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印樂清他們搬回本部以后,分校區就迎來了新的一批研一的學生。印樂清也終于有了自己的師弟們,是的沒有師妹,山老師下屆只招了三個男生:石齊正,路子源,安迅。不過疫情影響,為了緩解本科就業壓力,2020屆研究生依舊是擴招了的。趙,胡兩位老師都各招了四個學生,北老師也招了三個學生,共計龐大的一級14個學生。
印樂清是很想找他們一起玩的,因為生活中也沒有什么樂趣。不過疫情影響他們也不能隨意走動,就只是加了一個微信然后問了問選課的問題。印樂清翻遍了他們的朋友圈也沒有找到三個師弟的一張照片,也不知道他們長什么樣子。
不過,終于要開大組會了,組里所有人都要來本部開開會。這也是開學的例行會議,只不過受疫情影響,今年的來的晚了一些。
會議在早上九點開始,分校區的新研一的都從分校區坐早班的班車過來,
印樂清第一眼見三個師弟的感覺就是“好高啊,怎么這么高,是我們這一屆的男生太矮了嗎?我說話,這個身高距離,他們應該都聽不到吧。”
“琳琳,你看那三個就是咱那三個師弟。”印樂清悄聲對江琳琳說道,
“好高啊,這都得一米八多吧。”江琳琳同樣感慨他們的身高。
“是吧,我也覺得他們好高,估計跟他們說話都費勁。”印樂清說道,
“說話費什么勁?”江琳琳明顯沒有get到她的點。
“就是這個身高差,我說話的聲音還沒傳到人家耳朵里,就被風刮跑了。”印樂清開玩笑到,
“哈哈哈哈,樂清,你別這么搞笑行嗎”江琳琳被逗笑。
“哎,你沒看過那個笑話嗎,一個一米八的和一個一米五的走在一起,遠遠看起來就像是一米八的拎了一個行李箱。”印樂清繼續補充笑點。
“哈哈哈哈哈哈哈”江琳琳徹底被逗笑。
大會議依舊在學院專門的會議室進行,這次不僅僅是去隔壁教室搬兩個凳子那么簡單的了,組里人太多這次又圍了個水泄不通。
和上次大組會一樣,包老師沒來,胡老師遲到。胡老師依舊半彎著身子進來,這次換了一個新的動作,雙手合十用來開道,走到哪里哪里的同學需要給他讓地方,他就雙手拜拜,嘴里念叨著“sorry,sorry”。動作有些滑稽。
開學的第一個大組會一般都是山老師先來演講一段,今天的主題是如何做匯報。
“咱們今天開會啊,受疫情影響上半個學期都沒開學,這學期終于咱們同學們,還有咱們老師們都回到了校園里面,無論是在本部還是分校區啊,總算是開學了。咱們這學期主要就是目前咱們研三的同學的畢業問題和這個研二的同學的開題的問題。”
“研三的這還是兩年半學制,這是最后一個學期了,時間還是非常緊張的,咱們現在學校疫情防控管的也嚴,所以說咱們這個實驗室的資源是優先給這個畢業年級使用,保證咱們這個畢業年級能順利畢業,咱們這個同學們也要抓緊。”
“咱們最近是這個研二的同學們開題,之前開會呢也已經講了幾個人了。因為咱們之前都是一起開題,我們老師們覺得效果不好,所以這次就分批開,這樣呢,就討論的更充足,我覺得效果是比較好的。”
“但是咱們同學們做匯報啊,我感覺還是不知道怎么做。就這個ppt是有了,但是做匯報的這個邏輯和討論,還沒有掌握,今天我先來給咱們同學們講一下,這個以前也講過,但是咱們今天又有新的同學們來,咱們就再講一下。”
說完山老師開始打開了他的ppt內容
“報告提綱
(1)研究意義;
(2)國內外研究進展和需要解決的學術問題;
(3)研究的創新思路或者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4)研究成果介紹”
山老師講完后說“咱們以后做匯報就在這個大框架下展開,好不好。”
“那接下來,咱們研二的同學們也要進實驗室了,這個實驗室安全問題一直被反復強調啊,下面由胡老師來給咱們介紹一下咱們實驗室的有關情況。”
胡老師聽到后首先點頭,然后讓同學把他準備的word文檔導入到電腦上,打開后他開始講。
“咱們實驗室實驗樓二棟202,也是我主要負責的這個實驗室,大家都在這個排實驗,所以這個實驗時間非常緊張,所以咱們同學們都要規范操作,愛護咱們這個實驗儀器,出了問題要主動和老師匯報,并且自己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這個實驗室的基本情況。”不拉不拉說了一堆。
介紹完,胡老師說道“誒,山老師,我的這個情況介紹就到這里了。”
山老師“好,那時間也不早了,咱們開始今天的開題答辯啊,今天是幾個人來著。”
“兩個,老師,我和那個秀敏。”印樂清回答到。
山老師“好,兩個人那時間很充裕,那就開始吧。”
先是戴秀敏做匯報,結束后老師們開始提問,
首先是山老師提問:“你覺得你這個課題的創新點是什么”
戴秀敏說了一堆,山老師感覺較為滿意,就沒有再問問題,
然后是北老師“秀敏啊,你這個實驗部分那頁ppt再看一下。”
戴秀敏打到那一頁ppt,然后北老師提出了一些實驗的意見與建議。
后面是趙老師,趙老師看中的也是實驗部分,她對樣品的制備給出了更具體的建議。
最后是胡老師:“這次匯報明顯比上次講文獻匯報強了不少,看來上次激你一下還是有用的。”他又繼續說到:“你這個后續的測試打算去哪里做。”
戴秀敏沉默了,她只能勉強回答“我打算看看共享實驗平臺,或者是網上找找看看去哪里做。”
胡老師繼續說到:“那你這個考慮的不夠充分啊,這要是做不了這個測試那怎么辦呢?”
山老師忍不住開口說到:“這現在樣品還沒弄到呢,先不用想測試的事。”
胡老師繼續說:“對,山老師,我的意思是啊,咱們要未雨綢繆,在動身之前要把這些準備工作做好。”
山老師無奈說到:“那是以后的事情,現在先走一步看一步吧,這個項目都多久沒進展了。”
“這個項目目前還是比較著急的,你要是排實驗咱們可以給排前面一點。”山老師繼續說。
“看咱們同學們還有什么問題,沒有問題就下一個。”
下一個是印樂清,印樂清的匯報也很順利。提問環節:
山老師問:“你這是想研究一個什么問題。”
印樂清不拉不拉說了一堆,然后山老師說“我懷疑你這是一個偽命題。”這一下給印樂清徹底干蒙了,同時她又感覺山老師說的話特別好笑,但是又不能笑。
“你這個研究的問題最終應該歸根在xx理論方向,而不是你說的那個什么方向。”
“這個你后面寫開題報告的時候我們再討論。”
“好的,我下面再修改一下。”
之后是北老師:“樂清啊,我看你這個樣品的這個厚度確定這塊,這個寫的很具體啊,你是根據什么確定的。”
“老師,這個是我看咱們實驗室那個以前師兄師姐們的那個實驗記錄,就參考的他們的厚度選擇。”
“啊,我是想這個可以再做細一點,然后看看是不是具有規律性。”
“好的,老師,這個我后面實驗的時候看看。”
趙老師依舊對實驗操作提出了指導。
“就是我看你這個樣品量很大啊,就是想提醒你,要保持住只有一個變量,維持另外的條件不變,這在咱們這個實驗中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謝謝老師。”
最后依舊到了胡老師:“樂清,你這個匯報比上一次也是進步了不少,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你這個研究是理論研究吧。”
“對,偏向理論的。”印樂清回答到,她已經做好了胡老師說一堆聽不懂的,沒有用的東西的準備。
“但是你這個實驗計劃,我基本只能看到就是在宏觀范圍內的一些研究,有沒有深入這個微觀范圍的研究。”
“老師,您說的這個,我覺得取決于出來一定結果之后,我們采取什么樣的表征測試手段。”
“啊,那你有沒有一個預判。”
“啊,這個,我還沒又想到。”
“嗯,最好啊是帶著目的去做實驗,然后就更有把握。”
“好的,謝謝胡老師。”
兩個人的答辯就到此結束了。
山老師總結到“今天這兩個研二的開題報告,要比她們兩個之前做那個文獻匯報的時候的水平啊,要強很多,剛胡老師也說了。上次那個戴秀敏做完了匯報,那胡老師給她批評一頓。結果今天一看,進步了。這就非常好。”
“咱們以后還是要多練,多做匯報,接受老師們,包括同學們的意見和建議,這樣才能進步。”
這天的會議就結束了,也到中午了,自然是要吃飯的。
印樂清他們四個要請山門新研一的吃飯。這似乎也是一個傳統了,師兄師姐要請新入門的師弟師妹們吃一頓飯。
石齊正是一個很愛說話的人,七人一起去吃飯的路上,談論到烤蛋撻他都能說的滔滔不絕。
“這個師弟肯定很有生活啊,喜歡吃。”印樂清心里想。
飯桌上,三個人先介紹了自己家是哪里的,路子源和寧利是老鄉。
石齊正是本校畢業的,本科畢業設計做的還是北老師的課題。
印樂清立馬打起精神問“那你怎么不跟著北老師讀研啊,怎么找山老師了。”
“這不是山老師給我們上課嘛,我就感覺這老師不錯,上課慢慢悠悠的,講到重點,還讓我們做筆記什么的。遇見事不急不躁的。”
“哦哦”
“那你上過胡老師的課沒有”印樂清繼續問到,胡老師是組里學生特別喜歡談論的話題。
“上過唄,咱們這個專業的不都得受他的摧殘,這是可以說的嗎。”石齊正直接了當地說,
“哈哈哈”印樂清笑到,并繼續問:“那你怎么沒報他的碩士。”
“哎,他上課看起來挺平易近人,然后又很親和吧,就有事沒事還請學生喝咖啡啥的。”石齊正說道,“本科生肯定都覺得他可好了吧,一個教授,也沒有什么架子。”
“啊,對啊,那時候他也請我們班有些人喝水來著。”印樂清附和道。
“但是吧,我總感覺他和一般的老師不一樣,這是可以說的嗎?還是山老師看起來比較和氣。”石齊正似乎覺得他在說胡老師壞話,聲音變小說道。
“哈哈哈哈,山老師確實很不錯。也不push人,也不發脾氣。情緒很穩定。”印樂清說道。
“那確實是,山老師情緒是老穩定了。”石齊正繼續說到,“有一次我們在咱們辦公室旁邊那個教室上課嘛,然后中途休息那個小課間,時間也不長,山老師想喝水,這時候就碰巧路過了咱組的一個師兄,然后山老師就給他叫住了,說讓他給倒點水來,結果你猜那個師兄怎么弄水的。”
“怎么弄的,就直接從辦公室倒點給他送去唄,又不是很遠。”寧利說道。
“那個師兄直接把辦公室的暖水壺給他端去了,哈哈哈哈,笑死我了。”石齊正揭開謎底,“然后山老師說太熱了,喝不了,又讓他端走了。”
“哈哈哈哈”大家大笑。
“是哪個師兄啊?”印樂清好奇問到,
“哎,我當時也沒注意他長啥樣,也不認識,不知道是誰。我就從這事看出來,山老師脾氣是真不錯。”石齊正回道。
“你們三個住一個宿舍嗎?”寧利起了一個新話題問到,
“對,我們三個還有一個趙老師學生,我們四個一個宿舍。”路子源回到,
“那個宿舍里好像就可以用吹風機,我在那住的最后幾天發現的,我們旁邊宿舍有人在宿舍吹頭發。”江琳琳說道,
“對,能用電器,我們早就發現了,分校區這個宿舍樓好像是按照住宅樓造的,我還買了個鍋呢。”石齊正開心說道,
“還能自己做飯啊。”印樂清感慨道。
“他直接在宿舍煮螺螄粉。”安迅一言惹得大家大笑。
“啊,那不被發現了。”戴秀敏問到,
“沒事,那輔導員宿管根本就不管,我有一次拿鍋出去水房刷,在樓道了正好碰上輔導員,他都不管。”石齊正義正嚴詞。
“看來我們那時候還是太保守啊。你們這才真是把宿舍開發的極致啊。”印樂清遺憾表示。
一頓飯下來,七個人彼此都更熟絡了。師兄弟,師姐妹之間的關系就這樣慢慢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