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忘不了那個院子,更忘不了在院子里的她。
――題記
十一歲前,我和哥哥一直與奶奶住在那個院子里,也就自然忘不了她了。
奶奶是最愛玩麻將的,還記得她第一次半夜出去玩的那天。在夜里,不知為何就從睡夢中驚醒了起來,手摸了摸一邊總覺得少了些什么東西似的。又迷瞪了一會,才終于發現奶奶已經不見了!
我沒有想什么其它的可能,就趴在窗戶上望著大院子哭,就算是哭得眼紅,也是不會結束的。無論誰來也沒有用,爺爺更是急得厲害:“哎呦!小祖宗呀!可千萬別哭了呀!”我壓根沒理會他在說什么,而且就算是理會了我也完全不想知道他在說什么。他就一直哄我,而我就一直哭……
過了不久,奶奶可算是回來了,我呢也終于是停止了哭泣,奶奶進門沒有先來同我說話,而是去吼爺爺:“六驢!你看我倆乖都哭成啥了!”好像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似的,完全沒有機會辯解。爺爺只好是啞巴吃黃連蓮有苦難言了。
第二天的夜里,又有人叫奶奶去玩麻將了,只不過她性子倔,說什么也不肯去,人家也只好在說了些客套話后走了。爺爺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一旁的奶奶,說:“金伶,你出去吧!我估計二寶這次不會哭。”
“你竄遠遠的去吧!你瞅我臭小們,昨哭的!”
爺爺笑了笑,在奶奶耳邊不知說了些什么……
“二寶,一會兒奶奶出去玩會兒,你跟哥哥,和爺爺先睡,別哭哈!”
我點了點頭。奶奶就一步一步地向院子里走去,還時不時地回頭望望我,嘴里也不停地嘀咕著。我趕忙給她拉開院里的燈,然后就趴在窗上,朝院子里的奶奶招手,直到看不見了她的身影,才回到被窩里去……
然而,那一夜我果真未哭!
兒時,村里所有的孩子們,沒有一個不羨慕我家的那個院子。院子里長著兩棵大香椿樹,到了季節我們就可以用鉤子,抅香椿,搓了搓灰就往嘴里塞。再后來,奶奶讓爺爺在兩棵樹中吊了個馬鞍,當秋千。同學們知道了,就成天晌午往我家里跑下午才回去,奶奶喜歡小孩子們,于是便刻意把飯多做了些,我們最饞奶奶做的肉餡餅了,每次一個人可以吃下兩大張呢。也不知是誰傳開的,說是我奶奶會做披薩,有時在家里坐著,都有同學的母親來問:“六嫂,來教教我那披薩咋做的!”
每逢春節,小姨和父母他們都會回來,那也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天蒙蒙亮爺爺就在院子里放掛,掛放完了,奶奶也就該起來了,把早就備好的甜餅翻了出來。奶奶知道我愛吃油面夾子,就挖了碗油面,給我做,還特意把他們擺在了我跟前。
即使奶奶疼我們,但年飯是絕對不能先吃的,向來是奶奶先動筷,我們才敢吃。只不過想讓她動筷可真的是容易,拜了年,再要個紅包,她就開始吃了,但往往只吃一口,就離開了座位。
到了黑夜,我們會去院子里放煙花,那時的小姨還未出嫁,她又喜歡我們,就帶我們在院子里玩炮,她怕火更怕我們玩火,就讓我們點了支香再燃。女孩子是喜歡那些花里胡哨的東西的,滴滴金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她的最愛。我們那里天氣冷,年夜雪又大,在雪里玩是絕對美的,奶奶則負責給我們照相。小孩子不禁夸,燃過滴滴金后,竟然有膽子去放“二體響”“大麻炮”還要求奶奶同我一起去看,當然偶爾也會把在院子里掛的燈籠打下來,不過我卻一點都不慌張,奶奶說了!過年,不能罵我!于是,父母他們也就都沒說我了。
那個夜的院子里總是紅亮亮的,而在那個院子的夜里,我們也總是喜咪咪的。
直到現在,那個院子里所有的東西都變了,架秋千的樹不知何時被砍了一棵,拉車的馬也早就賣了,就連小姨,如今也已經出了嫁,但我卻知道,知道在那個院子里有人未變!
說明
《那個院子》主要講述了“我”從孩童時期,到如今,在那個院子里與奶奶發生的一些事,流露出對童年,對故鄉,對奶奶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