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我是白鞍。
今天要和各位探討的話題是: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被信任?
說到這里,各位不妨想一想,自己曾經歷過背叛嗎?
被自己信任的人欺騙過嗎?
告知朋友的秘密有被泄露過嗎?
如果連你最信任的人都欺騙了你,你還敢去相信別人嗎?
最容易傷害到你的人,往往是你最信任的人。
既然如此,那最好的方法,是不是就要變得多心多疑,無論是誰都不要去輕易相信呢?
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呢?
我們到底該如何判定一個人是否值得被信任呢?
廢話不多說,咱們直接進入正題。
【話題一:紅茶當道,人心叵測】
各位都聽過“綠茶婊”吧?
那你們知道“紅茶婊”嗎?
(這里老白就暫時以男性的角度來講,女孩子們自行轉換,一樣適用。)
當老白第一次從朋友那里了解到這個詞匯的時候,最大的感觸就是:【天吶,這個套路我居然從來都沒聽過……】
看來不僅僅是其它知識,就連人和人之間的套路也在不斷地與時俱進。
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說來愧疚,當老白聽完“紅茶”的套路以后,設身處地的思考一下,如果是我自己遇到了那樣的女孩子,也很難識別出來,最多最多也只能做到及時止損、抽身離開,毫發無損是不可能的。
為啥呢?因為紅茶們套路的前期階段實在是讓人們難以識別。
好在,老白現在已經得出了相應的識別方法,大家先別急,一點一點地往后看,因為這篇文章,不僅僅是要講“紅茶套路”的問題,更多的是要講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問題。
那紅茶到底用了什么樣的套路呢?
其實很簡單。
她們會先一點一點的接近你,對你很貼心,特別特別好,溫暖你、治愈你,當你完全信任她以后,再把你轉化為“舔狗”
其實不光是男生,許多女孩子也會遇到善用“紅茶套路”的男生,一開始對你特別特別好,得到你的信任之后,就一點點地對你采取崩壞措施,簡直比那些正常套路們的渣男還要可怕。
因為前期階段Ta們對你得好,是真有實質性的付出,和一個“好人”完全沒有區別的。
都說旁觀者清,實際上真遇到了那樣的“紅茶”,不管是你的朋友還是你自己,都會覺得那個人真的特別特別的好,也特別值得被無條件的信任。
正所謂“畫虎難畫骨,知人難知心”。
“紅茶們”在前期對你特別特別的好,做出的每個承諾也都會讓你很感動,但是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完全變了一個人,而“受害者”們只能沉浸在過去的“甜蜜幻想”之中,無法自拔。
【話題二:具備參考意義的策略——象限交集】
那到底應該通過什么去判定一個人是否值得信任呢?
正好昨天我和一個朋友聊天,她說:「我很信任你呀。」
我就問她,為什么?
她說,「因為象限交集足夠多了?!?/p>
于是我多問了幾句,了解到【象限交集】這個詞匯,并且覺得這種方式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簡單來說,人與人之間存在著【溝通視窗的四象限】,即
第一象限:公開象限-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
第二象限:隱私象限-自己知道別人卻不知道。
第三象限:盲點象限-自己不知道別人卻知道。
第四象限:潛能象限-自己不知道別人也不知道。
所謂【象限交集】,就是對方和你都互相擴大了自己的公開象限,隱私象限越來越少,當擴大交集到一定程度以后,你們之間就很容易互相信任。
隱私象限是可以針對不同人轉化為公開象限的。
什么樣的人最傻?就是遇到一個人之后,馬上就放大了自己的公開象限,從而縮小了自己的隱私象限。
然而這種做法,并不能讓對方更加信任你,反而會讓你誤以為你的象限交集擴大了,從而更加信任對方。
那么到了什么程度,才能說明對方值得被信任呢?
問題來了,好像沒有辦法或者是某個數值來確定。
這種方式到了最后,似乎還是要靠自身的感覺。
而且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如果我和一個人相處了足夠長的時間,我們互相之間彼此也特別了解了,是不是就意味著,對方一定不會背叛我?
不一定。
因此,【象限交集】有參考意義,卻沒有決定意義,哪怕你們的交集范圍足夠廣了,對方還是有可能會背叛你。
但是,仍然請大家務必弄清【象限交集】的概念,因為它后面會用重要的用途。
【話題三:利益當前,難有圣人】
其實人都是不完美的,我們有的時候會太過于相信感情而忽略掉人性本質。
講的再露骨一點,就是當對方忠誠于你的時候,得到的好處,相比出賣你得到的好處,哪個更多,對方就更容易偏向那一面。
任何人都會在利益面前被脫光衣服。
如果有人給你可以富足一生的錢財,讓你去背叛你最好的那個朋友,你會背叛嗎?
如果有人用刀子架在了你至親的身上,讓你去背叛你最好的那個朋友,你會背叛嗎?
許多人在局外時總覺得很多事情難以理解,但身在其中之后卻未必能比當事人做得更好。
【話題四: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種懶惰的表現】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被信任?
大家仔細想一想,是不是真的有什么答案,能你斷定某個人就一定可以被永遠信任?
好像我們判斷了某個人值得信任之后,就可以萬事都信賴對方了;相反,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就可以什么事都不信任對方了。
要么信,要么不信,分情況論似乎就會顯得麻煩。
其實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懶惰行為】,不僅僅是在面對“信任”的問題上,甚至是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上。
我們喜歡看1、2、3、4、5、6、7、8點的條目,一條條價值觀就那樣被直接裝進腦袋里使用,甚至作為了自己的人生信條。
對于人,我們也總是習慣于這樣去認定:Ta做了什么什么事,所以Ta就是什么什么樣的人。
我們總喜歡以點及面,來判定一個人的全部,卻常常忽略到人們本身就特別特別的復雜,復雜到全球七十多億人口每一個個體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和靈魂。
一個對你特別特別好的人,可能會在某一刻突然就背叛你;一個平時跟你關系普通的朋友,也可能會在關鍵時刻救你性命。
你如何能對于發生的一些事情去判斷那個人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就比如“紅茶”剛開始的狀態,我想換做是任何一個男生,都很難一眼識別出來到底是真是假。
有人說:【只有出事了才能看清一個人?!?/p>
沒錯,但仍然不能說就看清了那個人的全部。
我們太想要一個“無辜而又完美的受害者”了。
我們認定一個人無罪,就希望她真的什么錯事都沒做過。
我們認定那個人值得被自己信任,就想要那個人永遠永遠都不會背叛自己。
否則,我們就會很憤怒,很不解,很難受,甚至踩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恨不得罵死對方。
【我對你那么信任,你卻這樣對我?!你還是人嗎?】
被信任的人背叛的確是一種很不好受的體驗,但在聲討他人的同時,我們是不是也該反思自己,為什么會成為那個“受害者”?為什么那么容易地就去相信一個人?
其實說白了,這只是我們認知層面上的慣性懶惰。
我們是無法通過一些測試,來斷定這個人是否能被永遠信任的。
但是我們可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來確定某個人在某件特定的事情上是否值得被信任。
【話題五:關注對方的原則和底線】
察人識人,不要偷懶。
為什么老白要說“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呢?”
比如你男朋友是你的上司,工作能力很強,你也很信任他,但是你仍然不能讓他和另一個陌生的女孩子共處一室呆一晚上,因為信任他的工作能力,和信任他的克制能力,完全是兩碼事。
但很多人都會忽略這一點,在工作上特別信任他以后,仍然慣性地信任他的許多方方面面,這樣其實是很不理智的。
老白有一個秘密,高中在一起時的兄弟有五個人,我只告訴了兩個人。
其實我和他們的親密程度和象限交集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那我為什么只告訴了其中兩個人呢?
因為在信任這件事情上,還涉及到處事原則和處事哲學、和做人最基本的底線。
我之所以告訴那兩個人,是因為我知道他們兩個的處事原則,哪怕我不是他們認識了這么多年的朋友,他們也不會隨隨便便把別人告訴的秘密泄露出去。
每個人的底線和原則都是不同的。
有的人覺得忠誠和信譽特別重要,也有人覺得那只不過是一種人設,甚至是賺取利益的必要“工具”。
難怪在這個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好人會被當成傻子,甚至是備受大眾針對和欺負的對象。
【話題六:我們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當判定一個人會不會在某件事上背叛你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你們兩個人之間的象限交集。(詳情看話題二)
2.綜合考慮這個人在這件事情上背叛你以后,得到的利益,會不會比不背叛你要大。(詳情看話題三)
3.這個人對你的認同程度(顧名思義)
4.這個人本身的處世哲學(也就是三觀,詳情看話題五)
5.信任慣性(一個經常會幫助你的人,往往下一次仍然會幫助你,同理,一直以來對你都很忠誠的人,可信度往往更高。)
【話題七:如何識別“紅茶系”?】
之所以稱作“紅茶系”,是因為“紅茶套路”的運用者們有男有女,并不僅僅是女生們的特權套路。
當然,老白這里所說的“紅茶系”,也肯定是屬于高級段位的。Ta們隱藏的很深,甚至你局外周圍的朋友們都很難識別出來。
別慌,可以識別。
方法:象限交集
之前老白讓大家務必理解【象限交集】的含義,目的就在這里。
紅茶和真愛的差別就在于:
真愛是無害和無意識的,Ta們會在你縮小【隱私象限】,擴大【公開象限】的同時,也會不自覺地縮小自己的【隱私象限】,擴大【公開象限】。
而紅茶套路的目的性很強,Ta們既然是養備胎,訓舔狗,就絕對不敢與你同步擴大自己的【公開象限】。
當你發現對方了解你很多事情,而你又不清楚對方很多事情的時候,那你就該保持警惕了。
一個人對你的【隱私象限】越小,就意味著越信任你。
所以,當一個人對你特別好,又給予你很多承諾的時候,你要思考一個問題:
對方的承諾和Ta對你的公開象限程度是否達成了一致,又是否合理?
比如一個人對你說:【我要跟你過一輩子】。
但你連對方家住哪都不知道。
一個連地址家門都不敢告訴你的人,會想著死心塌地的跟你過一輩子嗎?
這合理嗎?
【話題八:如何應對“紅茶系”】
應對的方法有很多,這里我只講兩個。
方法一:不管在什么時候識別出了紅茶,馬上斷舍離,及時止損。
如果你做不到及時止損,也不懂得【機會成本】的含義,那就是心理構架和認知水平的問題,希望你能去讀讀老白其它的情感類文章。
這里送你一句話:
一個人最痛苦的事情,并不是求不得,而是舍不得。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去追求的自由,卻總是忘記自己也有放棄的自由。
方法二:將計就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經過自我分析和學心理學的朋友探討以后,我們發現,“紅茶套路”存在著一個特別大的漏洞:那就是在進行前期付出階段的時候,Ta們自身也在【沉沒成本效應】之中,包括【心理一致性】。
如果付出了很多,目的卻又沒有達到呢?
emm,那可就有意思了。
到時候難以斷舍離的人,就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了。
甚至會發生“加害者”變成了“受害者”的戲劇化效果。
只要你把注意力多放在提升自己的上面,不要去做一個舔狗,不要處處受到對方的控制,那么很有可能,最后的結局就是對方作繭自縛,自討苦吃。
紅茶的思維轉變過程:
【我要讓Ta成為我的備胎。】→【我付出了那么多卻沒有得到這個舔狗,好不甘心啊!】→【Ta好像和其他人并不一樣?!俊緸槭裁次疫€在對Ta好呢?可能……我是真的愛上Ta了?!?/p>
【話題九:盲目信任的背后是一種懶惰】
很多人覺得有些人總是盲目信任別人,說明很幼稚,不懂事。
但實際上,盲目信任一個人,更深層次的瓦解,是一種冷漠式的懶惰。
老白的文章這么長,一定會有人說:你這長篇大論的去分析,太麻煩了。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還是無條件的相信一個人比較好,我信任Ta,就永遠都信任,多簡單??!
要像你這么說,其實也可以不麻煩。
老白現在就給你一句話,解決這個問題:心地善良的人值得被信任,心地不善良的人不值得。
但是這解決問題了嗎?
“老白,你就是太多疑了,人和人之間不要相處的那么累,無條件的信任他人,并不是什么冷漠或懶惰,而是一種善良的體現?!?/p>
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我對女朋友說,我晚上出去吃飯了,不回家了。她只回復:嗯,好的。
她很信任我,沒錯,但同時,她也沒有更多地去了解我啊……
難道她一點都不在意我和誰去吃飯,又為什么一整夜都不回家嗎?
晚上吃飯的時候,別的朋友電話總是響起,而我這邊一個都沒有。
她很信任我,但同時,我又在那一刻,感覺到了些許的冷漠……
在文章的最后,我要引用《LiarGame(謊言游戲)》中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是個做事總是精于心計的男主,對從小到大都是傻白甜(無條件信任他人)的女主,所說的一段話:
不,人應該有猜疑之心啊。雖然很多人也誤解了,但是對人抱有猜疑之心,正是想要了解對方的行為哦。信任,無可否認這是十分高尚的事情,不過呢,很多人在信任之名底下,卻是放棄去了解他人,這絕非是信任,而是漠不關心。大部分人并沒有察覺到,漠不關心才是遠較猜疑讓人氣憤的行為。
以前,當我擊潰那個詐騙集團的時候,曾經目睹集團內部有很多冷酷的人。不過在那個集團里最惡劣的,是很多深信自己所做的對別人是好事,結果卻是在欺騙別人。
那幫人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欺騙他人,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在逃避,不去想象受害者會因為自己的緣故吃多少苦,完全停止了思考,這是漠不關心最極端的狀態。猜疑絕非“惡”,真正的惡是對他人變得漠不關心?!禠iarGame》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