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肖鳳仙滿懷期待地去叔叔那邊交雞頭米,叔叔卻向她反映粽子偏咸了,并讓她做重陽糕,因為人家吃過了她的重陽糕味道好,才會在重陽節那天來多買。
肖鳳仙這才知道重陽節并不是吃的團子之類,而是專門的五彩條糕,也就是重陽糕。這她可沒有見過,自然也沒有做過。
“沒事,我有鄰居已經看到橫街那有開始賣了,你那么聰明,肯定一學就會。”
第二天,肖鳳仙趁早上拿雞頭果的當兒,特地去了橫街一家糕團店。
嘩,人家那個品種真叫豐富,有黃的南瓜糕,綠的薄荷糕,粽色的紅糖糕,白色的豬油糕,紫色的血糯糕,上面有的加紅綠絲,有的加南瓜仁、松仁、棗子、桂花,有的當中夾了一層顏色要比自己磨的紅豆沙要深的東西。再細瞧,有的糕團顆粒比自己的糯米團子粗,有的又細。
店家介紹了當中夾層是買的現成的豆沙餡,以及粗的是摻了粳米粉,細的是用的水磨糯米粉,突然有些警覺地看著她。
肖鳳仙笑笑,買了薄荷和當中夾紅豆沙的各一條,一共三塊六。每條量也就和自己的團子差不多,怪不得表姐要幫自己提價呢!
回到店里,和媽媽一塊嘗了下,薄荷糕應該就是加了和自己賣的薄荷飲料一樣的薄荷精,那豆沙比自己磨的要細膩,顏色深大概是放了紅糖,味道比自己那豆沙團子要好估計是加了豬油的原因。
看來那些店家昨天訂團子是因為便宜,而粽子則完全是因為表姐的口才了,現在叔叔說偏咸,所以沒人來訂了。
只有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行,所以接下來的日子里,肖鳳仙一邊忙著剝雞頭米一邊嘗試重陽糕的制作,直到滿意了,她才分發給周圍店家和帶了讓叔叔去試吃。
雖然大家無一例外地豎大拇指,但由于受時間的限制,重陽節那天,也主要是做的周圍店家和叔叔的鄰居及親戚的生意。
不過,由于價廉物美,再加上十月中旬雞頭米沒有了,肖鳳仙有了更多的時間搗騰糕團,生意慢慢好了起來,不少東西都是自家地頭產的,成本低,利潤倒也還可以。
為了更大地降低成本,媽媽回家了,因為她和爸爸一塊搞地頭農活,這樣才能源源不斷地供應糯米之類,所以肖鳳仙并不比剝雞頭米時要輕松,但她忙并快樂著。
唯一麻煩的是,周邊的女店主們因著糕團對她熟悉了,喜歡來串門。
一開始她們還主要是表姐車子開來的時候來串門,關注的是表姐的衣著打扮及孕期情況,但隨著表姐妊娠反應加劇,不大來了后,她們開始關注她了。
大家一聽她還單著,熱情非常高漲,都要給她介紹男朋友,甚至有兩個也單著的大齡男店主還經常來晃悠。
肖鳳仙尷尬地說自己目前主要是要掙錢,好把這店面盤下來,但人家說倆人在一起,何必還要另開店呢。
最后,還是表姐有天來了,當眾拿了肖鳳仙的身份證出來,大家才熱情有所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