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極其的可悲。
我發現身邊一旦兩個以上的親人出現。
就必然什么都聊,然后必然會引到我身上。
首先我不想回答的問題,他們就一定要刨根問底的讓你說出來這個答案。
然后你說出來答案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就會攻擊你。
想讓你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與完善的邏輯。
我真的累了。
像這種無用功,而且還夸夸其談的事我不想再做了。
當有一些他們無法理解的事情,他們就會把你過往的一些事情拿出來,點評其過錯。
我明白,我不能在那邊繼續呆下去。
如果在那邊待下去的話,這邊激烈的爭吵完這個事情。
兩種結果。
一首愛搭不搭的,他們以為他們占據上風,他們是OK的,然后過一段時間就繼續的往深問下去。
一定要把你貶的如牲畜那般,最后感恩戴德的聽信他們的人生的經歷。
就如同一個傳教士,同教徒傳教他們真神的天言戒律。
第二種結果就是我的邏輯非常完善。
很有道理。
他們從未接觸過的另一種,新奇視角的看法。
然而可能看一會兒電視,甚至是坐一段時間。
先沉默著,靜靜著,等待著。
他們看電視,心思并沒有在電視上,而是在想著找我言辭間的漏洞。
他們沉默著,并不是認可你的想法,而是在想怎么樣才能找到你言語間的漏洞。
最終,他們一定會找到不合理的地方。或是以偏概全,或是強詞奪理。總之都能找到漏洞,然后再次進行新一輪的辯論。
往往他們并不看你這個意思所表達的本質的觀點。
而是抓著你為了表達你這個含義與觀點,所隨機在那短時間內舉的一些例子,所編的一些故事。
找那篇故事的邏輯與漏洞。
拿著那些故事里的邏輯漏洞與不合理之處來質問你,再次尋找他們想要的答案。
往往到這一步,我就不會再與他們辯論,而是大吵一架。
其實我也明白,你再這樣下去。除非是從論點的開始。然后直到論點的結束。制造一個完美的閉環,而且邏輯通俗。
就如同是讓你從零開始創業。然后達到能夠年薪百萬。
這個過程有一系列的實施方案,并且保證一些方案具備可實施性。
就如同是你有一段時間里,有一件事情是要你能完成的。
但是這個事情完不完成他不一定。
他就是要求你從開始到這個事情一定能完成中間的過程。你如何完成這個事情的過程,要具備合理性。
讓他們聽了都能聽懂,覺得你肯定可以把這個事情完成。
我極其不喜歡做這種,還沒有把這個事情完成。卻已經是。這個事情給人,給他們營造出來一種我肯定能夠完成,我必須能完成,我不完成就是我有罪的這種感覺。
就算我去講這個東西。我真的去跟他們講一件我真的會有可能完成的事,而且從上到下邏輯非常完善,形成閉環。
他們也不一定能聽得懂。
然而,一些地方需要一遍一遍的解釋那是什么意思。
這純純就是精神內耗。
我解釋完一遍,我的精力基本就用光了。
然后我還會背上壓力。
萬一這個事情沒有完成,我甚至還會收到一些良心上的譴責。
然而,他們就又有了新的借口。
下次我再有些什么事需要他們知道,他們想反駁我的時候,這就是一個新的借口。
一個我無法否認的事實既定性借口。
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打壓與控制。
因為我本身我這個人就是慫。
我遇到一些事情,我可能喜歡逃避吧,我不想面對。
如果當有一天,這個事情真的發生在我身上,他們正好用這個借口對我進行了一番,精神上的打壓與控制,我受到痛苦無疑是非常痛苦的。
我不想承受這種痛苦,我選擇了逃避。
如同今天我遇到這種事情,先走為上策。
起到一些爭執,發現苗頭不對。
不要給這種苗頭繼續發酵和聚集的機會。
先離開,遠離。
一旦你離開之后,就如同火種在燃燒,而沒有添加新柴。
自然就滅了。
如果你還留在苗頭,相當于是一直在火種里添柴。越添越多,越燃越烈。
最后,火種依舊會熄滅。
不過,大火產生的高溫已經將自己給燙傷了。
以現在我的認知來看,最好的方法依然是躲開它,避開他。
當然,這是在沒有水的前提下。
錢就如同水。
把水澆在火苗上,火苗滅了,再怎么添柴也是同樣燃不起來的。
當你沒有水的時候,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躲開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