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梟生活在一個很小的村子,小到什么程度呢?那里可以走十分鐘就到村子的另外一邊。
村子小,發展水平也落后。小小的村莊中散布著許多小塊的田地,幾乎都是東一家西一戶的,只能勉強夠村子里的人生活。
秦梟家里有兩個孩子,他是家里的大兒子,今年十二歲,他還有個妹妹,今年十一歲。兩人年齡相差不多,可秦梟卻比妹妹更成熟,想必是因為家里窮吧。
每天秦梟要做的事情很多,大多時候都是早上挑水澆地,中午檢查地里的莊稼,待夕陽落山的時候,他還彎著腰在地里忙活。在村子里有不少與他同齡的孩子,面對那幫和他一樣的“童子軍”,他也會展現出自己孩子性的一面。
就這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一晃兩年,秦梟十四歲了。
這天,秦父秦母剛從鎮上趕集回來,用家里去年剩下的余糧換了些錢,算算這幾年換來的,也夠供家里的大兒子去鎮上讀書了,女兒的過幾年也該夠了。
想到過段時間兒子就要離開自己身邊,秦父秦母心里五味雜陳。
自己夫妻倆是農民,沒辦法給兒子女兒一個完美的家庭,就連孩子上學的錢都是家里省吃儉用換來的,想到兒子離開自己之后在外邊孤立無援,卻又無可奈何。
那能怎么辦呢,日子再苦,總不能苦了孩子吧。
秦梟這會兒剛回到家里邊,手里還提著一條不大不小的魚,那魚活潑亂跳地甩著尾巴,看來是剛剛抓到的。
看著爸媽坐在一起,滿臉嚴肅卻又無奈地談論著什么事情,便問了一嘴:“爸,媽,你們今天去趕集怎么樣了?”
秦父抬了抬眼看著兒子純真的臉,又看了眼妻子,還是說了出來:“小梟,爸媽打算送你去鎮子上讀書去。”
秦梟有些一愣,呆呆地看著自己的爸媽。
秦母像事先料到一般,緩緩說道:“小梟,你也年紀不小了,等你長大了,你總要出去闖一闖的,村子這么小,爸媽不舍得看你在這呆一輩子。”
“爸,媽,那我走了,你們怎么辦?”秦梟似乎在猶豫著什么,最后卻只說出這句話。
“不用擔心,你爸媽我們倆,在這呆了大半輩子,已經足夠了。”秦父秦母深深對視一眼,心有靈犀地笑了,眼底滿是幸福。
聊了許久,秦梟還是答應秦父秦母,去鎮子上讀書。傍晚,躺在簡陋涼席上的秦梟不知怎的,翻來覆去睡不著覺,腦子里全在想著去鎮子讀書的事,他不知道鎮子里是什么樣,那里的人怎么生活,讀書又是怎樣。
對于父母,他有些難以抉擇,他們為了他的未來,東拼西湊來的錢都給了他,希望他找到自己的出路,他想闖出一番事業再帶父母過上好的生活,卻又怕自己最終一事無成。
就這樣,胡思亂想中秦梟又迷迷糊糊睡著了。
待第二天,他和父母告別之后,帶上他裝著衣服的布包,毅然決然的離開了生活十四年的村莊。
坐著顛簸的三輪車,秦梟到了那個還算富足的小鎮,看了一眼,小鎮竟比村子里那些人說的還要熱鬧!
可畢竟是第一次到鎮上,多有不便之處,面對這熙熙攘攘的街道,秦梟有些不知所措。就在他準備到處走走看看運氣有沒有好得叫他能馬上找到學校的時候,一只小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肩。
“小哥哥,你遇到什么困難了嗎?”一個稚嫩的聲音從他身后傳來。
秦梟回頭一看,是個比他還要矮一個頭的小蘿卜頭。仔細一看,這小娃娃還挺可愛,難道鎮上的小孩都這樣嗎?
見秦梟沒有答應她,小蘿卜頭在他面前揮了揮手:“小哥哥?”
秦梟這時才回過神來,回答她的問題:“是...是啊,你知道裕陽中學在哪里嗎?”覺得自己這樣問有些呆,秦梟不由得撓了撓頭。
本以為這小孩只是閑著沒事想離開的時候,那小孩開口說話了:“我可以帶你去呀。”
小孩天真可愛的臉映在秦梟眼里,讓秦梟的眼睛不由得一亮:“太好了!!”這時秦梟激動的在原地一蹦三尺高,想著這回不用費功夫就能找到學校,自己運氣真好!
就這樣,跟著小孩走街串巷,來到學校大門前,在門口柱子旁,還寫著“裕陽中學”四個大字。
看著這樣對他來說高大上的學校,秦梟不由得一驚:“這學校好大啊!”
旁邊的小孩見他驚訝的嘴巴都合不攏,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覺得這個小哥哥呆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