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上面還有一個,大爺爺,在那里,你用鉤子去鉤。”女兒指著枇杷樹上面的一個樹枝,那個高度是普通成人身高無法企及的。
大舅拿來了專屬摘枇杷工具,長長的柄,柄頭上是兩個彎鉤子,可以講枇杷從枝頭扳折下來。
外公外婆家的這顆枇杷樹大概是在我和我老公結婚后種下的,當時我和我老公突發奇想,在陶寶上買了一個枇把樹枝,在外公外婆家的田里種下,這棵枇杷小樹枝沒有成活,后來還是外婆用枇杷的核種下,生長成了現在這棵碩大的枇杷樹,讓我們一家老小能在每年的夏天吃上新鮮美味的枇杷。
上周我們去看望外公外婆的時候也是湊巧,已經是枇杷快下市的季節,樹上還留了幾顆。
剝開鮮嫩的外皮,黃黃的果肉,一口咬下去,鮮甜味美,果肉中間有一個核。枇杷的屁股端特別甜,像是蜜糖一樣,這個味道像極了小時候在別人家里吃大席,最開始桌上擺的一道冷菜—水果罐頭,小朋友最喜歡吃的,水果罐頭的甜有工業糖的成分,然而這個甜是純天然的。
現在枇把種類很多,比如白玉枇杷,一個小小的枇杷里面的核特別多,但外公外婆家這顆批杷樹的品種特別好,就只有中間一個核,將枇把對半扳開.取出中間的核,一口半個,超級滿足,我女兒吃得一直吧唧嘴。
現代生活想吃枇杷隨處都可以買到,菜市場,超市,各大電商平臺。我們現在不缺物質以及獲取物質的渠道,我們現在缺少了看到物質本來面目的時間和空間以及細心品味它的心境。
小時候能吃到一顆糖就非常地開心,現在各類糖果琳瑯滿目,還要擔心吃多了蛀牙。物質富足了,幸福就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