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說過,在校園中閑談的場景非常少,也是因為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吧,所以大部分交流都是以“網友”的形式。現在想想真的做了好多年的“網友”,直至今天...
也不記得當初是因為什么而開始聊天,只記得第一次加好友,驗證消息是“搬磚的,一起搬磚”。可能剛開始看文字會覺得匪夷所思,但是看到備注和頭像之后就懂得都懂。因為首先他呢是那種,外表看著就不是學習的人,就吊兒郎當的,而且實際上他也是真的不怎么愛學習,除了可能自己感興趣的會認真學一下,其他的可能就隨便應付,草草了事。雖說他不咋愛學習,但是這好像并不影響他,他反而會說自己不笨,反而很聰明,只是不喜歡學習,喜歡玩而已,他也聲稱其實男孩子大部分會比女孩子聰明,只是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而他之所以會如此自信的說出這些話,我想離不開他內心那顆“自戀的心”,所以我常常調侃他,讓他不要那么自戀。
而我,和他恰恰相反。大概我在他眼里是那種天天學,也沒看見有什么長進的吧。所以他也會說我學還不如不學,他不學都這樣,我學了也就這樣...emm怎么說呢,內心會有點悲傷吧,會想隱藏自己,想否認自己學習多么努力,特別是和他相比。可以說在學習這件事上我倆出奇一致,都沒有什么天賦,然后呢,他問過我以后想干啥,我說“感覺我這個性格,什么都不合適”,結果他說他可以去搬磚,別說后面他真的干過,是和他家里人一起,還發過實圖,我還說不信,他甚至邀請我一起去......
同校時代的“網友”信息寥寥無幾,記憶也越發模糊,好像不存在一樣,所以能想到些什么就想寫些什么,覺得這可能是最后一些殘余。
我想,同校的時候,大抵就是一些吐槽家里人,吐槽學習,吐槽考試,詢問作業吧等等這些,可能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一種依賴傾訴的心理,會有什么就講給他聽,比如家里一些事,還記得他知道我有個同級且還算比較優秀的弟弟的時候,他的吃驚。怎么說呢,我弟確實比我優秀,學生時代的他總是名聲在外,搞得我這個姐姐無地自容,只能說學習這種東西還是要有點天賦的。我會同他講我和我弟從小到大成績的天壤之別,也會自嘲會覺得自己就是來襯托他有多么優秀的,當然后面我知道他有個比他大幾歲且同樣比他優秀的姐姐的時候,我們就會相互嘲諷“看看你姐”“看看你弟”“你不是一樣的啊”...總算有了那么一點共同點。
說到共同點,想到之前他還問我打不打游戲,我說對他們那種打打殺殺的游戲不敢興趣,只喜歡單機游戲,闖關模式的,然而他說這種才不好玩。他問我我不打游戲,在家干嘛,不無聊死,我說追劇,真的很愛追劇,而且當時自己又不喜歡出去,也沒多少錢,幾乎放假必定在家追劇,還有聊天,所以說我們共同點是挺少的。
也是因為在這個時代,我結交了我現在的好朋友,所以我倆放假可能會約著出去,我還記得有一次我們就坐在旁邊的板凳上,我朋友對我說那是不是他,我當時驚了,敢看又不敢看,最后我還是背著身,有點躲著他...他眼神也是不好,人也不看,就盯著手機,所以后面我就望著他的背影說真的是他。還有就是記不清是因為什么他說去看電影,好像是我和我朋友兩個人約好,他說他也去,后面電影院又碰到兩個同學,且他們比較熟,就約著一起,就五個人一起看了場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