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畢業的白君因為成績不好沒有選擇上高中,而是選擇了“3+2”。“3+2”是指中高職三二分段制,學制為五年,前三年按中專學校標準收費,后兩年按大專標準收費。學生需在中專學習階段參加“三二分段”中職接高職統一考試,成績合格者轉入高等院校完成兩年大專學習,發兩年制大專證書。他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五年,學費全免,學校就在本市,減輕了大愚的負擔。2016年,大愚被居委員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了不少當地的優惠政策,學校每年向白君提供助學補助,還特地向他提供一個雙休日崗位,每月發放800元補助。但是白君拒絕了雙休日的崗位,他說媽媽太孤獨,他要每星期回家陪她,最后學校給他調整為每星期三下午和星期天全天,補助仍然為每月800元。
國家的“精準扶貧”讓大愚長舒了一口氣,身上的擔子越來越輕,積蓄也逐漸地增多,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她暗暗發誓,一定要買上屬于自己的房子,要讓白君娶妻生子,實實在在地成為體面的城里人。2019年的某一天,白君從學校回來,突然神神秘秘地告訴大愚,他看到小女孩了,也在這個學校上學,比他晚一屆。大愚驚訝之余,隨口說那你邀請她到咱家玩,好多年沒見了,挺想她的。白君害羞得臉發紅,我怎么好意思和她說話,隔了那么多年,還不知道她認不認得我。不過,他又正色地告訴大愚,一看就知道小女孩不快樂,一點都不快樂。大愚順手在他背上拍了一掌,小孩子,你知道什么是快樂。白君不服氣地嘟起嘴,我怎么不知道?雖然我們過得很艱苦,你總抱怨這抱怨那,但我覺得很快樂,我希望咱們能永遠地這樣快樂的生活下去。大愚眼角泛起淚花,說道,傻兒子,媽媽也是。
2020年由于疫情,白君一直呆在學校里,4月中旬回家里一趟,大愚看他衣著比以前整潔多了,頭發梳得又黑又亮,就是說起話來心不在焉,還時不時地發呆。5月的某一天晚上,白君給大愚打電話,說第二天會帶上一個同學到家里玩,讓她多買點菜,做點好吃的。她說,放心吧,兒子,能有多豐盛就做多豐盛,她會當大事辦的。白君奇怪地問,你也不問問是誰,就搞得這么隆重。大愚在電話這頭一笑,說還能有誰,小女孩唄。電話那頭被徹底驚呆了,這怎么可能!你不是神仙,怎會一猜就中!大愚在電話這頭無聲地笑了,這個孩子從小就孤僻,從小沒有朋友,在職院上了5年,也沒見他帶回來一個同學,現在忽然要帶同學來,并且言語中的驚喜和得意無法形容,聯想到上次回來的情景,忽然想到可能是小女孩,未曾想一言即中,真是知子莫若母啊。
第二天,小女孩出現在了大愚的面前:小女孩長大了,長高了,眼睛里再也沒有寶石般的光芒了,再也不是她印象中活蹦亂跳依偎在她懷中的小女孩了。她還在試圖從小女孩的眉目中間找出依稀記得的模樣,小女孩卻一聲“姨姨”撲到了她懷里。她順勢摟住她,一半驚喜一半失落地念叨,我的孩子長大了長大了,心里另一個聲音不斷告訴她:也陌生了也陌生了。
吃飯時,大愚愛憐地看著白君,把他愛吃的菜一筷一筷挾進他碗里。他卻一看不看,他看的是小女孩,雙眼正為小女孩的一舉一動而轉,他的筷子也沒有停,只不過是從盤子挾到小女孩的碗里,還時不時地湊到小女孩的耳邊說些悄悄話,引得她花枝亂顫。大愚被冷落一旁,心里十分酸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