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扶云錦繡

一百七十二章登聞院

蕭干城之所以急著打土豪分田地,就是怕陛下又派欽差來查驗戰果。到時候要是讓欽差撞見自己與一眾將領大把分銀子,又免不了拿出不少銀子作封口費。更何況在劉曠、干城、孟綰等人的預算中根本就沒有這筆“封口費”。

在姜士禎的主持下,經過近一個月的施工,終于從熊津江的南岸開鑿出一小段運河。如此一來倭軍艦隊沉沒的區域就顯露出河床來。蕭干城所部驅趕倭軍戰俘將推古女王的棺槨挖掘了出來。

倭國女王的棺槨十分巨大足有一仗來長,外面是一層石槨。從已經開裂的石槨裂縫中,可以看到其中是倭國最好的檜木制造的棺材。

黎川伯孟綰看著這座大棺材兩眼冒光,連忙向干城請示道:“倭人十分矮小,卻用這么大的棺材裝尸體,想必這棺材中有不少寶貝。不如......。”

干城揮了揮手道:“古人曰:‘生者與死者,陰陽分兩界;生或能互仇,死必無相害。’既然勝負已定,我們不必再與死人較勁。何況推古女王與你我一般,乃是一方諸侯。還是請示朝廷,再做處置吧。”

姜士禎一旁戲謔道:“倭國窮困無比,這棺材中能有什么好東西?”

黎川伯也附和道:“還是老姜說得對。倭國是窮山惡水,難怪倭奴這般刁蠻矮小。”

三個人哈哈大笑過后,干城笑道:“二位有所不知。其實倭國盛產金銀,每年倭國的銀礦都能生產一百二十多萬兩白銀。倭國還盛產砂金。”

孟綰驚道:“乖乖,年產百萬兩白銀。要不蕭大帥帶著我們把倭國打下來得了。”

姜士禎則皺著眉頭問道:“若真如蕭老弟所言,倭國為何還這么貧窮?”

干城笑道:“其實一開始我也很困惑。有這么多金銀豈不是很闊氣,天天山珍海味。可是你看看這些倭國士兵盔甲每件不過六、七斤。我們輕騎兵的盔甲都有二十斤,重甲都在五十斤以上。很多倭國士卒還在使用竹子做的武器。”

孟綰連忙問道:“這是為什么?”

干城笑道:“后來我才想明白一句話‘窮得只剩下錢’。倭國國土狹長且貧瘠,物產極度匱乏,坐擁金銀卻花不出去。”

孟綰驚訝道:“有錢花不出去,可以來我朝啊。我朝地大物博無所不有。沒有倭國買不到的東西。”

干城冷笑道:“我朝之所以建立朝貢體系,就是要限制各國之間的貿易。若是任憑各朝貢國隨意貿易,我朝周邊必然有憑借金銀或奇技淫巧而崛起的強國,到時候又是戰火連綿、國庫一空。

其次若是放開貿易,任由民間買賣,我朝對外出售的瓷器、絲綢、茶葉等貨物價格必然會直線下跌。

第三若是任憑國內的各種物資流入海外換回大量金銀,國內豈不是物價騰涌,國庫入不敷出?”

孟綰惋惜道:“倭國這么多金銀,咱們不掙到手中豈不是可惜。”

干城道:“朝廷當然要賺取倭國的金銀。只不過倭國到我朝貿易前,必須將金銀兌換成寶鈔。但凡這些外國客商膽敢用金銀私自貿易就要被抓捕驅逐。”

姜士禎笑道:“這招也不知是誰想出來的,實在是高明。寶鈔換金銀就已經賺了一筆,等對方高價購買我朝的各種貨物,我朝又掙了一筆。來回來去都是朝廷賺銀子啊1”

孟綰的眉毛高高豎起,嗔怪道:“朝廷掙了這么多銀子,為何我的俸祿還是這么點?”

干城拍了拍孟綰的肩膀道:“朝廷用銀子的地方也多。估計咱們這回救援新羅,朝廷已經一百萬兩銀子用完了。”

忽然一騎輕騎沖干城所在的山頭疾馳而來。待到近期才看清來人是蕭青梁。干城如今對青梁的看法有很大轉變。以前他以為青梁這孩子在德音的寵溺下沒救了,估計以后就是一介紈绔子弟。但是幾次仗打下來,干城才發現這個兒子有勇有謀,確實是繼承自己衣缽的不二人選。

青梁沖到近前,下馬向干城一拜,便將一桿奇怪的火銃捧到姜士禎的面前。眾人只見這桿火銃的銃管十分粗大,小孩子的拳頭都能伸到銃口中。

孟綰好奇的問道:“大侄子,這是哪里來的。”

青梁向姜士禎說道:“這桿火銃是從倭國的沉船上找到的。侄兒看著奇怪,就帶回來請姜伯父看一看。”

干城眉頭緊皺,問道:“姜兄,這桿火銃應該威力很大吧?”

姜士禎將這桿粗大的倭國火銃拿在手中把玩了一番,方才笑道:“看來倭國的火銃制造走上了邪路。”

青梁連忙問道:“姜伯伯為何這么說?”

姜士禎笑道:“倭國的工匠可能以為火銃的口徑增大就可以增加射程和威力。然而火銃的射程與口徑無關,而是在于銃管的長短。銃管越長射程越遠。”

青梁說道:“可是我怎么覺得火銃的射程與裝填的火藥多少有關呢?”

姜士禎笑道:“你果然聰明。不過火藥裝的再多,彈丸加速的行程太短,還是打不遠。彈丸脫離銃管之后,火藥爆炸產生的推力就沒有了。彈丸只有在密閉的銃管中才能得到火藥爆炸的推力加速。只有彈丸脫離槍口的速度提高了,彈丸才能打得遠。”

眾人囿于對科技了解甚少,所以都聽得云里霧里。不過姜士禎是火器界的大佬,眾人在這方面實在是對不上話茬子。

姜士禎看著眾人,微微嘆息道:“蕭老弟,若是你有機會覲見圣上,還請進諫陛下可否建立一個研究百工技藝的機構。

你看如今倭奴都懂得改進火器。雖然這些倭寇研制火器的方向不對,但如果放任諸國趕超,恐怕今后我朝在火器、歷法、算學......等方面都要被逐漸趕超。”

眾人收斂起笑容,紛紛鄭重的點頭表態。眾人沉默了一陣,干城說道:“眼下倭國女王的棺材既然打撈上來,我們還是趕緊向陛下報捷吧。”

姜士禎點點頭道:“是啊,省得家里人擔驚受怕的。”

孟綰道:“老姜你還別說。我出征時,家里的女人哭得跟淚人一樣。生怕我重蹈曹文的覆轍。不過這次我們都托了蕭大帥的福,不但全須全尾活了下來,還發了財。孟某實在是佩服至極。”

孟綰說話時竟然帶著幾分諂媚。眾人又是哈哈一笑。這次打完土豪,能分給黎川伯多少銀子都是干城和劉公公說了算。所以孟綰自然要對干城恭敬。

干城請示過劉公公,這才向朝廷寫下報捷和請功的奏章。這份奏章經水路送達天津衛,再從天津衛改換五百里加急送入京師。

在說此時,鄭德音依舊在玉泉山。前幾日錦繡公主回宮狠狠告了廣聞寺寺正劉吉慶一狀。

起初皇上沒有覺得有什么了不起,完全是一副敷衍的態度。

錦繡公主卻勸諫道:“父皇,眼下屏山伯在白吉藩勝負未知。劉吉慶就敢擅自包圍扶云縣主。這種事若是傳了出去恐怕軍心不穩啊!若是被別有用心之人得知,恐怕會再次掀起一輪物價騰涌。到時候朝廷的威嚴會收到嚴重影響。”

陛下一怔。他仔細品味女兒的話,覺得句句在理。包圍扶云縣主的事一旦走漏出去,已經走高的物價恐怕會再次暴走。朝廷的財政也將面臨危機。

他沉吟片刻,點點頭道:“公主所慮甚是。朕這就傳旨劉吉慶將廣聞寺的軍士撤下來。”

錦繡公主微微嘆息道:“父皇,劉吉慶派兵包圍玉泉山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件事恐怕已經開始流傳。父皇要再不采取強力手段,恐怕難以抑制物價騰涌啊!若是讓屏山伯所部得知此事,恐怕是要出大亂子啊!”

說罷公主竟然抽泣起來。

陛下霍的起身,盯著公主看了半晌。他內心已經有點慌了,錦繡公主的推理絲絲入扣,確實有道理。

萬一劉吉慶包圍玉泉山的消息傳了出去,恐怕會真的動搖前線軍心。眼下屏山伯勝負未補,但這件事傳到前方大軍,還真保不住會發生兵變。

若是這些兵鬧一鬧也就算了,若是綁架主帥歸附敵國,自己這老臉還往哪里擱啊!

但是他思來想去實在想不出什么好的辦法,于是問公主道:“公主覺得該如何是好?”

公主擦了擦眼淚道:“依女兒的愚見,應當發明詔將劉吉慶撤職,以安天下。”

陛下背著手來回溜了兩圈,忽然說道:“你先下去吧。”對于陛下來說,劉吉慶是自己奪儲的盟友。眼下就將其撤職,有些于心不忍。

陛下忽然停住腳步,向貼身太監陳興問道:“你怎么看?”

陳興順著陛下的意思說道:“老奴以為公主說的在理。眼下要想控制事態發展,不如將劉公公暫時調離廣聞寺換個地方。”

就在陛下舉棋不定時,一群婦人趕到玉泉山求見扶云縣主。打頭的婦人正是黎川伯的夫人郭三女。她帶來的二十多個婦人都是這次跟隨屏山伯出征將佐的老婆。這些女人的丈夫最低官階都是千戶。

郭三女見到德音納頭便拜,然后便是哭哭啼啼說明來意。原來她們也聽到市面上不少流言蜚語。于是她們組團來找扶云縣主商量。

眾人來到山上的芙蓉宮,見到扶云縣主與兩位公主同游,心中更加有底。原來她們是打算拉著鄭德音去告御狀,請陛下嚴查散布流言推高物價的幕后黑手。

一屋子二十多個女子嘰嘰喳喳議論紛紛,半天也沒捋出一個章程。畢竟告御狀是個技術活。真要是去攔御轎,人還沒到轎子跟前就被御前侍衛當做刺客卡擦了。

即便不被卡擦,也沒人知道皇上的轎子每天都經過那些路段。就是知道了路段,還是碰不上。畢竟皇上的主要活動范圍都在皇城里。

一般人誰能出去皇城?

所以告御狀的正確方式是去登聞院敲登聞鼓。

一旁作陪的蓬萊公主這時說道:“本宮以為,各位應當先將訴狀投到通政司。待三日過后通政司沒有回信,你們老姐兒幾個再去登聞院敲登聞鼓。”

鄭德音一拍床頭道:“公主說的對,咱們就這么辦!”

眾人紛紛叫好。郭三女皺著眉頭說道:“可是咱們怎么預備狀紙?”

頓時一屋子的女子都鴉雀無聲。這個時代,女子知書達理的不少,但寫狀紙還真沒人會。

這時一位逐云衛簽事的夫人站起來說道:“我家那口子經常處理軍中各種糾紛訴訟。他經常把這些狀紙念給妾身解悶。我大概知道狀紙怎么寫。”

一種女子聽罷一陣哄堂大笑。笑過之后由鄭德音操刀,寫了一份狀紙。德音將狀紙念給大伙聽。她在狀紙中除了請陛下嚴查散播流言以外,還狠狠告了劉吉慶一狀。說他扣押敵情,要挾出征將領,大肆收受賄賂,并注明金額。

一眾女子紛紛贊同。一位千戶的老婆一邊抹著眼淚一邊說道:“今日要是沒有公主和縣主,妾身真是牙齒打碎了往肚子里咽。”

又有女子罵道:“劉吉慶平日里作威作福貫了,什么錢都敢收,這會要讓他好看。”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時,一位千戶的老婆起身說道:“妾家里有個遠方侄子是生藥材市場中的伙計。他跟妾身說,楊太傅家的本源堂從一個月前在市面上大肆收購血蝎、沒藥、龍骨......等藥材。本源堂用這些藥材配置金瘡藥。

我侄子還說,本源堂的伙計說屏山伯已經敗了,不知要帶多少傷兵回來。到時候金瘡藥肯定要漲價。”

蓬萊公主聽得是無比錯愕,不禁感嘆道:“這些大臣真是不愛惜名節,非要將朝廷蛀空了才算完嗎?”

鄭德音怒斥道:“該死、真是該死,楊太傅和本源堂都該死。”說罷竟然大筆一揮,將本源堂的劣跡也寫在狀紙上。

當夜德音安排一眾女子住在宮中,又在晚餐時密謀一番。

轉天錦繡公主風塵仆仆回到玉泉山,看過狀紙表示必定鼎力支持。一眾女子見到有天子愛女撐腰,膽子愈發大了起來。

又過了一日,一張有上千名隨屏山伯救援新羅大軍軍屬按過手印的狀紙送到了通政司衙門。通政司不敢隱瞞連忙上奏皇上。

陛下看過狀紙,又怒又怕。怒的是劉吉慶這么貪婪,連情報都拿來索賄,還收受那么多賄賂。還有楊太傅家的本源堂不顧大局企圖發國難財,更是讓陛下暴跳如雷。

但是令陛下害怕的是,如今隨屏山伯出征將士的家屬的怒火應當如何平息。此事一旦處理不好,前線大軍要是出現異動,自己的臉往哪擱?

陛下思來想去,還是打算暗地里一面安撫隨征大軍家屬,一面暗中處置劉吉慶和本源堂。

不過隨征家屬雖然收下陛下送來的慰問品,但是三天后還是浩浩蕩蕩前往登聞院敲響了登聞鼓。這次擊鼓鳴冤由鄭德音和郭三女兩位伯夫人帶頭,上千名隨征將士的妻子一起喊冤。

如此場面,立刻引來京師百姓圍觀。五城兵馬司聞訊趕來,但見到兩位鳳冠霞帔的伯夫人告御狀頓時沒了脾氣,只好遠遠維持秩序。

至于廣聞寺的人一個也沒來。此時劉吉慶剛剛被陛下調往內官監,廣聞寺群龍無首。廣聞寺的指揮使聽說鄭德音等人來敲登聞鼓,更是不敢露頭。自家寺正就是因為擅自包圍玉泉山被滅,現在誰還敢招惹扶云縣主?于是廣聞寺上下選擇性集體失明。

陛下本來今日在寢宮與六部長官議事,忽然登聞院登聞使急急火火趕到陛下寢宮。

登聞使衛輝趨步向前跪倒在地呈上狀紙,說道:“陛下扶云縣主和黎川伯夫人帶著上千名隨征家屬在登聞院喊冤。”

水月聽濤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石泉县| 攀枝花市| 铜鼓县| 景泰县| 鄂州市| 瑞丽市| 宝应县| 武宁县| 桦南县| 开阳县| 临泽县| 太仓市| 怀安县| 同江市| 集安市| 台东市| 双桥区| 阳泉市| 陵川县| 嘉义县| 邛崃市| 台州市| 张家界市| 孟州市| 杨浦区| 长葛市| 从化市| 临城县| 营口市| 莱芜市| 峨山| 霍邱县| 赞皇县| 乐平市| 同江市| 云林县| 五大连池市| 志丹县| 南部县| 高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