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云霧繚繞,看不清前方的道路,路旁布滿荊棘,稍有不慎就會被劃到血肉模糊。
是走是停,走又是往何處去,均不知。停下來怕永遠抵達不了心中想要去的地方,走又不知該往哪條路走。
其實心中想要去的地方是什么,在哪里也不知道。這種不確定感一直縈繞在心中,想揮散但總也揮散不去。
想以體驗的方式走過每一段旅程,但又害怕這種不確定會影響以后道路的行走,會讓自己無路可走。
這就是矛盾的心理,沒有找到確定的道路,害怕一直沒找到讓自己無路可走,所以到目前為止自己走的道路都是中規(guī)中短的,謹小慎微。用那種穩(wěn)定感消除心中的不確定感和恐懼。然而這穩(wěn)定感又是不穩(wěn)定的,因為凡事都不會亙古不變的,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變數(shù),困難,挑戰(zhàn),挫折,就是看自己是選擇退場還是面對。為什么會選擇退場,那是因為自己覺得那條道路不是自己的最終道路,面對則是無論哪條道路都會需要做的。
可能自己要想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一條讓自己生存下來和實現(xiàn)自己價值分開來的道路。因為到目前為止自己都不知道那條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道路在哪里,既然這樣主要生存那條道路沒有被逼離場,那就不選擇離場。然而這也有風險存在,時間長了,自己沒有專業(yè)特長,被迫離場時狀況蠻慘烈的,那個比自己選擇離場的狀況還要選擇,因為那時候自己可以選擇的道路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