欺善怕惡的人看來這不就是在打他們臉嗎,學習也不好,你憑什么有這種品格,你配嗎?
然后就要把你拉下去,拉良家女子下水,勸風塵女子從良,這不能說是所有人的本性,應該是中國人的本性吧。
我又沒在外國待過。
嗯......準確的說,中國男人的本性。
在我看來為什么男人喜歡拉良家女子下水,勸風塵女子從良。的本質就是成就感。
一種我在影響別人,別人因為我而改變的滿足感,這種事情不好做到而我能做到的成就感。
這是我的理解,我也沒法免俗這句話。
我還是比較負責的人,我從來沒拉過良家女子下水,我也從不勸風塵女子從良。
在我看來勸風塵女子從良,你得保證她被你勸從良后,你能保證她依然可以過之前做風塵女子的生活水平。
你把她勸從良了,你不管她,她回去種地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風塵女子來錢快,如果能達到一樣的賺錢速度,甚至差的不太多,我想沒人喜歡做風塵女子。
差的太多,最后又下水了,然后你再說我本以為你會做個好人,我真的看錯你了,賤人就是賤人。
然后你很有可能會在勸她,失敗后,大概率還會傳這件事情,為了表現自己能把風塵女子勸從良,然后她辜負了你的信任。
最后你可能還會再勸她,直到撕破臉,或者惱羞成怒。
嗯......我想一下劇情,大概會是這樣。(簡潔一些)
男:你為什么還這樣做?!
女:不這么做你養我呀?
男:......
男:打擾了,繼續努力,我們只是朋友。
賤不賤啊這。
當然,我這個人是個利己主義者,我想的臟,有句話怎么說來著?。
臟的人想什么都是臟的,只是我這么看而已。
我好像又扯遠了,先不寫了,鍛煉一會兒,玩會兒游戲。下章在看看說到哪兒了,接上。
對了,還記得我想時候想當科學家來著。
不知道為什么這個想法就好像忘了一樣,根本記不起來。要不是我回顧這件事還記不起來,我現在也不是很理解為什么忘了。
為什么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