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書《清醒地活:超越自我的生命之旅》,里面提到一個觀點很有趣,主客體關系。
我就是主體,客體包括一切外在的事物,比如思想,情感,外部事件的一切東西。
以前我認為我的思想是我的,我的情緒是我的,就像現在我寫下的每一個文字也是我的。這本書中的觀點則認為不是,這些都是客體,都是我看到的一切。
我會感到迷茫,不知所措,被自己的思想情緒左右,被外部的事物所影響,是因為忘記了那個作為主體的我。
我沒有思想情感,我就是靜靜地觀察看,一切外部的世界。
當我們覺得心情沮喪時,會想通過吃美味的食物來讓自己開心起來,但效果往往不是很好。吃的時候你忘記了不開心,吃完了情緒還在,并且還會增加愧疚的情緒,因為覺得自己又放縱了,又不自律了,又要長胖了。
我會記錄下情緒不好和很好的時候,來觀察是什么因素會影響到情緒。
對于女生生理期是一個參照周期,生理期前由于激素上升情緒較好,生理期后激素下降情緒也會有低潮。
對待情緒起伏,其實你并不用做什么,只要觀察它,不要因為它改變你的日常作息和飲食。它來了就會走,走了還會來,你不必控制它,也不要被它所控制。
對待情緒的方法我從《清醒地活》這本書中找到了觀點的支撐。人生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去體驗,去感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