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以往的片面觀點在剖析修正之后就沒有留存的必要了,有這個必要嗎,時間上我們比較傾向于記錄關鍵的時間節點,其實多數的想法在早期都是相當的不成熟的,也相當破碎,沒有參考價值。
情緒上,這次我們的嘗試已經相當的深入了,結果證明還是無法扭轉命運,明年再說吧,今年不試了。
【魔法少女樂府醬】[2021-01-08][bilibii動態]“想了想,還是要總結一下自己的2021年,留一些文字。如果說今年讓我進步最大的醒悟那我會這樣總結:一個不會自我否定的人是很可怕的,而一個活在自我否定中的人又是悲哀的。雖然道理講了很多次,萬事萬物的成功都來源于自我定位和成功之間的路徑規劃。但遇到的事情越多越能意識到對自己坦誠的重要性。在前行的路上少不了自我吹噓或是自我矮化,在層層疊疊的社交網絡里投射不一樣的自己。但請不要迷失自己究竟是誰,忘記自己的坐標在哪里。快節奏高欲望的社會把人推向極端,和大多數人的接觸總會拉高自己的心之壁,唯獨對自己應該保持真實。人的一生短暫,仿佛一葉小舟跟著歷史的周期律起起伏伏。但只要有前進的動力,有打磨自身的決心,總是能在自己想要的港灣靠岸。勇敢面對自己,面對自己的不足,才能時時刻刻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加油!共勉”。
[2024-06-10]過去這么久了,現在看到這段話的體會里,多了一點動力和方向吧。以前其實就沒有“成功”這個想法,很模糊,能想到的最遠的也就是讀研。高中時定的目標院校是北大,實際總分510,語文98,數學117,外語127,文綜171,湖北中醫藥大學,公共事業管理醫事法學方向,本科第二批。而2017年湖北的一本線是528,客觀來講,語文除外是很正常普通文科生水平,文綜考差了,語文作文沒寫完。語文是第一天第一場吧,平時作文就寫不完,高考作文沒寫完我當時心態還挺好,心想這就是命運了。
由于基本不聽課,不做作業,不考試,班主任對我自學能達到這個水平還有點意外,而家長則是完全對大學沒有概念,對本科批次也沒有概念,因而沒有什么感想。
當時我應該復讀的,最后半年整個的筆記的體系已經越來越完善,在修正中越來越詳盡,缺少的只是時間。
但實際上,我也不可能做出復讀的選擇,當時的壓力隨日期逼近確實越來越大,線索越多,想法越破碎,字跡越潦草,量變才能達到質變,終究是太遲了。當時我也覺得早點進入大學,晚一年就大一歲,缺少對于國內大學辦學現狀的深刻認知,就算大致了解過,不能上網真的限制太多太多了。家庭也不是合適的環境,平時考差了,家里能說出別讀書了跟我爸去工地上干活這種話,文理分科也差點被選理科,買活頁本的錢得找語文老師借。
沒一點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