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兒約定每周六進行一次時長35分鐘的讀書直播,這是我通過答應她玩35分鐘的蛋仔派對游戲換來的。在直播的過程中,女兒很認真地讀著她選的故事書。我第一次發現她的識字量還可以,中間都不磕巴,讀得有模有樣。
為啥我會突發奇想要做這樣的一件事,是得到的脫不花和李笑來老師的一次長談啟發了我。李笑來老師講到以后貧富差距不是在財富層面而是在認知層面,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認知就是,因為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濫用,損害的不僅僅是孩子的視力還有大腦。孩子變得不會閱讀,沒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了。不光孩子,成年人也一樣,注意力渙散是通病。別看一個人可以坐在那一動不動看幾個小時手機,那不是注意力集中,那是手機里的內容在通過算法一次又一次刺激大腦,讓行為成癮,失去自控能力。
孩子的大腦正處于關鍵發育期,李笑來老師說孩子三四年級的時候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而且不能默讀,要朗讀,讀出聲的那種。通過閱讀調用腦部各個區域,負責視覺的,聽覺的等等,調用得越多越好。
我沒有辦法完全不讓我的女兒看手機,外部環境在這,家里的大人每天都會看手機,我自己也是,雖然我自認為控制得還算不錯了,但我也沒辦讓做到在我女兒面前完會不看手機。我能做的就是盡量用其他好玩的事情占用她的時間,她有其他事情做了,自然想看手機和看手機的次數和時間都會減少。
為何如此強調閱讀,這就如同身體需要鍛煉一樣,大腦也需要鍛煉。如果大腦長時間處于休眠狀態,那就會漸漸地壞死,變傻變笨真的是有可能的。鍛煉大腦的方式有很多,閱讀是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學習研究當然是更棒的。無腦做題絕不是,所以為何刷題量要適當,原因就在于此。量過了大腦不參與工作那就沒用了,我說的沒用是對鍛煉大腦而言,是否能提分不在我們今天討論范圍內。
很喜歡李笑來老師在節目中說的一句話,他說他做這么多事.寫書,做研究都為了一件事“變好”,讓自己變好.也讓身邊的人變好。我也是如此,我希望自己變好,也希望自己身邊的人變好,所以當自己接受到好的想法和做法時,我就會親身實踐,并用文字的方式分享出去,希望也能幫助到身邊的人,給身邊的人帶來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