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十二生

第91章破煉一(一)

長衫之下行走似漂浮,目若明星,全神貫注,孜孜不倦地翻閱手里發黃的紙卷,零星幾位與達賴年紀相仿的老人,穿梭在石壁昏沉的燈光下。

四處打量,這典藏館大致呈圓形,木架子上端正擺放竹簡、卷紙、石壁各類形式的書籍,分門別類,總體以時間、人物、具體內容劃分。

一眼竟望不到盡頭。

子與寅不禁感嘆良久:幾千年的結晶,多少人的心血皆匯集于此。

“要從何開始呢?”寅放低嗓音,生怕驚擾了那些學者。

“找前臺的長老問問,拿上達賴需求的書籍后,再私下偷摸找尋其他相關記載的蹤跡。”

點頭答應,便向一橢圓書桌走去。

桌后坐一書寫的老人,沉思的筆尖懸于半空,在一頁處遲遲不肯下筆。

這里的長老與外界信徒無異,只是氣質多些學者的風雅和恬靜。

“清長老。別來無恙。”

卯緩步上前,輕聲細語,雙手合十。

那人聞聲,也抬起頭來,面額生出波紋般的褶皺。

“卯上師。”語氣波瀾不驚。

“好久不見了。近日進館,可是有什么要事?”

“幫達賴拿經書的。順便,找些典籍。”

說著,卯將手心的手諭遞給清長老,之上寫著《心經》、《金剛經》、《無量壽經》如此種種,原件都是經典、嚴加看管的書。

他瞅幾眼,從桌子底下搬出一本厚重的《典藏館書籍記》,以偏旁部首查閱,幾番折騰,終于找到幾本書的準確位置。

另翻找一紙一筆,寫上具體的編碼。

“請上師帶著覺姆們往右前側行駛,到‘經館’處憑所寫方位尋找。”

卯接過,幾聲道謝,便帶著二人往所指地方前去。

原來,典藏館雖埋于地下,卻占地寬廣,各種裝飾毫不缺漏,又以內容分化為三大板塊,分為“經館”、“史館”與“文館”,書架排排整列,從前往后、從左至右,皆標上數字,而之上的每本書更有細化的編碼,如此一來,查找方便了許多。

走進一處地下窯洞,以長老開出的字條為引,不出幾下,幾本經文典籍全全找到,紙張泛黃、略有缺損,書面卻干凈滑潤,頁面齊整,一看,便是經常護理得來的。

這些經書,對他們來說,比自己的命還珍貴。

“這里的長老自進館后,再不出,一輩子就守著、琢磨著這些視若珍寶的‘天書’,解讀其中的含義與警示,以將內含的‘福’傳給世人。”卯好心解釋。

“這種堅守與探索的精神,無論何類俗輩或仙人,都是值得參悟的。”子感嘆。

“做掩飾的書找到了,那我們自己又該找什么呢?”抱著一堆經書,寅小聲詢問。

“去‘史館’,找獅面空行母時期的記載。那里的書都是以時間順序排列的,即便無長老給的定位,也是找尋得到的。”

“那時期是在?”

“三千五百年前,即云道法九十年。相關時期史記及單人傳記皆找出來,萬不可遺漏掉重要信息。”

“好!”子與寅答應,立刻動身。

又進入另一窯洞,洞口拱門上隱約雕刻凹陷的“史館”字樣,里頭陳設與之前的“經館”并無差別。

書架旁的墨跡從一一直延續到十五,保存了凸雪區上下五千年、五十二朝的故事,重要人物生平經歷也被編撰在內。

“前五書架存政史及教史,后十書架存政教人物、地點、建筑、文化等相關傳記。”

叮囑后,各自分工,子從前往后查找,寅從后往前翻閱,卯則居中開始、朝兩邊過度。

每本書皆有名字,有的為古語,有的為經文,有的又是中原共同漢字,其內容多少不一,或寥寥數語,或千張萬張羊皮紙不能盡,與年月和朝代持續時長有關。

至三千五百年,擺于第二排書架正中。

“《云道法史稿》,”寅小聲嘀咕:“與卯活佛說的時間相同,應就是這個。”

說著,將其翻弄下來,仔細觀察,才發現,共分為上、中、下三冊,不知那九十年在何處,索性全拿了出來,抱在手上。

“找到了!”寅興奮傳遞著消息。

正在此時,子也找見需尋的傳記,名為《獅面空行母傳(云道法15年~119年)》。

卯則找到一本《圣城邏娑記》。

分從時間、人物、地點三部分著手,力求找到對應的記載,并得出那法器具體的所在地。

找一角落,三人對坐,捧著書籍仔細查閱。

《云道法史稿(中)》189頁言:云道法九十年芒種時節,凸雪區與龍城互通使節朝覲。凸雪區贈予一金穗,顆粒飽滿、脈絡鮮明,近聞卻有稻香之味,寓意國泰民安、豐收佳年;龍城答謝,反贈一轉經輪,金身銀柄,一轉積一福,龍族仙氣富蘊,意為福滿天下。兩國相談甚歡,除互贈節禮,又遞交合約求謀事……

《云道法史稿(下)》21頁言:云道法一百一十五年……福庇萬生,天佑萬物,利益當為眾生,照龍族之禮,制銅、金、銀、鐵各類經輪,普遍于凸雪區內各大寺院及男女老幼,每日三省吾身,共同前往極樂世界……

《獅面空行母傳(云道法15年~119年)》259頁言:云道法九十年芒種節氣,受赤贊王所托,持節杖出使龍城,商議兩國政務之事,龍樹王親迎至龍殿,擺迎賓之禮,大贊所贈金穗。幾日后,龍族玄岑攜百人,提絲綢瓷器玉璧之類,回禮凸雪區,主由獅面接待,帶入紅山宮,接所贈轉經輪之禮……

《獅面空行母傳(云道法15年~119年)》347頁言:一百一十五年,奉赤贊王之命,轉移原始轉經輪,送至邏娑西北楚布寺……

《圣城邏娑記》1178頁言:敬辛五十七年,楚布寺轉交一圣器,至小昭寺……

《圣城邏娑記》2013頁、5236頁分說:潔辛六十七年新春,楚布寺與甘丹寺同慶,兩廟交往,互贈節禮,一為石刻古典經文,原天竺國國王所賜,一為銀制轉經輪,傳說龍族圣物、經綸之始祖……悟宆八年,甘丹寺上師游歷傳福,至哲蚌寺,停留數日,與迪上師討論經法,途中圓寂,舍利子帶回甘丹寺,積福的銅制轉經輪隨其心愿,交與哲蚌寺……

后又有好些記載,邏娑各寺交接器物眾多,轉經輪不在少數,材料不同,大小不一,是否為所尋的那一件,然不可知。

合上,已是深夜,卻仍舊一頭霧水。

“這可怎么辦?總體只可知道確實有這一法器的存在,幾大寺廟輾轉,最后去了何地?又變成了什么樣子?仍在邏娑城內,還是被送與到外地?”

“越看,反倒越糊涂!所找的范圍還擴大了不少!”寅痛苦不已,不得忿懣起來,手上沾滿了翻書時印下的宣紙黃斑。

聽聞此話,剩余兩人心也涼了半截,眼神掩蓋不住的悲傷。

“真是找不著的么?”子看著低垂的卯,若有所思,又環顧起四周來。

“其實還剩一處,那——‘文館’!”

目光被那最大、最雜、最豐富的藏館吸引了去——

陳玩的小木屋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习水县| 沭阳县| 商城县| 满洲里市| 桃江县| 吴旗县| 呼玛县| 漳州市| 揭东县| 张家港市| 永州市| 九台市| 西华县| 文登市| 宝兴县| 长沙县| 齐河县| 田阳县| 岳西县| 商城县| 扶余县| 大石桥市| 九龙城区| 天气| 武山县| 双柏县| 汨罗市| 岱山县| 庆阳市| 昆明市| 建昌县| 绥阳县| 新民市| 革吉县| 辽阳县| 株洲县| 黄大仙区| 淮南市| 福海县| 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