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的春夜,細雨如織,敲打著國王學院古老窗欞。陳夏的書房淹沒在紙的海洋。地上鋪滿打印的圖表:華夏影子銀行規模與GDP增速的十年背離曲線、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利息支出與財政收入的觸目驚心剪刀差、中小民營企業融資成本與國有企業的天塹鴻溝…墻壁上巨大的白板,紅藍箭頭如血管般虬結,串聯起“土地財政依賴癥”、“金融資源錯配”、“系統性風險淤積”幾個滴血般的核心詞。電腦屏幕上,一篇標題為《破繭:論華夏金融體系的結構性梗阻與韌性重塑路徑》的萬字長文正在收尾。
他指尖懸在發送鍵上,微微顫抖。這篇文章,是他三年海外淬煉、融匯東西方金融智慧的結晶,更是直指當下金融體系沉疴的鋒利手術刀。
它剝開了高速增長掩蓋下的脆弱性,提出了一套激進卻邏輯嚴密的改革框架:打破剛性兌付信仰、建立真正的市場化風險定價機制、設立國家級的“壞賬銀行”剝離有毒資產、同時以“普惠金融基礎設施”和“科創金融直達通道”重塑金融血脈流向…每一個觀點,都足以在保守的金融圈掀起驚濤駭浪。
手機驟然響起,是父親陳澤越洋電話,聲音帶著罕見的凝重:“夏夏,你的文章初稿,有‘朋友’看到了。上面…反應很大。有人拍案叫絕,也有人視如洪水猛獸!你想清楚了嗎?這一發送,就沒有回頭路了!你的名字,會立刻被推到風口浪尖!甚至可能…影響你回國的路!”
陳夏走到窗邊,推開沉重的木窗。冰冷的雨絲夾著劍橋青草的氣息撲面而來。他望向東方無垠的夜空,仿佛能穿透萬里云層,看到魔都銀行那間亮著孤燈的辦公室,看到林冰妍在體制銅墻鐵壁中一次次撞擊的身影。
他看到了她眼中的疲憊與不屈,看到了她需要一片更健康、更通暢的金融土壤去施展抱負。
“爸,”陳夏的聲音異常平靜,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決絕,“金融的‘繭’,不破不行了。這‘驚雷’,總要有人去點響。妍妍在下面撞得頭破血流,我不能只在上面清談。這條路,我趟定了。”
指尖重重落下,點擊發送。一道無形的電波,裹挾著思想的驚雷,撕裂了金融圈沉寂的夜空,直抵神州權力核心。
幾乎在文章于頂級內參平臺刊發的同一周,魔都銀行總行大樓頂層會議室,氣氛凝重如鐵。“科創金融加速工作室”主導的“天工智能”項目遭遇滅頂之災!
這家擁有全球領先工業視覺算法的人工智能公司,其核心知識產權被競爭對手“智擎科技”以極其相似的設計搶先注冊,并反訴“天工”侵權!更致命的是,“智擎科技”背后,隱隱站著某位能量巨大的退休元老親屬的影子。
“科創風險擔保基金”五千萬擔保面臨觸發賠付!工作室投入的數億投貸聯動資金危在旦夕!林冰妍作為項目總負責人,站在風暴眼中心。
落紫紅副行長罕見地在會議室拍了桌子,臉色鐵青:“查!給我一查到底!知識產權局、法院的關系都動起來!我倒要看看,是誰的手伸這么長!”
然而,幾天過去,反饋令人心寒。阻力來自難以言明的深處,所有常規渠道都被無形的墻堵死。落紫紅的鐵腕,第一次撞上了真正意義上的銅墻鐵壁。
“冰妍,”落紫紅將林冰妍叫到辦公室,疲憊地揉著太陽穴,窗外的繁華夜景此刻顯得冰冷刺骨,“這次…對方來頭太大。我的關系網…夠不到了。總行層面,壓力也很大。‘天工’項目…可能要做好最壞的準備。你…要頂住壓力,更要保護好自己。”
她的話語里充滿了無力感,甚至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悲愴。她親手點燃的火種,眼看就要被一只看不見的巨手掐滅。
林冰妍走出落紫紅辦公室,腳步有些虛浮。走廊盡頭巨大的落地窗外,黃浦江上貨輪的鳴笛聲遙遠而空洞。她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反鎖上門,背靠著冰冷的門板滑坐在地。
巨大的壓力、無法言說的委屈、以及對項目團隊和“天工”那些充滿激情的工程師們的愧疚,如同冰冷的潮水將她淹沒。她拿出手機,指尖在陳夏的名字上懸停,最終卻頹然放下。萬里之外,他正面臨自己的驚濤駭浪,她不能再讓他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