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這個點是店家們忙著收攤的時間,如果冬天的話,街上一般沒什么人了。但令肖鳳仙訝異的是街上還挺熱鬧,主要是雞頭米的買賣。
不光是買和賣剝好的雞頭米,還有買和賣沒剝的,更多的則是買賣一個個如大石榴般的雞頭,而且不少白天賣蔬菜水果的店家也都在忙著剝雞頭米。
看來雞頭米的利潤很可觀呀,但雞頭米并不好吃呀,真是奇怪了!
肖鳳仙因為有看到過之前買綠豆和糯米的店家有糯米粉,所以直接來到了那里。
那家店全家正在門口剝雞頭米,店家并沒有挪身去拿糯米粉,卻問她要了派什么用場。一聽她只是試試看早上做些糕點是否好賣,就說大熱天的不好賣的,勸她還不如剝雞頭米的好,他們都生意好得來不及剝。
“這雞頭米也就是營養好吧,我上次燒了并不好吃。而且還得趁新鮮吃,不然到第二頓再吃硬梆梆的!我也沒見人等呀,應該都是訂的吧,那他們到時來取不就不新鮮了嘛?”
“這大熱天的誰愿意等呢,我們每剝完一袋就放冰箱速凍里保鮮;雞頭米不但營養好,還好吃,人家都是買回去分成一小包一小包還放速凍里,吃多少煮多少,一頓吃不完干掉了當然要硬啦;你第一頓就不好吃,那肯定是煮的時間長了,這雞頭米這么嫩,生的都能吃。”店家說著把一粒剝碎的雞頭米往嘴里一塞,“所以煮的時候水一開,雞頭米倒進去,需要馬上關火,考究的人家放蛋和糖桂花,不好吃能有這么多人買,不好吃我這幾個小孩愿意剝?”
“哦,但我擔心剝了沒人買啊,畢竟十全街上都是賣衣服和玉器的!”
“今天你就先拿兩個雞頭回去試剝一下,定下來剝了,那我賣給你雞頭,你賣給我剝好的雞頭米。”
就這樣,肖鳳仙帶了兩個雞頭到了夜花園,晚上又帶回了店里。
按店家教的先把雞頭剝開,將里面的帶殼雞頭米取出來,只一會功夫,手上就黑乎乎了,還洗不大干凈。
怪不得那些剝雞頭米的店家都戴著橡膠手套呢,肖鳳仙沒有橡膠手套,便找了副一次性手套,再按店家所說的把剝出來的帶殼雞頭米去膜后帶上銅指甲開剝。
不料,那小小的帶殼雞頭米還是很滑,放在水里沖洗過多次,才算好些了。
但那殼卻不好剝,有的硬,有的軟,用均衡的力吧,有時會把里面的白色雞頭米給弄碎,有時卻連那白色也見不到,后來才發現外殼粉紅色的比深棕色普遍殼要軟些。
但即使對老和硬有了區分,每顆雞頭米也平均要剝5下才行,肖鳳仙剝到近黎明時分,才把所有的雞頭米都剝完,但卻才半碗,而且大部分是碎的,她算是明白了雞頭米為啥不便宜了——太費時和費力了。
不過,媽媽吃了只煮一下就完事并加了糖的雞頭米,表示確實挺好吃的。
萬事開頭難,應該自己也能熟能生巧的,肖鳳仙決定剝雞頭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