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蝦面98塊?對嗎?“
“對的,你可以選擇在美團團購,你會便宜一點。“
“哦,好的。“
“我們也是為了刷網上的評論數,我們家隔壁那家店才開一個月,網絡上評論數都已經上千條了,我們家已經開了七年了,評論數才幾條。“
“那你們也挺不容易的,現在生意不好做,好多人都是看手機上軟件評價推薦來找吃飯的地方的。“
“是的呀,待會你吃好以后幫我美團上評論打個卡,謝謝了。“
餓了么,美團,大眾,小紅書,這些平臺確實給大部分人帶來了一些收益。客人能通過手機就可以找到符合自己心意的店,店家也可以通過平臺讓更多的人看見自己。
現在的店鋪營銷更多的是數字經濟,網紅文化。那在沒有這些平臺和沒有發達的信息網絡前,店鋪是如何生存的,個體又是如何評價一家店的,客人和商家之間可能更多依賴的是實實在在的一次又一次交易,長久的關系維持產生的信任。割韭菜,一錘子買賣在現代社會才會開始比較流行。現在有多少商家崇尚去做長期的品牌,有多少歷經滄桑的老店扛不過經濟的波動而被迫關店。
現在的市場經濟到底的留下什么樣的企業,商品和服務,我希望的是能有更多有信念,堅守初心的店鋪能夠持久地存在著,能夠延續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記憶。一個品牌,一家店鋪,一位老板可能更多凝聚的是發生在他們周圍的故事,物的變化,事情的發展,就如同為何中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那是因為有一代又一代的居住在這個土地上的人堅持書寫的原因。假知沒有這個一體的認同,持久的觀念,中國的歷史不知道能有多久。放長,看遠,視野開闊,格局故大,眼前的營頭小利真不足以彌滅更遠處的宏大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