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在武陵稍作休整,隨后便乘著大寶劍回到了水云間。
一回到水云間,唐朔就迫不及待地從大寶劍上跳了下去,急匆匆的往房間跑。
認識唐朔這么久,喻泊言還從來沒見過他這么急切,倒是其他人淡定得很,仿佛已經習以為常了。
唐儀解釋道:
“家主給了唐朔照看花苗的任務,每次圍獵回來,唐朔第一個回房間就是去看花的情況。
說起來,這兩盆花還和姑娘有點淵源。”
“唐家主給唐朔的花和我有關系?”
喻泊言當然沒有真的覺得和花有關系的是自己,她清楚的明白唐儀說的姑娘是原主。
和原主有關系,是原主給唐家主的?還是原主通過莫璋給了唐家主,唐家主又轉手給了唐朔?
不管是哪種情況,喻泊言都有必要去看一看。
說不定會觸發畫面。
一邊走,唐儀一邊和喻泊言說:
“姑娘別看唐朔平時馬虎,他的房間完全相反,不僅不亂,反而很整潔。東西什么的都規規矩矩的放在柜子里,待會兒姑娘直接和我進去就是了。”
聽了唐儀的話,喻泊言放慢了點的腳步恢復原來的頻率:
“多謝唐儀公子提醒。”
因為喻泊言感覺快到唐朔的房間了,她怕自己會看到什么不能看的東西,所以才放慢腳步,讓唐儀先進去,也讓唐朔有時間收拾。
兩人走到門口的時候,唐朔正擺弄著開放的牡丹。
“這是···牡丹?”
明明自己不認識什么花,而且那株都已經蔫了,可喻泊言還是認出了那是芍藥,她想:
這應該是原主殘存的意識,她見過這株芍藥和牡丹。唐儀公子說的沒錯,原主的確和這兩盆花有關系。
聞言,唐朔抬起頭來:
“喻姑娘對這兩株花還有印象?果然,它們之前應該是姑娘在照顧。姑娘還記得它們原來是什么樣子嗎?家主將它們轉交給我的時候,它們的情況和現在完全不同。說起來,它們的情況是在姑娘醒來的那天才調換的。”
喻泊言正想說自己沒印象,可唐朔最后那句話卻讓她把到嘴的話給吞了回去:
它們的情況是在我醒來的那天調轉的,或許,它們不是普通的花,而是代表著我和原主生命力的生命之花。
為了證實自己的想法,喻泊言追問:
“在我醒來之前,開著的是芍藥,萎靡不振的是牡丹?”
唐朔還以為是事情太匪夷所思了,所以喻泊言才不相信,忙跟她細細說明:
“姑娘相信我,我真的沒說謊,這件事情,唐儀也是知道的。”
唐朔誤會自己不相信他會說得更詳細,所以喻泊言等唐儀點頭了才表明自己的信任。唐朔也如她想的那樣不相信她,一個勁的跟她解釋:
“家主把它們帶回來的時候,兩盆都還只是蓓蕾。我每日按時澆灌,讓它們曬太陽。明明兩盆花都是一樣的照料,可牡丹就是沒變化,倒是這盆芍藥慢慢的開了花。喻姑娘醒來的那天,我一醒來就發現它們的情況對調了。我還是和之前一樣精心照料著,可沒反應的成了芍藥,牡丹就和之前的芍藥一樣,一天比一天開得好。
好在無論是之前還是現在,不開的雖然不開,卻也沒有繼續枯萎。
不然要是把它們給養死了,我都不知道該怎么和家主交代。雖然公子說了不是非讓它們開放不可,但枯死什么的也太······”
如果說這兩朵真的是我和原主的生命之花,那么我是牡丹,原主就是芍藥。我來了之后,芍藥也沒有枯萎,而是合上了花瓣,像是進入了休眠狀態。這是不是說明,原主并沒有身隕,而是重傷陷入了沉睡?
因為原主還在這具身體里,所以才會有畫面觸發,所以我才會認出芍藥和牡丹。
我來之前,芍藥一直處于含苞待放的狀態。是人只要活著,花就不會死,只是來了之后才會開放,還是那個時候我已經來了?
喻泊言會這樣問,是因為她想不起自己來之前在干嘛。她只記得自己是個高三的學生,至于穿越的那天是星期幾,她就不清楚了。
她也看過穿越后被原主壓制被迫休眠的小說。
現在記憶不全,喻泊言也不確定是哪種情況,只好繼續追問:
“這兩盆花,你是什么時候接手的?”
在唐朔的印象中,喻泊言不是那種話多的人。見她一連追問,也意識到這里面可能有什么。
“喻姑娘,這兩盆花是姑娘來水云間之前,公子從家主手中得到的。它們在我房里待了十五天,家主就和公子去江陵接姑娘來水云間了。那天是八月十六,也就是說,我得到它們的那天剛好是八月初一。”
十六天,這么久,感覺我也沒睡多久的樣子。
如果我的感覺沒出錯,原主現在在哪仍未可知。如果我的感覺出錯了,她現在就應該是沉睡在這具身體里。
見喻泊言出神,唐儀等她回神了才問:
“姑娘剛剛在想什么?”
“沒什么,只是有件事唐儀公子和唐朔或許不知道。”
聽到喻泊言說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唐朔就來了興趣,他直接上前一步拉近與喻泊言之間的距離:
“什么什么?喻姑娘說的是什么?”
唐朔活潑好動,比唐儀高些,是三個人中最高的。可是要論沉不住氣,屬第一的也是他。唐朔這么像個弟弟,再加上他真的比喻泊言小,喻泊言會把他當弟弟也就不奇怪了。
含笑看了眼好奇的唐朔,喻泊言走到那株牡丹面前:
“你們都是修仙之人,斬兇尸,除水祟(音歲)在行,卻不一定了解花草。唐儀公子,你知道它為什么是叫牡丹嗎?”
在唐朔的注視下,唐儀搖頭:
“不知道,唐朔應該也不知道,姑娘知道是為什么嗎?”
唐儀都說他不知道了,唐朔為了配合小伙伴,就是知道也得點頭。更何況他是真的不知道,他只知道怎樣把它們養活。
“其實牡丹的名字還是從芍藥那里來的。
牡丹和芍藥本來就是親戚,湊巧的是,牡丹冬日不會枯死,也不會倒下去。而它們這種情況主要是靠比芍藥更加堅實的莖。可是給它們取名的人不知道,那些人只以為這樣是因為它們是雄的,女子比男子體弱,相對的,男子比女子強壯。‘牡’這個字就是雄的意思,公的。至于‘丹’,丹是紅色,說明那時的人最喜歡它開紅色的花。所以‘牡丹’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雄的紅色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