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五明堂

第一章醫札

打開醫札,南宋的永嘉醫派繁榮氣息撲面而來。前半本是陳無擇張姓弟子記錄的很多醫案。后半本是張弟子長女記錄了其父過世后的辛酸。

其中記錄了慶元六年高宗皇后患病,太醫院束手無策,詔求天下民醫,陳無擇弟子陳德璠被薦應詔入宮診治。伴君如伴虎,進宮前,陳無澤和眾弟子打聽好醫案,并商量好用自制溫州干姜(即蒸姜)入藥,太后病愈,帝嘉之。等等醫案。原來九蒸九曬姜在南宋已有在用了,對外還是是稱干姜炮姜。

醫札記錄了《內經》說脾胃不足,為百病之始。脾胃一傷,五亂互作,其始病遍身壯熱,頭痛目眩,肢體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臥,為熱所傷,元氣不能運用,故四肢困怠如此。脾胃方中入蒸姜為優。

醫札婦人方中記錄了月水不調、經閉、月水行止腹痛、暴崩、崩中漏血等,用蒸姜調理氣血對月經病的治療,迄今仍為中醫婦科所遵循。

看了這些醫案,外公方知當初僧人為何贈醫札了,只因外公也做九蒸九曬姜并入方使用。

醫札后半部是張玨記錄(張弟子長女)。孝宗乾道二年溫州發生一次嚴重“海溢”,張弟子出診遇“海溢”逝世了,不久寡母也去世,余姐弟二人相依為命。張玨善婦人方。

南宋永嘉學派代表人物葉適,曾撰文提及乾道二年的大水:

玉環島上的天富北監,是當時溫州重要鹽場之一,那是農歷八月十七日晚,正值秋分,月色澄朗。人們快要解衣休息時,突然厄運降臨——風雨大作,潮水暴漲,“闥啟膝沒,及霤蕩胸,至門已溺死”,只一頓飯的工夫,溺死“數萬人”。

《宋史》中,也有“(乾道)二年八月丁亥,溫州大風、海溢,漂民廬、鹽場、龍朔寺,覆舟溺死二萬余人”記載,溫州諺語至今尚有“乾道二年發大水,水漫溫州城門柱”之說。

明弘治《溫州府志》記載:“以永嘉任洲言之,一村千馀家,家以五人為率,計五千馀人,存者才二百人,馀可類推。”

這次水災后,溫州城“所余黎民靡有子遺”,沿海地帶人口劇減,勞動力缺失,土地荒蕪。因此,多任知州“奉詔徙福建民實其郡”。于是引發了福建民眾遷入溫州的大潮。

據《溫州志人口》中介紹,知州知府傳檄福建,要求移民補籍。此后幾年內,大量的閩人相繼入溫補籍,繁衍生息,形成繼唐末五代之后的又一次移民潮,也是溫州歷史上,閩人入溫規模最大的一次。

古代溫州曾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移民:魏晉時期的衣冠南渡,北方大量人口從中原遷往長江中下游;唐末、五代移民避亂,北方移到福建的移民大批遷入溫州;宋室南遷后,大批移民進入溫州,其中較為集中的,一是建炎四年(1130)宗室臣僚余部留居溫州,還有一次就是乾道二年水災后的閩人補籍。

張玨后嫁入了補籍的閩人家,自已看上的,婚后夫妻同心。大娘子盡量幫婆家溶入本地,并用其娘家父族和母族人脈及資產搭入海貿,生活日見舒心。后其弟學成歸來,為幫弟弟重開藥堂繼承父業,過于忙碌,婆家疑其憐娘家兄弟不顧自家,其夫耳軟,夫妻漸疏。又逢張玨投資的海貿失事,債臺高筑。本來兩邊風俗不同,生活習性和遇事見解也不一樣,海貿失事后,婆家各種嫌棄張玨了,張玨咬牙忍……但血脈親情影響和外債緣故,連帶小家風雨飄搖,爭端不斷,疲倦不堪……后來張玨干脆全力投入婦人方研究,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有所成,遠近聞名。兩年后張玨父族又集資出海,東山再起了……宋高宗能憑海事坐穩江山,何況一小家族興衰?!其子后隨其弟學醫也大成。很多人不理解溫州人的這種骨肉親情,不分你我,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不計得失,盡力幫忙。能擰成一股繩,像曾經能形成溫州炒房團,溫州產業能形成產業鏈,也是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的關系,這就是溫州模式!現在的人一邊嫌棄“扶弟魔”,一邊又感嘆人情涼薄,無非是精致的利己主義導致的。

五明堂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壤塘县| 石家庄市| 德兴市| 连州市| 宁武县| 湖南省| 喀什市| 游戏| 阿巴嘎旗| 临高县| 长宁县| 石泉县| 呼图壁县| 故城县| 房山区| 松原市| 霍林郭勒市| 四川省| 宣城市| 故城县| 日土县| 蓬溪县| 睢宁县| 澜沧| 辽阳市| 衡南县| 馆陶县| 马关县| 天津市| 永胜县| 项城市| 泰宁县| 宝应县| 平阴县| 武宣县| 图木舒克市| 平湖市| 肥城市| 玉环县| 民丰县| 奉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