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浪漫細胞,讀文學的張叁叁絕對是細胞過剩。
沒想到100個話題清單只聊了20個,聊到第20個的時候已經接近傍晚6點。
面對這種說不完話的情況,張叁叁既開心又著急。
于是浪漫細胞過剩的她竟然想到小區附近的浙江大學。
以訪客的形式預約,就可以進入浙大校區。
不過張叁叁沒有去過高等學府,于是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周青山。
“我們去浙大附近吃貴州烙鍋吧!然后看看能不能進浙大散會兒步。”
“可以啊,浙大就在你這小區附近吧。不過貴州烙鍋是什么?我沒吃過。”
“你之前不是說同事經常出去吃飯嗎?還會覺得杭城沒有美食,要去上海呢。”
“我們這些老古董吃的都是炒菜一類的。這些美食確實沒怎么接觸!”
“那就這么辦!”收拾收拾,張叁叁就帶著周青山去今晚的目的地。
學校附近的餐飲店大多是學生,在這里吃飯,會有兩種體驗。
一是感覺自己也像學生一樣,有大學的感覺。
二是感覺自己格格不入,很像逃離。
很顯然,張叁叁是一,周青山是二。
張叁叁畢業一年,周青山大張叁叁五歲,也就是畢業五六年。
特別是從事公安系統的工作,見過太多事情,早已不像學生時代那般純粹。
而張叁叁還有些像大四實習的在校生。
等吃完晚飯,也順利預約到進入浙江大學的名額。
“好神奇,我們竟然還能在校園里走走。”
兩人同時發出感慨。
許多人去高等學府參觀,或是為了激勵自己,或是當作旅游景點,但周青山和張叁叁的眼里沒有高等學府,只當這是個普通學校,此刻的兩人,只是一對普通的校園情侶。
“上大學的時候,我們有運動校園,要求每個學期必須跑到幾公里,不然就沒有這部分的學分。”張叁叁路過操場的時候,主動聊起大學的體育學分。
“你們這個操作很新奇。跑步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沒有跑到吐,教練就會叫我們繼續跑。”
“天吶,那你的體能是這樣練出來的?”
“那倒不是,小時候,你還住在我家對面的時候,不知道你有沒有印象,我媽每天都帶我出去跑步的。”
“我感覺你媽媽好厲害,帶你運動,然后很多次指引你。”
之前聊到初中的叛逆故事,知道周青山曾經差點跟著其他混混學生一起玩,是周媽發現后及時制止,這才有今天的周青山。
人生道路一旦走歪,即使回歸正途,也已經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
“你們上大學是不是選修體育課之類的?”周青山問道。
“對啊,我大一學的跆拳道,大二網球。”
周青山很是震驚,結合這些時間對張叁叁的了解,她有乖巧的長相,有趣的靈魂,社牛的體質,唯獨沒有體育細胞。
“寶貝你竟然會選跆拳道?真的看不出來。”
“那時候覺得學點跆拳道可以防身!結果發現,每天都在拉伸。”
想起那段下不了床的時光,上完體育課,只能仰仗江雨幫忙帶飯。
“網球不是我自己選的,是搶不到羽毛球,被迫選的。”張叁叁又介紹起另一個痛苦事件。
“寶貝,你會打網球,我也很震驚了。”
身邊有絡繹不絕的學生,他們抱著書匆匆走過,大概是去上晚自習。
遠處也有像周青山和張叁叁散步慢走的人,也像兩人一樣,握著手舍不得分開。
從大學的故事聊到高中的故事,又聊到兩人小時候的房屋。
真的很像一對校園情侶,在迫不及待地了解對方的過去,在未參與的時光里尋找重疊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