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只有真正深入學習以后,才會到這句話的含義,不是被它熬到猝死,那便是涅槃重生~
欲哭無淚,從來沒學過這么厚的書,12年的教育學科加起來都沒有現在多。
抱著書的手有點發虛,這個時候手機又嗡嗡響,奈何只能金雞獨立靠大腿來支撐書本的重量。
來電顯示張老師,張老師在醫學界赫赫有名,又是X城頂級附屬醫院婦產科主任,我們書本的編輯者她便是其中一個,難道是我的論文沒過?戰戰兢兢接了電話
“張老師,您好!”
“藍寧,你現在還在學校嗎?”
嗯?不是論文,“在的張老師,我能幫您什么?”
“我的助理醫師請了一個月的假,我門診需要助手,我向醫院申請了實習名額,你愿意來嗎?”
哇~跟著張老師實習,這是別人想都不敢想的
“張老師,我愿意,我愿意。”生怕張老師聽不真切。
“好,明天見。”聽著電話里的忙音,我還覺得有點不真實。
好開心啊!
第二天早早就起床拿著提前準備的物品出發,一路還是暢通無阻,到張老師門診她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了。
“不好意思借過一下。”看著一個個孕婦,我的動作都變得小心翼翼。
“張老師,我來了。”張老師抬頭看見我那刻,眼里有了光。
“藍寧,快,幫我把患者安排好。”我換著白大衣把患者安排到走廊長椅等待,如果有不舒服隨時叫人。
我坐在張老師身側,看著她給患者開檢查單子,看單子,我只能幫點小忙,測血壓、宮高腹圍等等,張老師依據整個產檢過程判斷患者情況。比如注意糖類攝入,按時吃藥,2周復檢,多運動…
眼見太陽落山,張老師的門診還排著很多患者,“張老師您喝水,需要休息一下嗎?”
“不了,把剩下的患者看完,明天住院部大查房,還有幾臺手術,明天不出門診。”終于知道張老師為什么被患者愛戴,憂病人之所憂,想病人之所想,這樣的大夫誰不喜歡。
下班時已經很晚,實習第一天的經歷就這樣結束了。
第一次參加醫院大查房,浩浩蕩蕩的白大衣死神都怕的氣勢,張老師走在最前面,挨個病房查看病人,主管大夫匯報病人情況,匯報手術患者術前檢查結果及準備情況。
查房期間走廊里傳來一陣哄鬧聲,“你們不要逼我好不好!”走廊站了一群人,中間一個披著頭發穿著睡衣的女人蹲在地上,她雙手抱頭哭泣,主管醫生立刻上去把她扶起來,看向她的家屬,“她剛生完孩子,這是干嘛?”
一個年紀60左右的女人站了出來,“你們評評理,生了孩子不喂奶,非要孩子喝奶粉,一說還哭,我孫子還哭呢。”說完還朝女人瞥了一眼,不用說這就是婆婆了。產婦站在人群中,臉上掛著淚痕,面色憔悴,眼神不聚焦,這時候一個30左右的男人從病房走出來,皺著眉頭,“鬧什么鬧,丟不丟人。”
“病人家屬產婦生完孩子體內激素紊亂,情緒波動,您們應該多關心。”主管大夫沖著家屬說道。
“哪來那么多產后抑郁癥,凈糊弄人。”男人不屑地扭頭就走。
大家開始議論紛紛,有的指點這家人沒良心,有的是看熱鬧,有的覺得這家人大驚小怪,七嘴八舌,走廊里圍過來的人越來越多,護士長讓人疏散大家。
“快攔住她!”隨著聲音未落,窗戶的撞擊聲響徹了整個走廊,那個產婦在眾人面前跳下去了,沒有一絲猶豫,大家亂作一團,有人跑下樓,有人跑向窗戶,我用手捂住嘴巴,第一次的實習像是在我心上重重一擊。
那個男人從病房跑出來趴在窗戶上痛苦的哀嚎著,那個老婆婆靠著墻壁滑倒地上,嘴巴里自言自語,雙眼瞪著窗戶,人群里,男男女女,有的男人看見這樣場面把身旁的女人抱在懷里,有的人被拉回病房,我不敢想象窗外地面是怎樣的場面,走廊里充斥著男人的哀嚎和孩子的哭聲。
女人被送進搶救室,女人的父母趕來,在搶救室外哭了又哭,哭老天的不公,哭自己女兒瞎了眼,哭他們是殺人兇手。哭完又跪在地上求求老天救救她的女兒,她愿意用十年壽命抵命。警察盤問了一個又一個,一遍又一遍,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是否有挑唆,是否指示,是否故意。
“一會警察盤問,不知道的不要說,不要引導,不要猜測,只說自己看到的就可以。”張老師在我耳邊輕聲說。我知道她的意思,也知道我們說的話更具有影響力,我從未與警察打過交道,心里還是有點緊張。“別害怕,他們只是例行公事,我們提供我們知道的即可。”張老師撫摸著我的背安慰我。
歷經四個小時的時間,女人還是沒有搶救過來,一襲白布掩蓋,搶救室外的痛哭流涕,搶救室暫停的時間數字,醫療垃圾箱里的輸血袋,帶有血跡的搶救工具,都在證明著那個嗷嗷待哺嬰兒的母親存在過這個世界上。
那一家人第二天辦理了手續,之后的處理是怎樣沒人知道,人都走了,留給這個科室的是沉重的,張老師安撫著其他患者,在科室也下達了一個新指示,每一位來產檢的產婦和家屬都要普及如何做孕期、產后心理疏導,科室還專門成立了孕產婦心理門診。為每一位孕產婦保駕護航。
又有新的生命誕生了,一聲聲啼哭,母親懷抱著新生兒,父親用大手抱著媽媽和孩子。
“不用怕,我都在。”
“不用怕,我們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