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發芽,或是成長即使是一顆楊樹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記憶,如果一顆楊樹有記憶我想也是一件好玩的事。
回到小時候的話你會做什么?會給自己買糖,會告訴自己好好學習,還是憑借現在的閱歷約束自己,讓曾經犯的錯都不會再犯?
最近抖音上有一個書很火,好像是回答很多問題寫下來,讓我不能忘記并且深刻思考的是:你不能原諒的事是?看到這里我到仔細想了想,想這個書火有他火的道理確實是直接沁人心脾直擊靈魂。我想現在已經是我出世的第二十個年頭,我竟想不出一件讓我難以原諒的事。
第一件事一下沖上我的腦門,我高三時弟弟剛好高一。一天他和我吵架因為什么吵,以及吵架的細節記不得了。只記得他重重的說了一句:“我的人生都被你毀了!”大概類似的話。我當時發作特別特別生氣,我當時要回學校,坐在班車上我一直哭當然還和爸爸媽媽打電話揭露弟弟的“罪行”,當然也為了讓他們安慰“委屈”的我。因為年少的我不知道為什么弟弟會說這樣的話,后面才知道因為我高中選了文科我總是在家里講文科的苦,文科的不好。弟弟以為爸媽聽了去不讓他繼續學文。對于這件事我想他是錯怪我了,但是我也有錯誤。雖然他當時這樣說讓我很不爽,可是周五我回家了我們照樣說話,照樣姐姐弟弟像上個周末從未超過架一樣。所以這也不是不可原諒的事。對我來說我還沒有經歷過不可原諒的事,簡單來說就是什么都過得去。
如果回到過去我覺得,對文科的愛是真的抱怨也是真的。如果不帶去現在的記憶再來一次,我依然選擇文科,依然討厭學文科。隔閡是真的親情也是真的,沒有人看的通透所以才有了吵架,生氣,拌嘴,大大出手。
回到過去最好還是帶點現在的記憶,又不能帶去太多。不帶的話以前做過的事照樣會做回到以前就沒了意義,帶的太多對過去的生活影響太多,自己過得也不會那么灑脫可能出現適時為做適事反倒辛苦。因此一個新的問題就來了:到底帶哪些記憶呢?讓自己越來越好的記憶,試卷上的答案,目前參透的正理。這對二十歲的我來說到是一件難事,索性沒有太好的記憶也沒有太差的記憶,近兩年新鮮的記憶里也沒有值得表揚的,沒有明白的道理。
最近到有些焦慮了想了很多事情,大概是想要一個平板電腦卻不能如愿鬧的。晚上睡不著想家了,白天吃飯總是吃一點點就飽,也會默默不明所以的在腦子里傷感,眼角慢慢的濕潤,好像有點不能調理了。
想著我還有一個隨筆就來想想思考一下,現下也是想通了。如果睡不著就熬夜就來寫隨筆,要是吃不好就不吃或吃少一點又省錢又不會難為自己。如果晚上想點直擊靈魂的問題就不會想家了。
現在回到小時候的話,我什么記憶也不帶去只要再腦子里反復播放要記得有意思的事,到了會寫字的年月我一定要告訴自己每天寫日記。如果在十歲就開始每天寫日記的話二十歲翻來日記本我不知道是多么浪漫的一件事。時長翻看日記,一定知道有多少得失,多少哀樂,多少因為三分鐘熱度錯過的事,多少頭腦發暈做過的錯事。
沒什么是比記憶更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