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長慢慢地解開了油布包,露出來里面精致的木盒子。
打開木盒,拿出里面所有的單頁紙和幾個本子,從里面翻出了一頁,那是一張探方作業記錄;后面還有一份五頁紙釘在一起的工作總結。
默默地看著那張探方作業記錄上面的端正、娟秀的字跡,老院長陷入到回憶中……
那是剛成立京華考古隊時的事,老院長李福那時剛從礦業大學畢業沒幾年,還很年輕,接受了上級交給的任務,跟著幾個師兄弟轉行干考古。
那時可真是激情澎湃啊!根本就不考慮困難什么的,就是一個字“干”!
國家需要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所以,一伙年輕人很快就把京華考古隊的牌子掛了起來。
也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野外考古。
第一次野外考古是在一處荒無人煙的古村鎮遺跡中,他們連續發掘了四個星期。
這第一次的野外考古很成功,發現了大量的文物。
最后一天的晚餐會上,這群疲憊但滿懷熱情的考古人員圍坐在一起,手中拿著裝滿當地特色酒的酒杯,喝了個痛快!那酒還是老院長李福---當初的年輕人小李,跑了好遠的路到遺跡附近的村莊購買的村民們自家釀造的酒。
在這個寧靜而神秘的野外角落,一群考古隊員們分享著他們的心情。在輕快的酒杯碰撞聲中,談論著辛苦的考古生活成了大家共同的話題。年青的考古隊員們驕傲地回憶起了無數個冒險的瞬間,講述著在古老遺址下挖掘的日夜奮戰。
他們當然值得驕傲、自豪!在炎炎烈日下,或者在嚴寒的寒夜里,不知疲倦地揮鍬掘土,尋找著埋藏在地下的歷史的線索。
他們中最年長的老李---李長壽,卻沒有出現在飯桌上。
“哎,老李呢?”還是隊長先發現李長壽缺席。
“剛開飯時還在,不知他啥時離開的。”有人帶著些困惑回答。
“老李總是這樣,不正經吃飯。肯定又去擺弄那些文物去了。”
“在老李眼里,那些文物比酒菜都香。哈哈哈……”小錢說。小伙子們都笑了起來。在大家印象中,這個老李傻里傻氣的,總是一副呆板的模樣,只有在工作時才有精神。
因為與李長壽在同一間宿舍,而且都姓李,被并稱為老李、小李,所以李福跟李長壽很親近。這會兒,不用隊長指派,他就很自然地出去找老李。
年輕的李福果然在臨時的文物儲藏室找到了老李。
當時,老李正在小心翼翼的清理一件小型的青銅器。
“老李,你又躲在這里,走,喝酒去。”
“我不去,我這里還沒弄完,明天就回去了,這些文物我得再對一遍,可別出差錯。”
“回頭我幫你對數,先喝酒去。就差你一個了!”
“我不喜歡喝酒。真的,沾一點兒酒就醉的!”
“唉呀,你若是醉了,我背你回去,行吧?走吧,走吧!”
在李福的生拉硬拽下,李長壽才勉強跟著走了,還帶上了毛刷和未清理完的那件小型的青銅器。
回到酒席宴上,大家都已經喝嗨了,正起著哄表演節目。
輪到李福了,他吹了一曲口琴,獲得了滿堂彩。
下一個節目就輪到李長壽了,只見他放下毛刷,把那件小型的青銅器捧在手里,說:“我想給大家講講這個青銅器的故事。大家都在喝酒,可是誰知道古代的酒杯什么樣?”
大家紛紛搖頭。
李長壽把手里的小青銅器舉高,“這個名叫青銅爵,它就是古代的酒杯。爵作為飲酒器,口沿外撇,圓腹略深,前尖后翹,下承三高足,因此又被稱三爵杯。早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就已經出現。是我們華國獨特的酒文化的象征……”
隨著李長壽細致的講述,大家都睜大了眼睛,仔細看著那個青銅爵,只見它器型大氣優美,端莊典雅,銅綠盎然,雖然還帶著一些泥土,卻更顯歷史韻味……
看看那精美的青銅爵,再看看自己手中粗陋的酒杯,大家頓時明白了什么叫“燦爛輝煌的古代文明”!
李長壽講完了青銅爵的故事,大家都沉醉了一般,良久,他們將酒杯舉起,向著大自然和歷史致敬,感謝這片土地為他們敞開了考古的奇跡之門。
在一片歡笑和感嘆聲中,大家不禁感慨萬分,這份艱苦的付出和對歷史的熱愛讓他們感到無比驕傲。這一切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使命,一種傳承文明的責任。
他們的臉上布滿了風霜,但明亮的眼里閃爍著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探索的渴望。
他們忽然真切地意識到考古的偉大之處,要把被戰爭、被“大毀滅”、被時間的長河埋沒的文明發掘出來,讓其重現光彩!
聚會結束時,月已中天。
李福大著舌頭說:“老、老李,我,我去幫你對數,走,走著!”
“你喝醉了,回去睡覺吧,我自己可以的!”李長壽一邊小心地把青銅爵包好,裝進口袋里,一邊勸阻他。
李福過來扯他,“我,我沒醉,說、說好了要去幫你對數,說、說話要算數的!”
李長壽只好扶著李福送他回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