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古今有很多描述瀾滄江的詩句,無論多少也不嫌多。
青山白浪、萬重千疊,瀾滄江壯美。西臨怒山,東依云嶺,與金沙江、紅河分水,瀾滄江縱貫橫斷山脈,由北向南隨山脈上緊下疏、逐漸展寬。
春天萬物復蘇的時候,唐古拉山脈的雪水便融進山間潺潺的溪水中,融進寒凍風化的草甸里————然而等到盛夏,烈陽便和暴雨一同降臨。
瀾滄江以前不是沒有鬧過洪災,只是在天下五歲那年的洪災,實在擔的上一句“百年難遇”。
那時天下5歲,那時的天下也不叫“天下”這個有些奇怪的名字。
再次回憶起那天的洪水,天下也不知道該用什么詞來形容,她只記得,那天的天很黑,云很低,周圍很吵,她的爹娘最后和她還有弟弟說的一句話好像是….“跑。”
可是如何能跑得過洪水呢,山崩地裂,怒浪滔天,你是用什么詞語來形容都不為過的,咆哮的洪水夾雜著上游折斷的樹枝和石塊,掀翻的房屋、也許還有哪個可憐人、也許是她已找不到了的父母的尸體,而她和弟弟在江邊臨時搭建的難民營里占著小小的一個角落,沒有吃的、沒有水、沒有力氣,似乎也沒有希望。
5歲的記憶對于她來說已經很模糊了,更不要說她當時還餓的前胸貼后背,直直要暈厥過去————可是那一天的記憶天下如何也不會忘。
那是天下第一次看到劍客拔劍,她覺得世界上不會有比那一劍更美的一劍了。
19歲的宋燕回,和當時17歲的落霞仙子在滄瀾江邊,他一劍斷水,仙子一掌截江,兩人一劍一掌,硬生生將江水截斷了半柱香。
仙子腰間的那柄霞影劍脫鞘而出,劍身輕薄鋒銳,像是那穿過天際的燕影。
少俠的斷水劍凜冽決絕,澎湃的劍氣也如潮涌一般,一層一層,若萬水千山。
天下和弟弟在嘈雜的難民營中,卻好像什么聲音也聽不到了;他們姐弟倆只是靜靜的看著那一掌一劍,看到眼睛干澀也舍不得眨一下。
哪怕日后自己也成了行走江湖的俠女,哪怕日后她走過了千門百派,見識了無數高手大能,你若問她她見過的最美的一劍是哪一劍,天下一定會毫不遲疑地告訴你,是當年19歲無雙城的大弟子宋燕回在瀾滄江邊,揮出的一劍斷水。
那是絕美的一劍。
“阿姐,”她弟弟喚她,遙遙指向瀾滄江上那個少年郎,“我以后,要拜那個人為師。”
那時天下看著弟弟和自己眼里一樣的光,揚起下巴說,“一起啊。”
江湖人知宋燕回和尹落霞在瀾滄江邊有一段淵源。
江湖人不知在宋燕回離開瀾滄江時有一對在洪水中失去雙親的姐弟走到他面前,不到他腰高的兩個孩子要抬頭才能望到他,那對姐弟問,以后能不能拜他為師。
他只當是兩個孩子心里的江湖夢,“無雙城的師傅,可不好拜。”
那個女孩子有些傲氣地揚起下巴,“我說了我要拜師,便一定做到。”
她的眼睛很亮,宋燕回看得出來,那是一個很好的眼神,盡管宋燕回彼時仍只將這孩子的話當作兒戲。
而他也真的沒有想到————這兩個孩子,在各種意義上,言出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