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妍兩歲時,蘇媽又給她添了個弟弟,如今弟弟蘇愷已滿一周歲了。
蘇媽要帶著小蘇愷忙不過來,所以自從蘇愷出世后,蘇妍一般跟蘇爸混?,F在蘇妍有點明白為什么前世她跟蘇爸感情比較好了!
這會過了農忙時間,鄉村里清閑得很,蘇爸接受了村委會派的任務,進城選購村里裝路燈所需的材料,蘇妍這小尾巴自然也跟來了。
一進城里,蘇妍一雙眼睛就滴溜滴溜地看著。就算是前世,她到市區的時候也不多,初中畢業就到了Y城念中專,之后一直在Y城,逢年過節才會回家鄉幾天,回來也多是呆在家里,對市區的印象早就模糊了。
所以現在盡是滿眼的新鮮感。
蘇爸辦事利落,要看的材料早已提前一晚在一個小本子上列清楚,現在就是邊看邊在相應的種類旁記下價格和商家的地址電話,等回去和村長商量后再直接過來采買就可以了。
事情辦完才將近到中午,蘇爸帶蘇妍去找地方吃飯,經過街邊一溜小吃攤位時,其中一個好多人在前面排著隊的小攤吸引了蘇妍的注意力,蘇妍拉著蘇爸去揍熱鬧,到了近前,蘇妍眼睛不由一亮——那小攤上竟在賣烤牡蠣!
烤牡蠣蘇妍自然知道,前世這種小吃自她的家鄉海城興起,后來風靡了整個東南省,乃至全國……
對了!蘇妍靈光一閃,前世時她比現在大兩三歲的時候,她們村里也有人靠人工養殖牡蠣發了家,蘇爸蘇媽還幫那個老板打過工,起早摸黑的辛苦極了。如果能抓住機會,現在就開養殖場,就占了先機,那她的發家致富夢想豈不是可以往前踏一大步?就是不知道現在這個養殖業興起了沒有。
這兩年正是海城這個二線城市剛吹起改革開放的風的時候,各種小生意剛剛興起,人們的消費欲望剛剛解放,這個小吃攤上的烤牡蠣竟有點供不應求。長長的隊伍輪到蘇家父女時,牡蠣只剩下兩個了,隊伍后面的人雖然失望也只好離去。
那牡蠣又瘦又小,加了蒜蓉去烤,滋味還算可以,比起以前蘇妍吃過的又白又胖的那種口味卻差了很遠。按個計算,要賣2元一個,蘇妍不由開口:“這牡蠣怎么這么瘦的?”
正在準備收攤的老板聞言抬眼驚訝地瞧著眼前的小娃娃:“呦!小妹妹嘴巴這么厲害,還吃得胖瘦來?”
蘇妍嘻嘻笑而不語。
蘇爸點點頭,這牡蠣他是沒吃過,但由于他們村正處于出海口,各種貝類也算吃得不少,瘦不瘦一嘗便知:“是瘦了點?!?/p>
“為什么不多進點貨,我還想吃呢!”蘇妍看著慢慢散去的人群,心里一邊盤算著一邊故作天真地問。
老板苦笑:“我也想多進點,這生意多好做啊不是?沒辦法,這牡蠣需要人工去海岸邊的礁石去采,一年只有春末夏初的季節比較多,現在這個季節可不容易找,大點都先送去大酒店了,人家出的價高。剩下的都是瘦不拉嘰的了,幸虧我有個親戚在大酒店里做主管,剩下的這些低價給了我,又學了他們燒烤的手藝,才出來練了這么個攤?!?/p>
蘇妍是越聽眼睛越亮,差點要握拳歡呼了。一邊拉著蘇爸離開,一邊小聲纏著問:“爸爸,咱們家能不能也養這個牡蠣呀?像真叔家養花螺那樣,這樣以后囡囡就可以天天都能吃烤牡蠣了。”
蘇爸心中一動:這倒也是個不錯的商機。說起來,他們村子里祖祖輩輩以來一直務農,如今很多年輕人守不了那一畝三分地,大多數男人都外出打工了,也有幾戶人家在拉網搞花螺等貝類的養殖,還沒聽說有人養過牡蠣。目前看這個烤牡蠣的受歡迎程度,這個時候開養殖場,至少銷路肯定是不愁的。
這么想著蘇爸也上了心,帶蘇妍去吃完正經午飯后,就一路打聽到了水產公司的地址。找上門去咨詢這個事情。
水產公司的負責人程暉一聽是咨詢關于牡蠣養殖的,親自出面接待了蘇爸。水產公司還真有推廣牡蠣養殖的打算,只是目前剛過理論階段,育好了苗,正打算今年開始試驗實施。這個項目是程暉一手推行的,他對于蘇元揚一個普通農民能同時窺得商機十分驚訝。
談了一個下午,程暉最終決定同蘇爸合作,把培育的一半的牡蠣苗賣給蘇爸并提供基礎的技術支援,條件是牡蠣可以收成后,要優先賣給水產公司。
可以預先找好銷路,對蘇元揚來說當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只是要買那一半的牡蠣苗需要的錢也不是小數目,他身上沒有帶這么多錢,于是與程暉說好先把合同簽了。
簽了合同之后,水產公司給了蘇元揚一本厚厚的技術手冊,接下來只要選好養殖場的地方后,帶著錢過來就可以把牡蠣苗拉走。
晚上回去蘇元揚跟李婉貞談起今天的事情,李婉貞也有點興奮。當初剛結婚時蘇元揚舍不得新婚的她,沒有跟村里的小伙子一起外出打工,她心里還挺高興的。但慢慢她就明白,在家里光靠老實務農,是沒有什么前途的。蘇元揚也一直在想著有沒有什么項目,是既可以不離家又能掙到錢的,一直沒什么好的主意。加上這一年家里又添了蘇愷,雖然目前孩子們還沒有上學,還沒什么大的負擔,但長此以往肯定不行。以后等姐弟倆上學了,開支漸漸變大,他們存的這點錢就不怎么經用了。李婉貞已經在考慮如果今年蘇爸還是沒想辦法的話,就讓他跟李素梅的男人蘇文興一起外出打工了。
李婉貞雖然是個老實人,但見識還是有的,不然蘇元揚也不會單單中意她,就算家里反對也一門心思要娶。她也覺得蘇元揚這次的想法可行性很高。
兩夫妻商量妥當后,接下來的幾天,蘇元揚除了忙著和村長一起去采購村里路燈的材料之外,就是一門心思考慮著開養殖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