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我沒有追,只是在微信視頻號零散地刷到一些小片斷,還有一些視頻號對這部劇的解讀。
女主的四段感情有熾熱有平淡,有高潮有低谷,有高光有暗淡,有童話有生活,可以映射到每個人的某段人生經歷中,女主活出了不同人的不同的人生經歷。
初戀未修成正果,首段婚姻失敗告終,靈魂伴侶陰陽兩隔,換作任何人,經歷其中一種都有可能人生從此跌入谷底,終日怨念纏身,以淚洗面。這其中有個人的原因,也有社會觀念的原因。
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到現階段,物質水平提升,互聯網使信息交換暢通無阻,然而中國人的思想觀念還停留在改革開放前。比如將婚姻視為女人的第二次重生,離婚的女人就貶值,離異帶著子女更是一文不值。
社會發展使女性可以實現經濟獨立,以前依附男性生存的方式被打破,更多伏秀的女性寧缺毋濫,選擇不結婚。然而也有一些優秀的女性害怕婚姻失敗,害怕世俗的眼光,可能遇到自己喜歡的但也不敢踏入婚姻的殿堂。因為相較于男性而言,女性面對婚姻失敗所遭受的流言蜚語更多,在婚戀市場更難流通。因為不婚不育成了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并且還被宣揚得合情合理,是思想的獨立,是意識的覺醒。
我更愿意看到的是每個女人勇敢去愛,去結婚,去生孩子,王離娟,再去戀愛,人生多幾段這樣的經歷又何妨。不是輕視情感,不負責任,而是甩掉一些思想包袱,大女主的時代,女人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愛情和面包我們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