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學的第一課可能不是如何使用實驗儀器,也不是如何匯報,而是如何報賬。
報賬就是把自己或者老師花的錢找到老師能夠報銷的項目經費,做成財務報銷單遞交學校財務處。這也是為什么導師會被叫成老板的原因,老板如果有較多的項目經費,那就有足夠的額度來報銷花銷。報賬也分為做單子、跑腿、遞單子和蓋章審核單子這幾步。
組里的班長最大的任務就是負責給山老師報賬,因此組里做班長的往往是山老師的博士生,自然一個老師的學生之間是更好說話的,所以一般都是山老師的碩士去報賬的。
剛搬來本部不久,印樂清是很有學習的積極性的,畢竟宿舍小的不能待人,辦公室有很寬敞,所以她一般一大早七點多就會到辦公室里學習了。
不過也是恰巧,康云英要畢業了,她在上半年成功投出了兩篇文章,這半年她負責的橫向項目要結題了,自然需要報的賬目也就多了起來。她又忙著寫畢業論文,以及項目結題內容,自然忙不過來。只能她做單子然后找別人去跑賬。
一般到八點半或者九點,跑賬的任務就會分配到印樂清手里,在這個時間點是因為財務處九點才上班。
跑賬中往往最簡單的工作就是老師簽字后,直接遞單子到財務處,這樣基本來回20分鐘可以解決;
更復雜一點的就是簽字單子還需要財務處老師們審批,順利的話半小時也可以解決,不順利一上午到十一點辦財務處下班也解決不了,下午等兩點半上班再批;
最復雜的就是簽字單子還要學院審核蓋章,再到財務處審批的。首先你要保證老師在,可以簽字;然后要保證學院老師在,可以蓋章;最后才是財務處給審批通過。
前面介紹到學生活動中心是學校里第二忙碌的地方,那財務處就是學校第一忙碌的地方。
印樂清基本上五天工作日在四天里面都會收到上面三種單子中的一種。
最簡單的九點跑出去,九點半回來,還能學一會兒,到十一點去吃飯。因為本科生是十一點半下課,所以組里碩士一般不做實驗的都是十一點吃飯。
碰到稍有麻煩的回辦公室就十點了,剩下一個小時也是不知不覺就過去。
最麻煩的根本不用回辦公室了,直接去跟本科生搶飯,而且下午兩點半還要去財務處。
印樂清一開始還覺得跑賬這件事情很新奇,挺有意思的。后來發現有這件事放在心上,內心總是踏實不下去,而且一上午基本也干不了什么。跑賬的日子大概持續了有一個月左右。
當她熟悉了這種節奏,她已經逐漸開始晚起,最終早上九點才到辦公室了。在這一個月內,她們研二的任務就是學實驗儀器和寫開題報告準備開題。
學實驗儀器沒什么好說的,就是跟在師兄師姐后面看著他們做實驗,偶爾有機會自己上手。
寫開題報告可謂有些費勁的。雖說課題大方向是已經定好了的,但是具體做什么怎么做還是要自己去想。提出新想法是容易的,但是可行性和創新性是需要評估的。
上一屆的開題匯報是在一天內做完的,山老師覺得時間太趕,討論的不夠充分。因此,吸取上一屆的教訓,他們老師們一致決定分批開題,一次兩三個人講一講。
在開題之前,趙老師催著古婉她們抓緊排隊做實驗,三個人最好排一起,這樣時間利用的更充分。他們在開題前就在202排上了兩周實驗。
排實驗的過程也很有趣,202實驗室是記在胡老師名下的,所以要在202排實驗只有自己導師同意不行,還需要胡老師的同意。胡老師把他們三人叫到他辦公室好生考驗了一番才給通過。
第一次開題,幾個人收到老師說開大組會通知的時候,印樂清他們一致認為趙老師的三個學生應該先開題,因為沒準老師們在開題的時候還能對實驗計劃提出修改意見,這樣再做實驗更合理。
結果他們三個都推脫說沒準備好,令人咂舌。宿舍里,印樂清她們三個都在,
印樂清覺得他們說沒準備好純粹是因為矯情,
她當著古婉的面和琳琳說“他們要是不講,明天我們兩個講吧,早上起來去做ppt也來得及。”
江琳琳說“行。明天早上做做也能湊合講吧,講完得了。”
結果古婉當下就急了,開始瘋狂打字,印樂清猜測是在小群里和另外兩人商量。
過了一會她說“你們明天做ppt來得及嗎,要是做不完,我和他們兩個也可以講”,印樂清只好敷衍她說,“我們做做看吧。”
到了開組會的時候,先是方沁他們研三的匯報工作,然后是中場休息,這時候高年級研究生就可以退場了,之后才是研二的開題報告。
本來幾人已經商量好了,讓江琳琳先講,然后再是古婉和齊尚,因為他們兩個做的是一個大課題下的兩個小課題。
后來中場休息的時候,江琳琳聽他們師兄師姐說要出去吃飯,地方時間已經約好了,講完大家一起去,然后再去202準備做實驗的東西。她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果真不一會古婉就和江琳琳講讓他們兩個先講,沒有辦法,江琳琳答應了他們兩個。結果兩人講完已經到了晚飯時間,老師們決定就到這里,江琳琳只能挪到下一次講。開題匯報這種東西,時間越久越是折磨。
這場開題弄下來,給山老師四個學生的感覺就是趙老師三個學生在抱團了。
果真,沒過幾天,印樂清就發現在辦公室坐班,趙門的人都是一來來三個,一個不來就都不來了。
一天,印樂清想要帶江琳琳、寧利和戴秀敏去學校外面吃好吃的米線,四個人在辦公室互相等著,打算一起出發。看到這個景象的齊尚問到“你們是要去外面測試嗎?”,
由于兩件事情的相關性實在不高,印樂清一時間竟沒有聽懂他在說什么,他又重復問“你們是要去測xx曲線嗎?”這下印樂清終于聽懂了,于是立馬笑出了聲說“不是,我們去吃米線。”
后來有一次印樂清又和戴秀敏一起走,在辦公室樓道里碰到了齊尚,他又問“你們是去做實驗嗎”
印樂清笑到說“不是,我們去吃飯。”是的,印樂清不是在吃飯就是在去干飯的路上。
轉頭立馬和戴秀敏吐槽“他怎么總懷疑我們要背著他做實驗呢?真是搞笑。”
這種抱團行為其實沒有什么,一個老師的學生之間確實更加親昵一些,但是后面發生一件事,讓其余的人對這三人有所排斥。
那是去外面約實驗的一次,田東軍說要約外面研究室的測試,他問到“我想約個實驗,你們有一起的嗎,咱們一起去。”
這時候賀長星聽到了,說“軍哥,我們也想去,咱們到時候一起去吧。”
“那是我來約還是你們約?”田東軍問到,
“我來吧,我們的樣品比較多。”賀長星說。
等了大概有一個星期,研究室老師打電話通知賀長星說讓他們去測試,然后賀長星只告訴了趙老師的學生,不知道是忘了還是怎么樣,沒有告訴田東軍。
賀長星他們三人在辦公室外屋收拾包準備外出測試,而田東軍的辦公位在北老師那屋,對辦公室外面的情況不是很了解。
印樂清倒是看到他們要去測試了,于是和賀長星說到“下午可以測試啊,我看他們要去測試了。”
這時候田東軍才反應過來,是賀長星并沒有告訴他。他只好跟賀長星說“我就幾個樣品,要不我先測,大概一個半小時就能弄完。”
“好的,軍哥,我們的樣品還沒有切,你先去測吧。”賀長星明顯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研究生就是這樣,一個組里相當于在一個小的社會,免不了的明爭暗斗,偷摸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