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公府惡女

第39章:繼承

眼看著岑靜昭似要倒霉,剛被除名的岑靜如暢快了許多,親姐妹就是要一起挨罵受罰才是!

然而,眾目睽睽之中,柴夫人親自拿起岑靜昭的畫,嘖嘖稱奇。

“妙極!實在是妙極!”

春意并不難畫,有人畫了春色滿園,有人畫了萬物復蘇,也有人畫百鳥飛還,追求的無非是“生機”二字,但岑靜昭畫的卻是荒原之上的冰河。

荒原上積雪未消,河水尚未開化,乍一看清冷蕭索,與春意毫無相干,可仔細觀摩就會發現,河面上已有幾處裂紋,正是河水將要化冰之時。

明明畫面中沒有一處有生命的景物,也沒有鮮艷奪目的顏色,卻似乎能夠看到大地回暖,浮冰消融,河水重現生機。

以無畫有,已比尋常畫作超出一大截,更別提角落處以行書寫就的詩句,尤其最后一句“銀河乍破冰如紗”,將堅硬的冰比作柔軟的紗,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萬物更替,再堅硬寒冷的冰也總會變成纖薄脆弱的紗,變才是唯一的不變。

“畫面清冷有力,字跡蒼勁瀟灑,詩句蘊藏大道,堪當魁首。”

聽到柴夫人如此高的評價,眾人都圍了過來,爭相觀摩起來。

一位身形小巧的少女感嘆道:“恍如穿透紙背,看到浮冰之下涌動的春水,簡潔有力,心服口服!”

說話的是國子祭酒常大人的孫女常枝,久負盛名的才女。

人人都知常枝自視甚高,從不與人為伍,如今她說出這句話,原本心有不甘的人都閉上了嘴。

岑靜如到底年紀小,一時沒忍住,氣得掉下了眼淚,身旁的宮女見狀輕輕搖頭,帶著她和其他被除名的娘子離開了雅瑜館。

三輪考校下來,時間已至正午,柴夫人和剩下的小娘子一同用膳。

此時,這些人的畫作已經被送到了修知閣。

皇帝看到岑靜昭的畫,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來這位岑三娘的確有些本事,也不枉費他的一番心思。

他當然可以直接召岑三娘入宮,無論是讓她做女官,還是讓她陪伴肅嘉大長公主,都無人敢置喙。

但他準備這場考校,因為宗室女的確需要伴讀,宗室子也的確需要議親。

最重要的是,他需要親自考察岑靜昭一番,過去她的作為無論是靠運氣還是靠才智,他都未親眼見過,他將要托付的是江山社稷,是黎民百姓,不得不慎之又慎。

看到岑靜昭的畫,他已經大致滿意了,不是她的畫技多么純熟,而是她的思辨讓人嘆服。人人都明白,春意代表生機,但卻少有人思考,生機的背后是力量做支撐。

岑靜昭摒棄了對生機的描畫,直接畫出了河水復蘇間蘊藏的力量。

能否追本溯源、一針見血,這才是皇帝親自出題的目的。

不過,接下來的考校才是真正的考驗。

雅瑜館里,眾人用過飯只歇息了半炷香,便又開始了第四場考校。

如今只剩下不到五十人,雖然不知道彼此的名次,但岑靜昭和常枝已然鶴立雞群。

岑靜昭隨意環顧四周,發現沈棠也在,看來卓遠侯府對這位娘子用心頗多,而沈棠本人也明顯是不肯落在人后的性格。

反觀自己的庶妹,明明占盡了家中的寵愛和便利,卻終日在細枝末節的小事上動心思,正經的本事是一點也沒學。

顧念著大家都已疲憊,第四場考校相對容易——只考音律,娘子們可以任選樂器和樂譜。

岑靜昭擅彈七弦琴,雖然不及伯牙文姬,但至少不會在別人面前落得下乘。而沈棠同奏七弦琴,第一個音響起,岑靜昭便知自己不及對方。

沈棠選擇了耳熟能詳的《廣陵散》,第一個音兩弦同度,雄渾有力,立刻就將人帶入到了那個悲壯的故事里,曲風從一開始的低沉猶豫,到最后的堅定激昂,充滿著俠義之情。而這是一個十歲的少女奏出的。

岑靜昭不得不高看沈棠一眼,就連柴夫人也連連點頭。

最后一輪是重頭戲,考校的是真正的學識。

柴夫人從典籍里選擇了幾段,在一炷香的時間里讓大家釋義并論述,有一些是四書五經中常見的,也有一些出自于女子不常讀的史書和地方志記。

剩下的三十余人都絞盡腦汁,岑靜昭雖然都讀過,但也不敢馬虎。釋義只是最基本的注解,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論述,如何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娘子們奮筆疾書,沒有發現皇帝悄然而至,不動聲色地觀察著。

有了岳總管的示意,柴夫人和一眾宮女都只是對著皇帝微微頷首屈膝,并未出聲打擾考生。

時間一到,鑼聲響起,宮女們即刻收走了大家的試卷。

大家這才注意到上首坐著的不是柴夫人,而是一身明黃的男子,在這深宮之中,只有一人能穿這種顏色。

于是大家立刻跪地,異口同聲道:“臣女參見陛下,陛下萬安。”

“平身。”

柴夫人將試卷呈到岳總管面前,對皇帝道:“陛下既來了,不如由陛下親自甄選?”

岳總管看向皇帝,得了首肯之后將試卷拿給了皇帝。

試卷上雖然只有十道題目,但有易有難,很容易拉開彼此的差距。看了十幾張,終于看到了岑靜昭的名字,他粗略看了一眼,贊賞地點了點頭。

十道題目她都答對了,但讓皇帝贊賞的不是她連少有問津的古籍都讀過,而是她能從尋常的詩句之中讀到不同的感悟。

“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論語》中尋常的一句話,人們常以此詠贊保守困苦磨難卻堅韌不拔的名士,在座的娘子也多數以此進行論述。

但岑靜昭卻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悟——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經風霜、見松柏,方知何謂崢嶸傲骨。凡事必先井臼躬操、身先士卒,而后方知大道。

皇帝將岑靜昭的試卷遞給柴夫人,柴夫人也點頭贊嘆。

隨后,柴夫人又查驗了一遍,結合前四場考校的成績,做出了最終的選擇。

第一名岑靜昭,第二名常枝。因為如今宮中只有九位宗室女,每人需要兩名伴讀,便取了前十八名。

而沈棠不湊巧排在了第十九名。

沈棠和剩下的十余人被送出宮,一整日下來大家身心俱疲、無精打采。

沈璞親自到宮門口接沈棠,他一身風流氣息,對著人群含笑致意。一眾少女見到他,低落的心情頓時明朗許多,畢竟沈世子這樣的好顏色可不是時時都能見到的。

沈璞的目光在這些少女的臉上一一劃過,卻未見到想見的人。

“阿棠,岑家妹妹不在嗎?”

沈棠撅著嘴,“如姐姐早便被刷下來了,現在應該已經回府了。”

“岑家不是來了兩個嗎?”

沈棠皺起眉審視著沈璞,“哥哥說岑靜昭?你問她做什么?她入選了,魁首!厲害著呢!也不知道她強在哪!怕是看大長公主的面子才如此抬舉她!”

她還想再說,沈璞一把將人塞進了馬車里,“閉不上嘴就在車里吃些點心!少說多吃!”

沈璞騎上馬,心中無端有些暢快,分明岑靜昭和他沒有關系,但他仍覺得與有榮焉。

沒想到這岑三娘不僅生得標致,才學也這般出眾。只有自家傻妹妹才會以為柴夫人會徇私,柴夫人可是連先帝的面子都不給的人,怎么會給大長公主的面子?

若說從前他只是因為她出色的樣貌和家世,以及冷傲的性格而心生好奇,如今他倒是真的想好好了解認識她,真的把她當作未來的妻子去相處。

雅瑜館里,柴夫人已經離去,她的身子并不健朗,勞累一整日已是極限,被恭恭敬敬地送出了宮。

岑靜昭和其余入選的十七人留在雅瑜館里,聆聽掌事宮女槿薇姑姑的教誨,學習宮中的規矩,以免沖撞了貴人。直到天色擦黑才得以出宮。

還未正式入宮,她們便先體會到了人在屋檐下的委屈,明明已是富貴無極的人家,但在天家面前還是要做小伏低。

———

一回到雋華院,岑靜昭就聞到了濃郁的香氣。

石媽媽笑著將岑靜昭迎進了房,“今日楚娘子送來了好些干蘑,說是征南將軍從南疆送回家的,她念著您,便送來了些。奴婢命人用來燉雞湯了,稍后便能喝了。”

聽石媽媽一本正經地叫著征南將軍,岑靜昭反應了一瞬才明白她說的是徐十五。

她已在徐十五的信中聽他說過干蘑的事了,因此不覺得驚喜。

這段時日他們用鴿子傳信,鴿子辛苦,楚窈思也辛苦,每次徐十五托人帶回家的東西,總有些亂七八糟的是給岑靜昭的,楚窈思只得用自己的名義將那些吃食物件轉交給她。

喝完了濃香的雞湯,岑靜昭又鉆進了書房。

石媽媽覺得自家娘子讀書讀傻了,都拔得頭籌了,竟還要挑燈看書,真是不嫌累啊!

她自然不知道,岑靜昭是在給徐十五寫信。

她即將在下個月月初入宮,屆時便不能時常回府,更不能時常與他通信了,她得先告知于他。

帶著些隱匿的心思,她輕描淡寫地將自己得到頭名的事說了,寫完又覺得有些羞恥,想了想,又隨意說了些閑事,讓自己顯得不那么刻意。

最后,她又像每一封信的結尾一樣,鄭重地寫上“愿君安”。

只是天不遂人愿,二月初,岑靜昭終究沒能以伴讀的身份入宮。

———

盛央九年元月二十七,國之柱石瑞國公岑孑石病逝,結束了自己為國為家鞠躬盡瘁的一生。

為表敬意,皇帝攜翊王親自前往瑞國公府祭奠,成為項君禮重賢良的又一番美談。

然而,城中百姓津津樂道的卻是瑞國公府的另一件事——新任的瑞國公自然是岑孑石的長子岑肆,而新任的瑞國公府世子卻是岑肆的嫡次女岑三娘。

岑三娘非男非長,誰都想不通這等好事為何會落在她的頭上。

據說,岑孑石在去世之前,召來了三個兒子和外嫁的女兒,并將族中耆老一并請來作為見證。

他親口下令,岑靜昭日后招贅婿入府,所生長子即為瑞國公府的繼承人。為避免差錯,他還命人將這條命令寫下來,蓋上了自己的印章。如此一來,岑靜昭的身份便有了保障。

靈堂里,岑靜昭看著祖父的牌位發呆,她還是棋差一招,被祖父擺了一道,到最后他竟如此聲勢浩大地向所有人宣布了她的身份,沒有給她一點反悔的機會。

或許祖父一直都知道,她的心里沒有公府,所以才強行把公府交給她——既是她的東西,她便不能輕易損壞。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瑞國公啊!

瑞國公府繼承人的消息在仕焦城引起了軒然大波,在國公府里更是無異于石破天驚。

大家只知道岑孑石曾單獨召見過岑靜昭兩次,卻無人知道他們說了什么,又因何將公府交給一個女子。

只是在岑孑石去世前,已經逼著大家認下了這個事實,如今誰也無法再翻出什么花樣反對。

岑肆除去一開始的詫異,心中還是覺得快慰。岑靜昭畢竟是她的女兒,雖然她和他并不親厚,但自從她在濟州幫忙平了匪亂,又在遴選伴讀中奪了魁首,他還是很看重這個女兒的。

招贅婿雖然不太好聽,但世家貴族中也不是只有岑家這么做。比起過繼二弟三弟的兒子,他自然更希望未來公府的繼承人能有他的血脈。

三房也是真心為岑靜昭高興。岑律夫婦本就疼惜這個侄女,現在她的身份不一般了,至少不必再受欺辱了。

但公府里的其他人卻都是又氣又恨。

王姨娘和岑靜如母女倆躲在桂怡院里,恨得砸碎了房中所有的物件,她們已在郡主和老夫人的手下忍氣吞聲了這么多年,難道今后的日子還要看岑靜昭的臉色嗎?

王姨娘本以為自己的夫君成了國公爺,她便能抬起頭做人,卻沒想到始終被佑南院的人壓在頭頂,她實在不想在偽裝下去了!

二房夫婦更是氣悶,袁氏本打算將自己的兒子過繼到大伯膝下,她的兒子由她含辛茹苦養大,現在都成了大人,今后無論兄弟倆誰繼承公府,都不會忘記她這個親娘。

只可惜,她計劃許久,最后卻讓岑靜昭得了便宜。

最生氣的卻是辰錦郡主,她恨毒了公府,自己的女兒卻要繼承公府。原本她因為長女和離一事對幺女有了改觀,卻沒想到幺女和岑家人一樣,都是汲汲營營、利欲熏心之人。

今后,她只當沒有這個女兒!

伩十二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勒县| 松阳县| 嫩江县| 高台县| 巴林右旗| 黄山市| 三明市| 肇源县| 收藏| 东方市| 宁津县| 成安县| 秦皇岛市| 政和县| 平定县| 剑河县| 江油市| 宜昌市| 将乐县| 玉山县| 永善县| 晋城| 满城县| 潼关县| 阜宁县| 兴义市| 濮阳县| 威海市| 鸡西市| 宁晋县| 天柱县| 綦江县| 沐川县| 建昌县| 西城区| 年辖:市辖区| 营口市| 民和| 凤凰县| 高碑店市|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