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蒸九曬”古法工藝一碗百年姜茶泡出匠心之道
溫州網
2019-10-1609:48:28
溫州網訊(記者徐起)俗話說“一杯茶,一片姜,驅寒健胃是良方。”溫州人素來有飲食姜茶養生保健的傳統,一碗小小姜茶,看似平淡無奇,卻濃縮了古人的養生智慧和匠心工藝。
在溫州平陽縣,有一碗傳承百年的姜茶,采用“九蒸九曬”姜粉調制,其性溫和,從溫而補,可驅寒除濕,深受當地人喜愛。作為溫州老字號品牌,平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平陽“五明堂”九蒸九曬姜茶,遵循古法工藝,匠心研制,其技藝傳承人蔡萬獎,更是潛心十年,以匠人匠心令百年姜茶“傳新香”。
承百年歷史
守一方味道
每天早晨,蔡萬獎的妻子都會為家人沖泡上一碗姜茶,這已經成了他們家雷打不動的生活習慣。
從罐中取兩勺“九蒸九曬”的姜粉,沖入燒開的熱水,用湯勺緩緩攪拌,一碗辛香四溢的古法姜茶就泡好了,待得微涼適口,大口飲下,一股暖意由脾胃擴散至四肢百骸,如微涼秋日中的一輪暖陽,溫而不燥,祛寒化僵。“姜茶的最佳飲用時間是每天上午的9點至11點,按中醫來講是人體脾經開的時候,辛溫之氣通行全身,可溫散中焦寒邪,連化中土水濕。”蔡萬透露,自己的中醫知識和“九蒸九曬”的古法工藝都是從祖上留下的醫書中習得。
黃定武留下的醫書
“‘五明堂’起源于1912年,創辦于1931年,由我妻子祖上黃定武早年行醫創辦,至今已傳承三代。”蔡萬獎從身邊的桌柜中小心翼翼地取出幾本老舊的醫書介紹道。
黃定武一生懸壺濟世,博恩廣施,留下不少手抄醫書,尤其是對“九蒸九曬”姜粉制作工藝,從時間、溫度、選料三個方面做了嚴格的要求,所以用“九蒸九曬”姜粉泡制的姜茶,辛而不辣,性熱而不上火。
“五明堂”九蒸九曬姜茶體驗基地門上的牌匾
據記載,生姜被歷代名醫廣泛用于治療脾胃虛寒者及產婦月子調治,浙南各地農村藥食兩用者甚廣。尤其在溫州,產婦做月子時就有喝姜茶的習俗,采用性熱而不上火的姜粉等作為營養補品,促進身體康復。
談到做姜茶的初衷,質樸的蔡萬獎表示,自己的妻子從小就是喝這種姜茶長大,用“九蒸九曬”姜粉泡制的姜茶與其他工藝姜茶相比,口感更好,營養價值更高。“如果讓祖輩的制作工藝就這樣失傳,真的是一大遺憾。所以我希望守住這方味道,傳承好古法技藝,傳播好非遺魅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平陽‘九蒸九曬’姜粉制作工藝。”蔡萬獎說道。
傳古法工藝
筑匠人匠心
生姜古稱百云辣、因地辛,又有炎涼小子之稱。王安石《字說》云:“姜能疆域百邪,故謂之姜。”
所謂“九蒸九曬”姜粉,即炮姜,又名干姜。需用生姜為原料,通過九蒸九曬炮制成姜粉。蔡萬獎介紹,“九蒸九曬”工藝,始見于《本草綱目》的記載。該工藝應用于炮姜制作,始于民國期間。
平陽“九蒸九曬”姜粉其工藝獨特之處在于,需先將生姜留皮整個放入蒸鍋,可防止營養流失,通過九次蒸、燜、曬的循環,期間需加入生地同蒸去燥,每次蒸后再燜上2-3小時。
“聽著并不復雜,但真要操作起來,需要注意的細節特別多。”蔡萬獎介紹,僅僅“蒸”這個步驟,對溫度的把控就非常有講究,必須在特定的溫度范圍才能讓生姜中的姜辣素轉化為姜烯酚。除此之外,還有蒸曬時間、研磨方法等多個方面的細節。
蔡萬獎展示古法姜茶制作工藝
除了古法工藝,選料也格外考究,只選擇本地的小黃姜,而且必須是黃泥生長的老姜。“我們都是挑在冬至落霜前一個禮拜,挨家挨戶去山上農戶家收姜。”蔡萬獎說道。
“九蒸九曬”姜粉選取本地小黃姜作為原料
秉著對原料選材的精益求精,雖然目前與蔡萬獎定點合作的種植戶有300多個,但每年依然是供不應求。30多噸的生姜原料,經過加工只能產出9000多斤的生姜粉。蔡萬獎表示,并非沒想過擴大產量,但因為對原料的嚴苛要求,他寧可犧牲部分經濟收益。“這是祖輩留下來的手藝,傳到我們這絕不能砸了招牌。”蔡萬獎義正辭嚴地說道。
展非遺魅力
拓產業發展
走進蔡萬獎的中草藥專業合作社,一面掛滿牌匾的榮譽墻格外醒目,“中國中華老字號精品博覽會金獎”“浙江農博會新產品金獎”“平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這些都是蔡萬獎在古法姜茶上,遵循匠心工藝,堅持品質選材,所收獲的成果。
而在榮譽墻不遠處的架子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個“參展證”,默默講述著蔡萬獎為推廣姜茶背后的辛勤故事。平均每年參加近80場展銷會,用他自己的話說:“一年大半的時間,不是在參加展會,就是在去展會的路上。”
展銷會上蔡萬獎沖泡姜茶供免費供品嘗
功夫不負有心人,匠心工藝見真章。去年9月,平陽“九蒸九曬”姜粉制作工藝和姜茶亮相第五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受到觀展群眾的熱烈喜愛,短短幾天時間,蔡萬獎帶去的姜茶產品便銷售一空。也正是由于他的匠心制造,平陽“九蒸九曬”姜粉制作工藝和姜茶還在展會上得到了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有關領導的贊賞與肯定,并受邀繼續參加當地舉辦的中秋、國慶展銷會,以及山東省文化產業博覽會。蔡萬獎說,自己在山東足足待了三個月,也把平陽的非遺宣傳了三個月。
平陽“九蒸九曬”姜粉
隨著知名度的不斷提升,蔡萬獎不僅把平陽“九蒸九曬”姜粉制作工藝和姜茶帶到了全國,更是走出了國門。南京展銷會上,來自喀麥隆的客戶登門拜訪,希望利用平陽“九蒸九曬”的古法技藝,在當地開發姜茶市場。蔡萬獎信心滿滿地對記者說道:“姜茶的銷路越來越廣,我計劃下一步要建一個無公害種植基地,保證原料品質,擴大產量。同時,還要進一步挖掘‘九蒸九曬’制作工藝的文化內涵,不光要做好這碗百年姜茶,更要講好這碗姜茶故事。”
本文轉自:溫州網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