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回避衰容。問公何事,不語書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來庭下,光明如箭,似無言、有意傷儂。都將萬事,付與千鐘。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兵哥哥,你一直很健康快樂,每天都陽光燦爛,給小妹的感覺,你就是一個感情細膩,內(nèi)心豐富,收藏銳氣,內(nèi)斂不張揚,干好自己的工作,照顧好自己的家庭,處理好各種關系,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態(tài),積極探索新生事物,努力讓自己跟上時代發(fā)展步伐的一個人。這么多年你始終都是早睡早起。每年單位查體,你比同齡人都健康,沒有咱們這個年齡段該有的疾病。哥哥,你為什么還是把小妹丟下,自己匆忙的走了呢?我實在接受不了啊。別說咱是著幾十年相依為命的夫妻,就是一個普通朋友,咱倆也會感到惋惜呀。
哥哥呀,你讓小妹如何度過這慢長的秋風秋雨秋霜秋寒呢。我的心像油煎一樣,分秒難熬日長似歲啊。你曾說過,世上的酸甜苦辣,小妹只吃了他人未吃的苦辣酸,沒嘗過一絲的甜,小妹是在五味雜陳中度過的學生時光,往后的路,哥哥會一直陪伴你走,直到白頭偕老。
你對小妹的許諾從未改變過,對我的呵護風雨無阻一切如初。為什么我唯一想要的白頭到老,你沒有做到啊?是誰突然把你從我身邊拉走的呀?咱倆并肩坐著呢,你為什么不叫我一聲呢?為什么不拽我一下呢?那怕是你抓我一把也行啊,你就這樣毫無征兆地悄悄離開了我,你的決絕讓我無法原諒自己,我該時刻都和你面對面手牽手才對,那樣我就能把你拉住不讓你走,直到今天,你仍然還和我相偎相伴。
哥哥呀,你的走,是不是又是你早就設定好了的呀?就像你讓我去京師大報到一樣,你害怕看見我分離時的淚,害怕你和我離別時的痛,你就設定了那樣的一個離別場景?你把所有的舍不得,接受不了的分離苦難舍情,都設想過很多次了吧?你才決然在我轉身的一瞬間,悄然離去呀。
哥哥,你想過小妹嗎?想過我接受不了這樣的離別嗎?想過我會不會也隨你而去呢?
也許你都想過,也許你會說:“我會在另一個空間,另一個世界守護著你,我不會讓你隨我而來的。我走了,你得照顧家人,照顧子孫啊?你每年的清明節(jié),還要到四位父母的墓前祭拜他們,替我行孝啊。”
哥哥呀,那年那月那天,天剛蒙蒙亮,你就來到京城,在咱倆沒有約定時間地點見面的前提下,你僅靠咱倆相知相惜,心心相連的心靈感應,你就堅信,我的小妹一定在這人群中,她一直期盼著我的到來,她會默默的想:“哥哥,我知道你一定會來,小妹在這里等著你。”所以,你下車后就直奔天安門廣場,在人頭攢動比肩繼踵的廣場上找到了我。
也是那天晚上,恩師和小高國民他們來京城看你,咱們決定暑假中,去看望你連隊上前線打仗的官兵父母。暑假的第二天咱們就起程,第一站就去了廣西衛(wèi)東的家。
桂林山水甲天下,美景如畫如夢如詩的佳話廣為流傳。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把桂林山水用畫筆渲染成仙境,多少滿腹經(jīng)綸的詩人,把廣西山水,揮毫潑墨成詩卷,使其流傳千古。
這里,山地占全省面積百分之六十二點零五,丘陵占百分之十四點四九,喀斯特地貌特性極強,十萬大山等山脈分布廣泛,有平原盆地和中國第二長河岸。
衛(wèi)東家在桂東高山集中的地區(qū),居住在山崗上。從山下往山上看,云騰霧繞猶如仙境。
四十年前的仙境之路,可不太好走。山上大都是原始叢林,植被茂密覆蓋率很高,路徑崎嶇復雜多變,也有斷崖式無痕小徑,讓人防不勝防。
上午八點,咱倆和小高國民咱們八個人,按照衛(wèi)東留下的地理位置圖,找到了去他家的那條山路,當咱們登上一座山峰時,剎那間烏云密布,天色暗了下來,仿佛已是落日黃昏,淅淅瀝瀝下起了小雨,本就潮濕難走的小路,頓時變得濕滑無比寸步難行。艱難的走出一小段路程,天空閃電如晝,雷震耳鳴,瓢潑大雨傾盆而瀉,在海拔千米的山峰上,咱們都感到頭暈憋悶舉步維艱。
哥哥說:“這種突發(fā)天氣,一會兒就過去的,先停止前行,等大雨過后再尋路向上攀登。”
“是。”
八個人冒著大雨依靠在山石上,任其風吹雨淋一動不動。我瞇著眼睛,雙手合十念叨:“南阿彌陀佛,蒼天庇佑。”
你們規(guī)劃著下一步的路線,大家等待著老天爺?shù)木祛櫋?/p>
十分鐘后,大雨停了,烏云退了,滿山遍野清新如洗,太陽從云朵中,不時的探出頭來問候一下咱們。
哥哥你說:“小高岳西,咱們把衣服脫下來,到溪流處清洗一下,后面的路還很遠,不然,再登高到海拔盡兩千米時,空氣稀薄潮濕,身上會起疹子奇癢難忍。”
“是。”
我沒有說話看看哥哥,你微笑著抱起我轉到山石的另一側,從包里掏出你早就為我準備好的連衣裙和衣服,你知到深山里的天氣陰晴不定,隨時會暴雨如注,你把咱倆的衣服,用塑料布包裹的嚴嚴實實,就不會被雨水打濕了。你把連衣裙套在我身上,幫我脫掉被淋濕的衣服,再給我換上干凈的衣褲和膠鞋。
“我夫君真好,嬌妻愛你。”我抱著你親了一下。你嘿嘿的笑著說:“小調(diào)皮,郎君舍不得讓你跟著我一起遭罪啊,光走路你就夠累了,我不能再讓你穿著濕衣服難受呀?嗯?”你用手刮了一下我的鼻子又說:“愛妻放心有我呢,來喝上葡萄糖。”
“嗯。謝謝你,我的愛人。”我笑著撲向你的懷抱,你雙手迎接住我,高高的舉起我說:“愛人啊,你夫君的身上是濕的呀,等會兒我換好衣服再抱你好嗎?”
“好。”
咱們都換好衣服,在山澗的溪水中清洗干凈擰干水分,找一根竹竿把衣服穿起來扛著。你背著包扛著咱倆的衣服,牽著我的手繼續(xù)上山。
經(jīng)過一道又一道山梁,爬上一個又一個山峰,繞過一條條彎彎的小河,跋山涉水徒步四個多小時,衣服也干了,咱們收好衣服,來到衛(wèi)東家門前。
他家住在山前面,海拔一千九百多米的山崗上,這個山崗住著十幾戶人家,每家的房子都是依山而建,房子挺好院子很大,但不是很規(guī)整,家家都是按照地形修建的院子。高高的院墻用石頭砌成,油黑漆亮的木制大門厚重結實,兩扇門下的兩個門墩上,精雕細琢著花鳥圖案,更是考究雅致。木門上中下有三排門釘,一對圓形門鈸,分裝在兩扇門的中間,顯得格外氣派。大門朝南,開在院子的東南角上。
小高帶著衛(wèi)東和全連戰(zhàn)友的合照,還有二十九個戰(zhàn)士,跟著連長和恩師復課的合照。
連長手中拿著衛(wèi)東親筆寫給他父母的信。信上寫到,“爹媽,我連長和嫂子,還有我的戰(zhàn)友高民書方國民,岳西坤畔威俠等戰(zhàn)友,會到咱家去看望二老,他們都是兒子的恩師,是最好的兄弟,是戰(zhàn)友,更是親人,望父母大人賓禮相待。”
小高輕輕叩門,沒人應聲。
“小高你握住門環(huán),輕輕敲擊門鈸,聲音會傳的更遠一些。”
“噢,連長,我懂了。”他拉起門環(huán)輕輕敲了幾下。“連長,還是沒有人應聲啊。”
“他家院子大可能聽不到,再敲幾下試試。”
“好的。”
小高又敲擊了幾下,就聽到院子里有腳步聲。
“連長,有人向門口走來了。”
“是的。”
隨之就聽到抽開左右門栓的聲音,緊接著一聲吱呀響起,大門拉開了一半,門里面站著一位五十多歲的大叔,他雙手緊緊扣住兩扇大門,像是隨時準備關門的架勢。
“請問叔叔,這是衛(wèi)東的家嗎?”
老人家立刻緊張起來問:“你們是部隊的領導?衛(wèi)東出什么事了?”
小高將照片遞到老人家手上安慰道:“叔叔放心,衛(wèi)東沒出任何事。這是我們連長和嫂子,今天過來看看你老人家。”
“老人家,我們來走訪一下,有什么困難或需要幫助的我們幫你解決,減少戰(zhàn)士們的后顧之憂。請問您是?”
“我是衛(wèi)東的父親。”
“噢,這是衛(wèi)東的親筆信,你老人家請看。”
老人接過信件認真地看完后又看看照片,“噢,你是連長?是衛(wèi)東的復課老師?你們都是衛(wèi)東的戰(zhàn)友和同學?快請進,來家坐。”立刻把大門打開。
“好的。”
進門的迎門墻上畫有一棵迎客松,墻根下種的玫瑰含苞怒放香氣撲鼻。墻后面栽種著一株葡萄樹,爬滿了用木頭搭建的棚架,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懸掛在架上,晶瑩剔透蘊含著夏日的活力。順著一條一米多寬的石板路往里走,路兩側種的是各種蔬菜,不規(guī)則的地方種植的花草盛開芬芳馥郁。周圍的院墻根處栽滿了果樹,有的花開正艷有的碩果累累,整個大院生機盎然果香四溢。
我們來到堂屋門前,門臺下左右兩邊各栽有一棵石榴樹,被太陽曬得滿臉通紅的石榴,像燈籠一樣掛滿了兩棵大樹。屋檐下兩米寬的長廊上擺放著實木雕花茶臺,前后左右放有六把圖案相同的椅子。八十年代初很少見到這種精致奢華,古樸典雅高端大氣,傳統(tǒng)手工雕刻的茶臺和座椅。
連長念叨著:“這個家的文化氣息濃厚,是個溫馨幸福美滿的家庭啊。”
“連長,你請上坐。”
“叔叔,長幼有序,在你面前我們不敢造次,請你上坐。”
“遠者為客,還是連長你坐。”
“不可不可,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不可顛覆,還是老人家你坐。”
“進了一家門,就是自家人,好,我先坐,請喝茶。”
“謝謝。”
小高岳西,從另一張茶桌邊搬來椅子坐下。
連長問:“老人家高壽?”
“五十八歲,馬上就六十了。”
戰(zhàn)士們說:“叔叔看上去很年輕,身體真好。”
“身體還好沒什么大毛病,每天還能干農(nóng)活,也會給鄰里百舍幫忙打石頭蓋房子,還能再干幾年。”
“家里安排的有條不紊,樣樣俱全很方便啊。”
“是啊,家是一家人團聚的地方,是一輩子都離不開的窩,一定得收拾利索才行。”
“老人家說的很對,現(xiàn)在家里還有幾口人?”
“大兒子結婚了,孫子讀初中了,兩個女兒出嫁了,衛(wèi)東去參軍報國,家里就剩我和老伴了,那邊的五間房,是大兒子兒媳婦孫子住的,我和老伴住這邊三間,雖然住在一個院子里,但是我們各過各的。”
“噢,和兒子住一個院子,早晚有個照應,很好。”
“是的,兒子也很孝順,有些我們干不動的活,他都幫著干。”
“我相信,從我見你第一眼起,我就感覺到叔叔是個知書識理的人,你的理性思維和智慧,是孩子們的老師和榜樣,衛(wèi)東在部隊是個好戰(zhàn)士,他入了黨,還復習功課考軍校,是個有理想的好孩子,這些都是受你的熏陶而來啊。”
“謝謝連長,衛(wèi)東來信說過,是連長和連長夫人各方面幫助照顧他,他才提高進步的這么快,你們夫婦對孩子這么好,我十分感謝。”
“老人家不要這樣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目前家里有什么需要我們幫助的嗎?”
“沒有,我們雖不是大富大貴,但是也是這一片比較富裕的家庭,是一個大家族,我們還不算老還能干活,連長放心,家里沒有任何困難。”
“老人家,有什么心里話,一定給我們說啊。”
“沒有別的只有感激感謝。東兒讓你操心了。”
“應該的,衛(wèi)東各方面都積極上進,你放心,他會有成就的。”
“是你們培養(yǎng)的好。”
“客氣了。上山攜帶東西不太方便,我們帶來了五百元錢的慰問金,請你老人家收下。”
“這個我不能收,萬萬使不得。”
戰(zhàn)士們說:“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請叔叔一定收下。”
“是啊,老人家你就收下吧,不然我們的心里過意不去啊。”
連長把紅包雙手遞到老人家手中。
“我恭敬不如從命了,我收下。”
“老人家,這是我們的聯(lián)系電話地址和姓名,有事你就打電話或?qū)懶沤o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來看你,幫助你解決的。”
“好的,我記住了。”
“我們告辭了。”
“吃飯再回去嗎?下山要好幾個小時呢。”
“不吃了,趁天早我們得快點下山,再到別的戰(zhàn)士家去看看。”
“叔叔再見。”
“連長,請你等一等,時間緊不吃飯,帶點路上吃總可以吧?”
“不用了。”
老人家端出一筐煮熟的糯玉米和大粽子。
“連長,這么熱的天,不吃東西怎么能走得動路呢?粽子不容易酸好攜帶,這是糯玉米,女孩子都喜歡吃,你帶上吧,路途遙遠餓了就吃點啊。”
“謝謝老人家,我們帶上。”
“我用布袋裝起來哈。”
“好,我聽你的。”
“哎,這才是一家人啊。”
大家都嘿嘿地笑起來。
“老人家保重。”
“哎,放心吧,慢走啊。”
“嗯好。”
咱們下山后找到旅館住下,已是晚上九點多鐘了,也只好等到天亮后,再坐車到三百里外,看望子平的父母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