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羅迪是一個英國人,職業是一名教師,他退休以后獨自生活在倫敦鄉下的一個小樓里。有一天,他爬上閣樓整理雜物,發現了一疊練習冊,他們是學生的作業――31位孩子的作文,作文題目是:“未來我市……”
當年德軍空襲倫敦學校,被炸成一堆破磚爛瓦,他本以為這些作文本早就毀壞了,沒想到他們竟安然的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50年。布羅迪好奇的翻開陳舊的本子,他漸漸被孩子們千奇百怪的想法所吸引。
一個叫彼得的孩子這么說:他在大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水都沒有淹死,所以他未來肯定會是一個世界游泳冠軍或者海軍大將。
一個叫布朗的小家伙說,自己將來一定是法國的總統,因為他能背出接近100個法國的城市名稱,同班同學最多的只能背誦九個。
最讓人難忘的是一個叫戴維的小盲童,他說,將來一定會成為英國的那個大臣,創造沒有盲人進入內閣的歷史。
31個孩子的作文都非常出色,在作文中描繪了美好的未來,有的當警察,有的當王妃,有的當醫生想法五花八門,各種各樣。
布羅迪突然有一種沖動,我要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前的夢想。于是他聯系了當地的一家報紙,發了一則啟事。
啟事刊登以后,書信從四面八方飛來,他們中間有官員,有商人,有企業家等,大多數都是平常人。他們很想知道當年的作文本,看看兒時的夢想,布羅迪給他們一一寄了過去。
一年過去了,只有那名叫戴維的盲童沒有聯系過自己,也沒有給自己寫信。布羅迪手中握著僅剩的作文本,思考了很久,經過50年的時間,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也許戴維搬家了,也許戴維離開了英國,也許戴維離開了人世,也許……
布羅迪打算把這個本子送給一家私人收藏館,突然他收到那個教育大臣布倫克特的一封信:“感謝老師還為我們保存著兒時的夢想,我就是那名叫戴維的盲童。但我寫下那篇作文的時候,夢想就一直留在我的腦海中,所以不再需要原來的本子了。我一天都沒有放棄過夢想,50年過去了,我的夢想已經實現。我給你寫這封信的目的就是想通過你告訴其他的30位同學:只要不讓年輕時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p>
布倫克特的這封信轉給了《太陽報》,主編看到這封信很受感動,決定在《太陽報》想刊登出來這封信,感動了無數的人。
戴維作為英國第一位盲人大臣,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假如誰能把三歲時想當總統的愿望,保持50年,那么他現在一定已經是總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