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斤臘肉,兩條三斤重的咸魚,一籃雞蛋約莫一百個,還有新鮮的菜蔬兩籃子。
里正家果然出手闊綽!
魏儀安心情大好,忙喊豆豆和瓜子到堂屋來,洋洋得意道:“咱們有肉吃啦!”
瓜子扒了看,摸了摸肉又去看蔬菜籃子,卻發現韭菜下面放著兩吊錢。
“這兒有錢!”他指了指菜籃子。
魏儀安拿起兩串錢端詳銅錢的樣式,圓形方孔,上面刻著“承平通寶”四個字,她心中一喜!自己竟然能識得這里的文字。
雖說不知道是哪朝哪代,但能認得字也是個好消息,這意味著等她有了錢買來書,自然能了解更多,也能好好籌劃后面的生活該怎么過。
這般想著,魏儀安倒是準備接下這錢了,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兩吊錢對里正一家來說,并不算什么,卻能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有了錢,魏儀安準備明天就去鎮上給家里添置些東西,探探情況。
于是將錢收起來,笑著說:“明天咱們進城去!”
可真是剛想瞌睡便有人送枕頭,魏儀安把高旺和里正夫人送的蔬菜放到一起,切了一塊臘肉,剩下的掛起來。
炒了一盤蒜苗炒臘肉,韭菜炒雞蛋,又燙了一盤菠菜,加上鍋里蒸著的雞蛋羹,齊活了。
“娘,肉,好香!”豆豆站在木墩上望著灶臺,被鍋里的香味饞的直流口水。
魏儀安揮舞著鍋鏟子,拈了塊肉遞到豆豆面前,豆豆不由自主張著小嘴等他娘投喂,誰知魏儀安手一縮,塞到自己嘴里吃了。然后點點頭,“好吃!”
豆豆:?
傻傻看著他娘,豆豆才反應過來自己被娘捉弄了,瞪著雙水汪汪的眼睛仿佛在控訴他娘的惡趣味。
呆萌的表情惹得魏儀安哈哈大笑。
燒火的瓜子默默擦了擦嘴角,他娘可真饞!
等飯菜端上桌,瓜子尤其愛那臘肉,豆豆則更鐘愛那嫩滑的蛋羹,泡著飯吃得肚兒圓。
一家人美美地吃了午飯,在院子里消了會食,魏儀安便帶著豆豆睡午覺去了。
午睡后,下午高旺的弟弟高盛一家也上門來了。
高盛兩口子具是老實本分的莊稼人,帶著孩子一個勁地道謝,又帶了米面五斗,兩只活蹦亂跳的母雞和一只剝好的兔子。
高盛的媳婦曹氏是個手巧細心的,另送了一大一小兩套里衣,分別是給豆豆和瓜子的。
這些禮也算不薄了,魏儀安知他們生活也不易,便拒絕了米面,收下了母雞,兔肉和衣裳。
豆豆從沒見過雞,“!”他驚奇地想要去摸,被瓜子一把薅了回來。
“它會叨你!”
送走了高盛一家,魏儀安用枯樹枝圍了一個簡易雞圈,用茅草搭了個頂,就靠著院子的西墻。
但她從沒養過雞,不知道能不能養得活,要是養不活就殺了吃算了。
……
第二天一大早,魏儀安便準備到鎮子上去。
這西河村離鎮子將近二十里,成人走個來回至少要四個小時,魏儀安嘆口氣,這趟是肯定沒法帶著孩子去的。
之前原身出門,豆豆被鎖在家是常事,瓜子大了以后知道往外跑,便再也沒被鎖在家過。不過,魏儀安還是決定把他和豆豆一起關在家。
早起簡單做了些早飯,留給兩個孩子吃。
魏儀安跨了個籃子做樣子,出了村子,一直向南走,西河村在桃花鎮的北邊。
走了許久,魏儀安坐在石頭上歇一會,聽見身后有趕車的聲音。
原來是高旺趕著騾車去鎮上送柴火,巧的是陳氏也在,當下陳氏熱情地邀請魏儀安搭他們的車,魏儀安可正求之不得,輕輕巧巧坐了上去。
這一片是丘陵,起起伏伏地爬了幾個緩坡,路過了兩個村莊,半個時辰便到了桃花鎮。
鎮子不大,方圓不過一里,卻有四個城門,并東西南北四條主街道。
一行人從北門進去,高氏夫婦要到鎮子南頭去,魏儀安道了謝,便與高氏夫婦分開。
北門來往行人著實多,或許是因為靠著個碼頭,貨船客船在此停靠。
除了趕集的農人,還有一些從碼頭過來的賣魚人,扎堆聚集等著被雇傭的臨時雜役工,磚瓦泥匠,腳力挑夫,各類牙人等。
看來北街住的都是普通人,故而魏儀安順著北大街走,便發現兩邊多是經濟實惠的食鋪。
賣包子饅頭,炊餅餛飩的,以及在路邊賣茶飲,熟食,小吃一類的游動攤子。肉鋪,鐵鋪,雜貨鋪等在北街的多。
并不算多繁華,但腳下是青石板鋪的路,不見一點泥灰,走在上面平整干凈,往來是熱情的吆喝聲,很是接地氣。
東街就氣派得多,與北街是截然不同的熱鬧。
商鋪多得多。酒店,客棧,茶坊,熟食店,珠寶鋪子,賣紙畫花果的,糕點鋪子,布莊,繡坊,藥鋪等,一看便是富人聚集的區域。
南街靠著鎮上唯一的學堂,除了賣吃食的鋪子,便多了間書店,倒是冷冷清清。
西街則有棺材鋪,雜貨鋪,賣香燭壽衣的,還有些卜卦的算命的,街邊亦有雜耍藝人。
橫豎魏儀安時間充裕,整個兒逛了一圈,便心里也合計著,她若要到鎮子上來,以何為生計?那么還是得到整個鎮子消費水平最高的東街去考察一番。
這邊的吃食生意不錯,買早食的人挺多,灌肺,炒肺,各種餡兒的包子,炊餅,稀粥均在幾文到十幾文左右。
酒店轉了轉,葷素各種菜色也是十幾文到幾十文之間。
倒很是實惠。
了解了個大概,魏儀安接著去了繡莊,給兩個孩子買新衣服。
這繡莊,原身來過幾次,三間鋪面,左邊是做活的女工工作間,中間的展臺放著各種小東西:荷包,香囊,手絹,腰帶,帽子之類的,右邊掛著成套的衣服是出售的。
一進來,便女工來招呼她:“這位娘子可是許久未來了,這回需要什么?小店才上了新鮮繡樣,您可要看看?”
魏儀安便說:“我要孩子的衣裳,棉衣,兩套。”
那人又問尺寸大小,魏儀安一呆,她壓根沒想起來還有這回事,便有些尷尬道:“大的五歲,大概三十五斤,顯得三歲,約莫二十二三斤。”
然后又比劃了身高。
那女工便心里暗暗嘀咕:兩個孩子竟都養的如此瘦小,當娘的卻吃得珠圓玉潤的,莫不是個壞心的后娘罷?
魏儀安挑了挑,選了一套湖藍和一套淡青的棉衣,一共八百二十文。
再一人各買一雙鞋和兩雙襪子,鞋六十文一雙,襪子十五文一雙。
最后結賬正好一吊錢。
掌柜的見不好抹零,便送了個素手帕和一條頭繩給她。
錢可真不經花,魏儀安心想,不過服務態度還挺好。
等女工把東西包好,魏儀安挎著籃子又去雜貨鋪買些生活用品。
買了些牙刷,牙粉,兩個銅盆,碟子碗筷也要換,又是兩百文。
街邊有賣新鮮鯽魚的,體積不大,但魏儀安一看就知道這種的肉嫩味鮮,買了幾條,再打兩塊豆腐一起燉湯。
又見有小販推著車叫賣橘子,再稱一斤帶回去給娃解解饞,又看見賣糖葫蘆的,也買了兩串。
買完這些她就準備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