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上章所說的一些糗事,我在此甚覺要仔細地講述一番,不然你們一定會覺得我是個鬧事小頑童。
我童年記憶很少,快樂的事所以更彌足珍貴,記得十分清楚。小時候媽媽去了西北,去的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后來也就忘了問。一路輾轉,我是寄宿在了不同的親戚家:外婆、四姨婆、五姨、六姨、小姨、干媽、奶奶、大伯、四姑、五姑、七姑、八姑、小姑……
也就那么短短的幾年,我就在上述我能記住名字的親戚家渡過了很多日子。有個把月,也有半年一載的,但我知道從沒固定在一家待過,可能因為孩子畢竟不是自己的?
所以他們后來見了我都會說“以前你可乖,可聽話了,后來你媽媽帶回去了,反而變得不怎么像以前那么可愛了。”
有的親戚就會說“這么久不見,樣子還沒變呀!”就是這句話,讓我現在這臉都沒什么變化,小屁孩兒的模樣加小學生的身材和身高。
那會兒最喜歡的是外婆這邊的四姑家,這里面又有淵源了。外公后來又討了個老婆,因為親外婆在河邊洗菜不小心掉河里,但是周圍沒人又在鄉下,所以最后救起來的時候已經斷氣兒了。可生活還是要繼續,外公帶著三個孩子肯定很艱辛,他那會兒是村書記,放現在的話也算個村官。待遇方面的要比現在很多企業都要好,于是外公征了婚,舅舅和媽媽都知道這事兒,還調侃外公的征婚告示。
寫的是“工資夠,我不會做家務不會做飯做菜,你來就是你做”之類的話語吧,擱現在看——這不就是找保姆!還免費的那種;但你還別不信,還真有人喜歡這樣的干部,就是我現在的外婆,那會兒她也喪偶,兒子已經完成學業;最重要的是她兒子不反對,對媽媽說“你喜歡就好!”這簡直人間真愛呀~~
外婆后來對我們三小一輩的孩子特別好,四姨那一堆的親戚都是外婆家的。可想而知這也許還是兩個大家族的結合喲。
我在四姨家遠比在其他親戚家的感受要好,因為四姨和四姨夫很恩愛,態度也開明;四姨夫很幽默,他家是第一批用上電腦,注冊QQ的進步認識。而最重要的是,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去到他們家,每天都有1元錢的零用錢!
這是相當可觀的一筆收入,那會兒的物價,一毛錢可以賣糖;五毛錢就能吃上小賣部賣的百分之八十的東西,1元錢那就更別說,都可以買得到。
但我性格偏小男生,有了錢總想去買男孩子喜歡玩的東西,彈珠呀、游戲紙牌呀、還有什么記不清了。總歸拿去吃的還比較少,后來有次在學校里和男同學打架,因為玩扇游戲牌而產生嫌隙。他們由此教育了我,但也僅僅是教育,外帶懲罰——那天晚上的飯碗是我一個人洗的……
在他們那里,總是一學期過去我就要換個親戚了,我第二期帶的就是六姨家。他們是歡笑和打罵齊飛,如果說四姨家帶學術氛圍,六姨家那就是沙雕風格了~~因為她夫妻兩很愛拌嘴,吃飯也好看電視也還,甚至走兩步都要拌嘴;很開心。
而六姨家最吸引我的其實是表姐,雖然說出來有些羞恥,但那會兒要問我最美麗的女生,我一定脫口而出是表姐!為什么呢?她似乎都是冷冰冰的樣子,而且只有我作業做對了她才會高興,對我笑一笑。很愛弄我的頭發,弄頭發的時候她會變得話多和愛逗我玩兒,從小就喜歡美女姐姐看來對我現在影響很大呀!
六姨家還有個祖母,每次叫我名字總是叫不對;叫兩個字全錯,但大家都很開心也就過去了。祖母超級疼愛我,老人年紀大了其實很多事情和人并不能熟記,但她記得我什么時候該過去他們家住宿了。記得我幾點放學,也記得哪些鄰居的孩子和我是同學。有這樣的祖母,我還在意什么父母不在身邊呢。
那會兒最喜歡在四姨家吃東西,六姨家搗蛋,五姨家看表叔打游戲,小姨家偷玩電腦。但是不管去哪個姨家,他們自己的生活都是溫馨和平和的。這也可能是我后來性格中有慢的原因之一,也是我不那么偏激和反社會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個好的家庭氛圍,能讓我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和親情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