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天氣越來越冷,我專心于廚房的天地,對做菜的熱愛與日俱增。
云棗現在除了做訂單的菜肴之外,家里的一日三餐,外加夜宵都放手給我。
早餐,漿水面,或者烤饃,煎蔬菜餅,三明治,搭配一碗稀粥,或者糊糊湯,或者牛奶,麥片。古今的結合,傳統和外來的搭配,各地域美食的雜糅。
突然一天早上,我大約醒悟,自己是否被拖往煮婦的路上,一去而不返。
心情煩躁的燒了一鍋開水,拆了兩袋方便面,冰箱里的剩菜,一股腦倒進鍋內。
然后坐在沙發上玩著手機,等著云棗的嘮叨。
他慢悠悠的從臥室出來,洗漱之后整理發型和面容,穿上居家服,最后去了廚房,看了一下廚房里殘余的垃圾,看著我悶悶的坐在沙發上。
“嘉嘉,你知道作肴饌最大的規矩是什么?”
“不知道。”我有些不耐煩。
“作肴饌最大的規矩就是沒有規矩,完全憑自己的喜好。”
“不用考慮搭配和營養平衡么。”
“常做的菜幾乎都差不多,用那些相生相克的,除非你想毒害人。”
“嗯,也對,存心害人的也難得碰到。”
“記得小時候,叔叔會干烤牛羊肉,什么都不放,支起一堆柴,牛羊肉切薄片,往柴上一放,等火燎起來的時候,肉片滋滋的響,也聞不見什么腥膻的味道,只有肉香。”
“烤洋芋也是的。”
“最好吃的東西,往往都很簡單,人在追求口感和味覺的時候,肴饌就開始復雜起來。”
“是啊,在廚房待了一個多月,都有些煩了,今天就簡單的弄點,煮一滾就可以吃了。”
“要從心底里喜歡才行,看著別人吃到心滿意足的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我點點頭,開始反省自己。
窗外的雪已經飄了一夜,積雪并不如歲月,能掩埋掉所有的人和事。
***
外出趕路的人踩出一條窄窄的雪路,通往繁華的路面已經看到了石板。
右相府內,云天亮和管家爺坐在一間偏狹的屋子里,沙沙的雪聲,直接撲到地上,天氣很冷,屋子很熱。
兩位和藹的笑著,桌子上放著紅紙包。
“訂了。”
“嗯,訂了。”
“我跟云棗說一聲。”
“我去跟婧娘說。”
紅紙包著的紙條,調換后被各自取走,放在袖兜里。
晌午過后,叔叔拉著他到角落,從袖兜里掏出紅紙包,滿臉笑意點點頭。
云棗低著頭,紅著臉,不知道該說什么,“叔,酒燙好了,去喝一杯。”
***
雪花成片的掉下來,剛掃干凈的路面,立馬又變白了。
“外面雪這么大,沒法出去玩啊。”
“等雪停了吧。”
“嗯,今天是圣誕節。”
云棗開了一壇自己釀的葡萄酒,翻出香料袋來,肉桂、丁香、八角……
“你會煮酒!”
“嗯,會一點。”
“沒想到,你接受的很快啊。”
“肴饌的規則,你喜歡什么水果?”
“梨。”我想起來廚房還有顆梨。
“今天就全煮了,剛剛好。”
“午飯我來做吧,用肴饌的規則。”我笑著,突然想起學校食堂里的那些奇葩的配菜。
“嗯,好的,我在廚房,煮酒看雪景。”云棗攪和著鍋里的紅酒,酒味和水果的香味散發出來,溢出廚房。
“你這個規則是忽悠我的吧。”
“不是啊,規則是給遵守的人訂的,不遵守的人,不需要在意的。”
“就好像規矩,是給遵守的人訂的,如果有人不愿意遵守規矩,那也沒辦法。”
“怎么會沒辦法,要不然規矩豈不是白訂了。”
“你這個好像‘二十一條軍規’,究竟說的什么規則,等于沒說。”
“你看那個食單,只說了步驟,炮制方法,卻沒有說分量啊,香料啊,這就是變通的,做菜是很靈活的,不是死板的東西。”
“聽你這樣說,似乎有些道理。”
“想以前做的宴席,再看今天的宴席,那些能認出來的肴饌都改變了,而且是變的更加適合口感和味覺。”
“所以說改變是好的。”
“往好的方向改變是好的。”
“嗯,明白了。”我在廚房翻著冰箱里的食材,有冬筍,凍豆腐,咸肉,白菜,“今天就亂燉加扯面。”
云棗點點頭,沒什么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