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的活動很快就結束了,但活動帶來的影響長久不散,每個人都在討論這場活動,那三天的煙火,烙印在每個人的心底,哪怕多年后回憶起來,也是那么燦爛美好,如同做了一場瑰麗奇妙的夢。
時間如白駒過隙,眨眼間已經過去三年了。
這三年來,楊家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楊家村已經改名為喜樂鎮了,周圍幾個村子整合成了一起,寬闊平坦的大道從這里修到了西山外,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馬車趕向喜樂鎮。
“前面就是喜樂鎮了,嚯,這道路可真寬啊!”
“那是,你也不看看有多少車輛往來,路窄了能走下嗎?”
“修這么寬的路要不少錢吧?喜樂鎮的鎮長真厲害!”
“哪里呀,這路是喜樂鎮的席老板掏錢修的,跟那些官老爺沒關系!”
“席老板?就是天外來客酒樓的席老板嗎?”
“對啊,你也是來天外來客酒樓吃飯的嗎?”
“對對對!席老板的名聲如雷貫耳,誰沒聽說過天外來客酒樓啊!多少人做夢都想來吃一回那里的東西!”
“天外來客的飯菜吃過后,就再也吃不下別的東西了,因為太難吃了!”
“聽說不少達官貴人都想請席老板去自家做飯,但席老板說過,他一輩子都不會離開喜樂鎮,可惜啊!”
“席老板留在喜樂鎮才好呢!否則我們哪有機會吃到那些又好吃又便宜的美食?多趕幾天路又算得了什么?而且喜樂鎮還有其他好玩好吃的地方,來一次也不虧!”
“說的也對,天外來客酒樓真對得起這個名字,也不知道席老板是怎么做的,那些東西怎么能如此美味,難道席老板真是神仙不成?”
“哈哈哈哈,席老板要真是神仙就好了,我們就能一直吃下去了!聽說今秋席老板推出了一道新美食,名叫火鍋,每日需要搖號才能買到呢,我得跑快點!”
“哎,你這人怎么說跑就跑!等等我!”
“快快,我們也得跑起來了!”
剛剛還談笑的幾個人,突然你追我趕跑了起來,誰也不肯讓誰,周圍的人見怪不怪的樣子,沒辦法,誰讓天外來客酒樓的飯菜實在是太好吃了呢?你問他們為什么不跑,因為他們幾天前就排隊吃過了!
喜樂鎮高聳入云的石門招牌就立在原來楊家村的村口柳樹橋的位置,兩邊的柳樹也都還在,比起三年前,更加茁壯了。
兩年前121就把胖嬸的房子買了下來,建成了一座三層的豪華酒樓,起名為天外來客,也算是一語雙關吧,對于這個世界來說,不管是121還是清無,確實都是天外來客。
天外來客酒樓建造的很大,中間旋轉向上的樓梯連接三層,一樓左側賣的是各種糕點小吃,右側賣的是各類酒水果茶和冰飲,旁邊擺了桌子板凳,可以堂食,也可以坐著聊天。
二樓和三樓就是顧客吃飯的地方,有包廂,也有屏風隔斷的空間,自行選擇,每個桌子上都有用竹片做成的菜單,價格和菜品一目了然,不認識字也沒關系,每道菜都有圖片,是121特意繪畫出來的,圖片與實物非常符合,想吃什么直接告訴伙計就好了。
店里的伙計基本上都是原來楊家村的青壯年,楊朝和楊鋒作為老員工,現在是酒樓的管理層人員,分別負責二樓和三樓,月錢當然也是水漲船高。
酒樓建好后,需要的人很多,周玲也被121招了進來,現在是后廚的首席廚師,月錢比楊朝還多。一開始太奶奶也在后廚幫忙了一段時間,因為她做飯真的很好吃,不過太奶奶年紀大,做飯又累人,清無不舍得讓老人家太辛苦,所以太奶奶把廚藝教會周玲后就不做了。
太奶奶轉而被121安排在一樓中間位置,那里設置了一個圓臺,酒樓一旦有新品上架,就會在那里提示,還有一些天外來客的贈品,想要的也可以去領取。
至于清無,兩年前121正式收清無為徒,表示清無是自己的接班人,天外來客酒樓以后會交給清無管理,不知道羨煞了多少人。
為了讓接班人的身份有理有據一些,清無特意設計了一出救命之恩的戲碼,成為了121的救命恩人,因此大家才能理解121為什么會對她這么好,為什么會把酒樓交給一個非親非故的小姑娘。
楊家一家子六口人,四個都在天外來客工作,家里的積蓄不可同日而語,兩年前重新蓋了房子,現在的楊家是一座三層的三進宅子,畢竟在天外來客酒樓的隔壁,蓋得太矮,豈不是在人家眼皮子底下生活了,那多尷尬。
蓋樓的不止楊家,整個喜樂鎮都是兩層以上的樓房,整潔有序又壯觀,這里自從整合之后,吸引了大量外來的商販,他們在這里安家落戶做生意,更別說還有原來的村民了。
自從三年前121組織的那連續三晚的活動后,以后每一年,從初一到初三固定成了活動時間,根據喜樂鎮的名字,人們把這個活動晚會叫做喜樂會。
每年的喜樂會都會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參加,所以鎮上最多的就是客棧,連辦三天的晚會,誰來了不想看完?尤其是每天晚上固定的煙花結尾,看多少遍都不夠,更別說其他活動了。
天外來客酒樓作為喜樂鎮的最大酒樓和招牌,是每年活動掏錢最多的人,鎮長和縣長見了121都合不攏嘴,哦對了,楊百成現在是喜樂鎮的鎮長,盡職盡責,做得很好。
兩年前原身的父母回來了,見到楊家村的變化震驚不已,尤其他們得知清無是天外來客酒樓的接班人后,動了歪心思,想讓清無把位置讓給自己的兒子,因為他們覺得清無是個女兒家,早晚要嫁人,那酒樓不就便宜了外人,還不如交給自己兒子。
結果當然是他們在白日做夢,且不說121不答應,就是太奶奶也不同意,楊百寬倒是認為自己兒子說得對,被太奶奶幾棍子打的不敢再說什么。
“酒樓是席老板傳給小清的,那就是小清自己的,誰都不許惦記!有本事你們自己也開一個,搶別人的東西,豬狗不如!只要我還活著,誰都別想欺負小清!再動什么歪心思,就別說自己是我楊家的人!楊家沒有這么不要臉的人!”太奶奶插著腰破口大罵,老太太在清無的照顧下,雖然年歲漸長但依舊精神矍鑠,口齒伶俐,把一群子孫罵得狗血淋頭,不敢言語。
經此一回,原身父母也不敢再提酒樓轉讓的事,他們在楊家村有自己的房子,楊家村整合以后,楊百成也給他們留著地方,不過是在很偏僻的角落里,楊海帶著妻兒默默留了下來,不再外出務工,他是個木匠,在喜樂鎮開了個小攤位,賺得比在外面多一點。
那個便宜弟弟,小小年紀,一臉的傲慢,講話刻薄,性子又不好,清無從來不搭理他,喜樂鎮的小伙伴們跟清無統一戰線,也都不跟他玩,反正他住的遠,大家也不常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