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漫長的一生,我們終將釋懷。其實,在生命的長河里,我們能決定的事情又有多少呢,也不過都是在痛苦波折中隨遇而安,在一地雞毛里挑揀出那片刻的歡愉,以此來聊以慰藉罷了。
或者換句話說,大多時候,我們都是愚昧無知的,這樣無知的我們也只能在一次又一次不斷的試錯、跌倒中,才能勉強找準自己的方位,遠離那些所謂的偏見。就像羅翔老師說的那樣:“我們終其一生不過就是為了要遠離偏見,走出黑暗,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束微光。”也許,最好的處世態度就是不滯于物,不困于心,不亂于人,正所謂人間至味是清歡。
所以,無論現下的你生活有多么的糟糕,也要試著讓自己安靜下來才好,不要讓那些虛無縹緲的焦慮煩躁毀掉了我們原本就不多的熱情和定力。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更是要時時提醒自己,努力積極地去面對周遭的世界。真正做到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留天真,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或許這樣,糟糕的生活才會漸漸好過起來,人也會越發的開心活潑起來。
其實,我自己很喜歡陶淵明的一首詩: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無論我們至于何種境地,生活的本質總歸還是要靠自己的,也唯有靠自己才能讓我們抬頭挺胸大步向前,否則我們就會淪落成為豆豆筆下的那些“弱勢群體”。
豆豆曾在遙遠的救世主里這樣到:“弱勢文化造就弱勢群體,而弱勢的首先特征就是,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沒有可靠的就要拜拜神,總要靠點什么才行,唯獨不想靠自己。”或許我們周邊有很多這樣的“弱勢群里”,但起碼我是不愿意加入他們的,縱使我沒有天賦,沒有錢財,我也愿意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向我的理想走去,可能過程中會充滿了波折甚至連前行都是極其緩慢的,但我始終都不會輕言放棄。雖然道阻且長,但我們行則將至,所以只要我們行而不輟,未來必定可期。
雖然現下周邊的大環境不是很好,但我始終相信通過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可以大勝而歸。所以,只管努力積累沉淀就好,我相信時間終可以給我們帶來驚喜。讓我們在繁華里自律,在落魄里自勵,在塵埃里自尊,在傷痛里自愈。永遠二十趕朝暮,歸來仍是少年。加油!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