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演之后,爾嵐開始準備投資協議,為了不影響公司的股權架構,為這些個人投資人準備有限合伙公司參股。其實一般這個階段是不接受個人投資人的,都是找機構投資人。但是張總覺得機構投資人流程多時間長,他也不想放棄現成的投資人。所以爾嵐專門幫他設置了風險隔離,只要有限合伙的GP是張總控制的,這個股權不會有變化。個人投資人是協議都無法約束的,他需要資金了,就立刻會來拿,不管你的流程和法律約束。所以很多公司怕麻煩,不肯接受個人投資人。所以在處理個人投資人入股的事上,關于合規還有風險控制上,爾嵐和張總發生了不小的分歧。恰好有兩個投資人準備入股。
一個在辦公室里單獨談的,協議都沒簽,直接把投資款分兩次打到張總個人銀行賬戶。爾嵐暗示了幾次,讓張總把手續補齊。張總充耳不聞,裝傻充愣不回應。不簽協議拿到這筆錢,有匯款憑據,可以當成借款處理。個人借款不超過銀行利息3倍,那是每年年化接近13%。這太高了,又不是小貸。但是他們相談甚歡,就這么草草完成了投資流程。爾嵐一看木已成舟,就不提什么建議了,借口工作先離開了。這就為以后埋下了隱患。
另一個投資人就謹慎的多,他們是夫妻兩人一起來的,投資500萬。他們詳細的問了流程和手續,還有相應的條款和風險。爾嵐非常耐心的把具體情況一一介紹了,把投資協議也發給他們看了,包括5年后不上市進行全額回購,都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們兩人回去要商議一下。第二天下午1點左右,投資人打電話給爾嵐,還是想再確定一下風險控制和退出的問題,爾嵐又解釋了一遍,他們確實明白了。大概2點左右,他們的500萬到賬了。
路演之后,張總的投資款已經到賬1000萬。爾嵐也在等張總給他結算顧問費,有趣的事情來了,張總認為這些投資人是他自己組織的,與爾嵐無關,所以沒有顧問費。
現在討論已經沒有意義了,融資款到賬,除非打官司,否則是拿不到顧問費了。
爾嵐很清楚張總這是要賴賬了,但也沒必要撕破臉。爾嵐想說,就這點融資款就這樣,眼皮子太淺了。
爾嵐和公司的工作人員第二天就撤出張總公司,后期就不需提供駐場服務了。可以集中精力跟另外一家客戶了。她也沒有說破,因為張總對外說爾嵐是公司的人,要是知道爾嵐是外協人員,會對他公司的實力產生質疑。爾嵐選在周六把辦公區的東西全部搬回自己公司,周六來加班的人很少,也沒有幾個人看見,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之前找的另外一家擬上市公司是做精密零配件加工的。他們家以前是做原材料加工,他就是典型的富二代。他是典型的江浙人,講話慢慢的,但是一般態度都不太溫和,不怒自威。公司里的都怕他,他經常會發脾氣。爾嵐后來才知道他酗酒,平時真的看不出來。就是感覺有時候他情緒不能自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