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壹APP上,短短幾句對話中,真的找到了我的任務,我的人生主線任務,我似乎要重新修改我的目標了,或者說我目前要應用我的心里學知識自救,用它獲取我改變我生活現狀的第一個目標。我似乎在找一個托底。這個托底似乎看似對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至少它可以證實我的主線目標是可以幫我完成目前的一個支線目標,這個支線目標完成之后可以更好的支撐我做好主線目標。
簡單說下,這位咨詢師,我不是以病人來和他交流的,我想以平等的姿態和壹心理的朋友們去溝通自己的生活感悟,在這里有很多朋友,彼此真誠的互相幫助,各自以各自的方式在努力在生活的泥潭中掙扎。有很多方法也是直面正式自己問題的方式,還是想說,人還是需要智慧去識別自己的處境,那個愚癡,會毀掉取經路上的金蟬子。燦東老師的視頻很有趣,從心里學解讀西游記,唐朝僧人歷史中的他是只身一人前往西天取經的,那他身邊的徒弟是幻化又基于他的領導之下才能順利娶到真經。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壹心理刷刷燦東老師的視頻。
“充分體驗這份糾結背后的情感,我們意識不管作何選擇,無意識中本質是無悔的。誰也擋不住一個愿意付出代價去探索生命的心,去發現自己和這個世界有怎樣的相遇。”多好的一句話。
把自己的想法上升到女性,上升到國家,上升到人類。我想人類是命運共同體,放之四海皆準的發則,還有網絡化的世界,圖書似乎將要被摒棄,K叔的課我也在學習,那是自我的實現,還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古說,再宏偉的目標都是從身邊小事做起,支撐起一個人不迷失在周邊瑣事的就是那個宏偉的目標。于我過去之事過去之經歷,我已做盡仁義,依然解決不了我人生的困窘之境,馮夢龍給我提供了一個新的出路,仁勇已盡,只剩下智了。智,需要啟發的,不是在于你經歷的事情,而是在于經歷了事情之后依然選擇仁勇,想比依然會頭破血流,遇到了用智的小人,也勢必是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過往經歷中總是選擇慈悲為懷,可是發現對自己一點都不慈悲,甚至成了一個笑話,所以人還是需要些智慧的,將書讀下去,學以致用。啟智,不頹。無關年齡、性別。
在和大家聊天的時候我發現,很多人連自己產生情緒問題的背后的真正的原因都不得而知,那些傳統的,在歷史過程中有智慧的人,可能是君主世襲制度下的杰出宰相,可能是上古時期對人類生存危急之際求百姓于危難之中的大禹治水;夸父追日,也可能是在婦產事業做出貢獻的女媧。他們的事跡之所以被傳下來,其根源也在于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