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心里惶恐,經過了內心的掙扎,在逃跑和去王府做事之間,沈玉最后選擇了后者。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她能去哪里,既然決定留下來,她就會好好做事,可萬一暴露了會怎樣?
沈玉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覺得它離開自己的日子似乎不太遠。
算了算了,事情已經如此了,雖然這里的字分開她不懂,但是放在一起,她還是能猜出是什么意思的。
入門時管家告訴她,每月五兩銀子,若是以后不想干了,可以隨時離去,這對于沈玉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她決定拿了第一個月的工錢就趕緊找個理由離開這里。
司南給管家傳話,說是府上給郡主招了一個夫子,這司南看著一本正經的人,背地里卻是個八卦的主,悄悄和管家交換信息。
兩個八卦的人湊在一起:“說是夫子,我看王爺是想納妃子還差不多,不過這納妃和找夫子可不一樣,王爺估計等不及了,所以才這么著急把人弄進府里。”
司南看了看周圍,見沒人看向他們,繼續小聲說到:“還對人家使了美男計。”
司南嘖嘖驚嘆這很離奇,老管家在這王府也是多年,此時捧著一個杯子,聽的津津有味,王爺不在家,小姐是他看著長大的。
一家人都寵著她,自然會有些大小姐脾氣。
只是有些事,他們這些下人私下討論一下就可以,可千萬不敢鬧到王爺那去,萬一王爺懲罰了郡主,他們也心疼不是。
上官澤對女兒的所知,僅限于自己知道的那些事,他不知道的事,還有許多,對女兒的大致印象就是——有點小姐脾氣,但是還算乖巧懂事。
懂事這個詞,壓根和上官靜扯不上關系。
這一次小姐是自己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在王爺面前竟然說出那樣的話。
不過……
這些話難免是從下人的嘴里傳出來的,私下討論可以,可被小姐學去了,那就不太好了,管家笑著端著杯子,心里卻是想著,這王府的下人,是該整治一番紀律了。
說是來當夫子,王爺吩咐他給沈姑娘準備個院子,以后住在王府里,結合司南的話,老管家自然不敢真的就把沈玉當夫子對待了,準備的東西,那標準可是王府妃子的配置。
一路上對沈玉都是笑嘻嘻的。
沈玉震驚的環顧四周,不敢相信自己以后竟然還要住在這里。
“卓管家,您確定這是王爺的意思嗎?”沈玉不死心的問到,當夫子還需要住在這里嗎?
答案當然是不需要了。
“當然,老朽雖然年近六十,但是耳聰目明,絕對不會聽錯。”老管家一再保證這就是王爺的意思。
沈玉什么東西都沒帶,背著一個小包,帶了一些吃食就到了這里,此時要住在這里,只能回去拿東西,可是管家是誰。
衣食住行,哪樣能缺了沈玉,打開衣柜,里面的衣服玲瑯滿目,穿在沈玉身上正合適。
偌大的房間里放著價格不菲的寶瓶,還有一顆碩大的夜明珠擺放在那里,即便是夜里不點燈也能看清東西。
床和梳妝臺連在一起,工藝精巧,令人驚奇,梳妝臺前放著不少首飾,都是管家親自去庫房里挑的,淑妃不喜歡打扮,這些收拾她根本就看不上,皇上御賜下來的金銀首飾,庫房里還有好幾箱子,此時終于有了露臉的機會。
窗戶朝陽,窗外不少花開的正艷,散發出沁人心脾的香氣,炎熱的夏季,屋子里卻是很涼爽,被子是冰涼的絲綢,摸起來格外的舒服。
管家隨后朝身后的兩個婢女招了招手:“以后春花秋月負責照顧你的飲食起居,有什么需要的,你和他們說就可以。”
沈玉有些懷疑自己,她真的只是來當夫子的嗎?
年近六旬的老管家看著沈玉的一舉一動,慈祥的看著沈玉:“沈姑娘,不知道對這件屋子可還滿意。”
滿意,當然滿意,只是……
“這真的是我住的地方嗎?”
就是有些懷疑,管家是不是因為年邁,不小心帶錯了地方,這個院子,怎么看也不像是給客人住的地方。
“當然,”管家一副笑呵呵的樣子和沈玉解釋,“您是王爺親自招進來給小姐當夫子的,自然有資格住在這里。”
不得不說管家似乎能未卜先知,這院子靠近王爺也靠近自家郡主,去哪邊兒都合適。
“王爺招您入府,沈小姐只要盡心盡力教育郡主就是,”管家完全把糾正上官靜的一些不良習慣交給了沈玉,誰讓她是王爺看中的女子,“郡主平日里是有些胡鬧,沈姑娘費心了。”
“的確需要費心。”
想到上官靜那出口成臟的能力,沈玉覺得任重而道遠,也在為自己深深擔憂,本以為王爺只是隨意招她進來,沒有想到是真心希望自己教她的女兒。
沈玉想想自己都會些什么,好多東西這里的人肯定是不會的,那她得努力才行,此時責任感油然而生,完全把自己當成了一名人民教師。
“哦,還有一句話,”管家原本要走,再次轉身和沈玉說到,“王爺說了,小姐若是做錯了事,沈姑娘該打打,該罰罰,這是夫子該有的權利,王爺相信你就算責罰郡主,也有自己的道理。”
相信她?
她何德何能讓一個王爺如此重用自己?
好吧……
沈玉深吸一口氣,再次在心里發誓,她不能辜負了她的期望才,打一個郡主,放在其他人身上那是找死的事。
沈玉也沒有想到王爺竟然給了她這么大的權利。
六七歲的奶娃,粉雕玉琢,看著就討喜,沈玉不禁露出幾分笑意,見到上官靜時,她的身后還站著一個女子,看見沈玉,點頭示意。
不過是第一次見面,女子就對沈玉充滿了敵意。
上官靜可不會老老實實告訴文昭華這是父王找來教她學習的,而是說這是父王又給她找了一個夫子,為的就是頂替了她的位置。
文昭華好不容易進了王府,怎么可能如此輕易就被趕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