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見到一個小孩,她仰著頭問她媽媽:“媽媽,什么叫愛呀?”我瞥了她一眼,一臉童真。
我沒來由地覺得刺眼,便低下頭清點蛋糕包裝盒。
數到幾了來著?
可惜店面就這么大,即使不看,她們的聲音也會闖進我的耳朵里。
“愛……就是喜歡?不是一般的喜歡,是很喜歡、很喜歡。”媽媽的回答很局促,很顯然,小孩突如其來的疑問讓她猝不及防。小孩卻沒有糾結,蹦蹦跳跳地跑向我——眼前的蛋糕柜。
我抬起頭,看到那位年輕的媽媽松了口氣,若有所思地看著她那趴在蛋糕柜上兩眼放光的女兒,若有所思地轉身去看架子上排得格外整齊的面包。
今天早上客人少,我把小點心們整理了一遍又一遍——因為無聊。
她開始挑面包,還是不是轉頭,留意著她的女兒。我低下頭去看那個小女孩,她的目光在兩個不同款的草莓蛋糕上來回轉。
這個是新品,我盤算著一會兒用以推銷的說辭,在腦海中過了一遍大致的配料,回想了一下它的口感。
上次吃它還是在昨天,過節嘛,總是容易心血來潮地進行消費。比另一款貴一點,似乎確實是更好吃的。
我不太想承認這是某種心理暗示,事實上,昨天剛和爸媽又吵了一架,氣得我吃啥都沒味,只恨前一天沒有趁著心情好把草莓餡湯圓全吃了。
不多時,年輕的媽媽走過來,把手中的吐司和餐包放在收銀臺上,隨即去喚她的小女孩。
“媽媽,”小女孩咂咂嘴,“我愛草莓蛋糕。”
我差點笑出聲,想著這小孩倒會現學現用,忙壓下笑意放柔聲音問她喜歡哪一款。
“喜歡這個呀!”小女孩隔著玻璃戳著那款新品,“它好~粉哇~”
我承認我真的有被她可愛到,如果是我大概當場就會對著收銀小妹說,好的,那就來一個這個。
小女孩的媽媽笑了笑:“好,就這個。”
我麻利地把它打包好,算好了錢,裝好了袋,遞給那個年輕的女人。
“我,我要拿小蛋糕!”小女孩踮著腳向媽媽伸出手。
“好。”媽媽把蛋糕盒從袋子中拿出來遞給她,“可要拿好了。”
“我會照顧好小粉的!”小女孩一手拎著小蛋糕,一手抓著媽媽的手掌。
“輕點晃,別撞壞了。”她提醒道。
“撞壞了我也會愛它的。”小女孩信誓旦旦。
女孩的媽媽笑了笑:“看來你是真的很愛它哦。”
“嗯!”小女孩重重地點頭,“我也很愛很愛媽媽~”
如果這句話不會勾起某些不太快樂的回憶的話,我想我會一直覺得她很可愛。
愛?
我不記得小時候是否和爸媽有過類似的對話,倒是因為棒棒糖說過喜歡哥哥之類的。
再長大一點,羞于表達自己的情感,就沒有類似的對話了。
不能說不愛。
或許也不能說他們不愛我。
至少和哥哥的關系是解了凍,彼此糾結著要不要給對方發消息糾結了大半年真的很好笑。
……或許,假如我的最后一份成績單跟之前一樣漂亮……
罷了。
我告訴自己,無所謂。
或許愛就是有條件的,就像草莓蛋糕總得好吃才會被“愛”。
我搖了搖頭,早已把數目忘了個干凈的我,只好重新開始數蛋糕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