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節結束后,各國使臣帶著滿滿當當的回禮回國,京城的熱鬧也暫時告一段落。
時光飛逝,冬雪融化,春意漸漸濃。
永安公主帶著冬梅向上書房走去,春天一到,她就迫不及待的褪下厚重的冬裝,換上春裝。
太監通報后,永安公主從冬梅手中拿來一個匣子,留冬梅在殿外,獨自進去了。
“父皇,父皇,快看看嬌嬌給你帶什么好東西來了。”
清脆悅耳的童音響起,皇上皺起的眉頭終于舒展開了。
“父皇,先休息休息吧。”
一連三日,上書房爭論不停,東北邊陲的魏國居然在半個月前突然襲擊我國,魏國并未公開宣戰,而是不停的騷擾周邊城池,像陰溝的老鼠一樣,令人厭惡卻又無法消滅。
永安公主從匣子里取出來一個畫軸,遞到皇上眼前。
皇上只好收起奏章,接過畫軸。
畫軸打開是一幅春景圖,柳條抽出嫩枝,一片翠綠的草坪,近處還有幾根剛剛探出頭的小草,半邊身子還在泥土里,仿佛能嗅到泥土的芬芳。
“嬌嬌畫工越來越好了,朕非常喜歡,這就命人掛在書房。”小女兒這是心疼他整天忙的沒有時間賞春景,特意將春景帶給他。
“要和萬壽節那幅雪松掛在一起。”
“好、好、好。”皇上輕笑,一天的疲勞好像一時間消失了。
永安公主爬到皇上懷里,食指一點一點的介紹畫中的每一處。
溫馨的畫面并沒有維持太久,安北將軍求見,永安公主懂事的告退。
永安公主出殿,冬梅連忙跟上。安北將軍進殿,不多時殿內傳出皇上的斥責聲。
鳳儀宮西側殿,兩個宮女一邊曬著書一邊閑聊。
“今年進京趕考的學子比去年多了不少呢。”
“這就大驚小怪了,年年都是這樣,學子一年比一年多。”
“今年比去年多的多呢。”
這個宮女小聲的爭辯著,也說不出到底怎么多。
永安公主悄聲走近,又猛的大聲問。
“你們在說什么呢,什么多啊少啊的。”
兩個宮女嚇了一跳,連忙欠身認錯,誠惶誠恐的模樣逗笑了永安公主。
冬梅上前替她們解圍。
“公主問你們話呢,仔細回話就行。”
“是。”左邊的宮女看了看永安公主,公主并沒有責怪她們的樣子,膽子也大了起來。
“奴婢聽采買的姑姑說,城門口進城的人突然多了起來,都排起了長隊,想必是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提前來京準備。”
“科舉考試也不是現在,這個時候來京城干嘛?”永安公主提起了興趣。
科舉考試一般在五月中,考生大多選擇在四月入京,準備一個半月,現在才三月初,不至于來這么早。
宮女不知如何答話,冬梅看了看她無措的眼神,無奈接話。
“公主,參加科舉的人一年比一年多,肯定會有人愿意搶在別的學子前面進京打點,這不就扎堆的來了嗎。”
永安公主覺得她說的有道理,但還是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但也只能點點頭表示認可。
兩人走遠后,宮女小聲嘟囔了一句,繼續曬書,不敢再多交談。
翌日,永安公主照常去皇后寢宮,卻見永樂公主低著頭小聲的啜泣,手帕一沾眼角就濕了一片,皇后在一邊安慰著。
“姐姐,這是怎么了。”永安公主快步上前握住她的手。
永樂公主擦干眼淚,調整了一下心情,才帶著哭腔解釋。
“陸公子要出征了,魏國這段時間以來一直騷擾東北邊境,給百姓們帶了很大的慌亂。”
春天正是農作物播種的季節,農民一年的辛苦耕耘開始的階段,因戰亂誤了農耕,也就動搖了農民之本。
“姐姐別太擔心,魏國區區小國,不敢太造次,肯定不敢正面對戰,只敢做這些偷雞摸狗的事情。”
永樂公主也明白這些道理,她的婚期定在六月,至今只有三個月的時間,未婚夫要在新婚前上戰場,她怎么能不憂慮。
“安北將軍也是想著景沉去東北掙點軍功,給你們的新婚錦上添花,姝兒你就安心備嫁,你父皇是不會讓他出事的。”
皇后拍了拍她的肩膀,給她無聲的支持與鼓勵。
片刻后,永樂公主在兩人的安慰下平復了擔憂的心。
“姐姐別把眼睛哭腫了,送別陸姐夫的時候模樣就不好看了。”永安公主打趣道,氣氛也變得歡快起來了。
永樂公主眼睛一亮,隨即又暗淡了下去。
“出不了宮,何談送別。”
“姐姐出不去,姐夫可以進宮啊。”
永安公主狡黠的眨眨眼。
永樂公主這才重拾笑容,萬壽節一別,兩人已經四個月沒機會見面了。
三人用完早飯,永安公主就帶著冬梅冬枝去上書房找皇帝。
半晌后,冬枝腳步匆匆,面帶喜色的稟報,陸公子明日晌午進宮請安。
永樂公主終于等到消息,頓時喜上眉梢,開始挑選明日的衣裳首飾。
第二日,永安公主陪著兩人用完午飯,就尋了個由頭出門了,留下互訴衷腸的兩人。
傍晚時分,永安公主終于能回來了,就看見紅腫著眼睛永樂公主,又是一通安慰耍寶,晚上還賴在內室不肯走,嚷嚷著要跟姐姐睡。
陸景沉一行人前往東北后,魏國安分了不少,但是難以將他們一網打盡,時不時的冒出來,或是破壞農田,或是點燃草垛,都是半夜行事,也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五月帶著夏天的燥熱來了,京城內仿佛處處都是學子,詩會、踏青、游園,年輕的學子們湊在一起,迫不及待的將苦學的知識展露出來。
溫度越來越高,永安公主也不樂意逛園子了,同姐姐們上完課就躲在宮里偷閑。
“他們又去城郊踏青了,怎么一天都不歇息。”
永安公主一臉羨慕,聽著宮女講宮外學子們的趣事。
這正是曬書時談論學子眾多的宮女,從前是負責殿內清理的,如今得了公主的青睞,專門打聽宮外的大小事給公主解悶。
“如今他們自稱京城七公子,流傳出來的詩詞歌賦得到了很多文官的稱贊。“
“什么京城七公子,我看是游玩七公子吧。”
永安公主撇了撇嘴,她整日關在宮里,除了上課就是逛園子,后宮的園子她都逛膩了。
宮女小雀待在公主身邊久了,也明白了她的心性,這是不能出宮玩,心里難受。
“公主,端午節要到了,不如向陛下請旨出宮游湖。”
永安公主若有所思,看了看小雀。
“三等宮女有個缺,你去跟文嬤嬤說一聲,頂了這個缺。”
小雀立刻歡歡喜喜的行禮謝恩。
永安公主說做就做,命冬梅取了一匣子糕點,兩人出門去找皇上。
不巧的是皇上正在德妃宮里,永安公主腳步一轉,去了皇后殿里。
皇后正在和永樂公主說著什么,見永安公主來了,紛紛停下話題。
永樂公主已經不和她們一起上課了,而是每日跟著皇后學習打理內宅庶務。
“母后,姐姐,你們有沒有聽說京城七公子。”
母女倆相視一笑,永安公主也開始打聽宮外的事了。
“他們七個啊,自然是聽說了的,還是眾多學子中的佼佼者。”皇后笑著打斷了永安公主往她懷里鉆的想法,“坐著說話,熱得很。”
她只好規規矩矩的坐在凳子上,又追問:“他們都是什么人啊,一天天的不讀書不上學,一味的到處游玩。”
“好像都是南方來的,他們的詩傳到你父皇耳里,還得了一聲夸獎。”
“母后,他們整天到處玩,不會膩嗎,御花園的一草一木我都看膩了,難道宮外的園子比御花園還好?”
永安公主不在乎他們詩文怎么樣,一步一步的提出自己的請求。
“你這孩子。”知女莫如母,皇后一下子就看清了小女兒的目的。“你羨慕他們在宮外游玩,他們還羨慕你生在皇宮呢。”
生為公主,一出生就享受了眾民的奉養,得到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失去一部分自由也是理所應當的。
“母后,端午節的劃龍舟比賽,我還一次都沒見過呢,姐姐們都隨父皇出過宮,只有我沒有出去玩過。”
永安公主抱著皇后的胳膊撒嬌。
“母后,哥哥姐姐們一起去,咱們也能熱熱鬧鬧的過一個端午。”
皇后被纏了半刻鐘,只好無奈的答應。
“我只跟你父皇提一提,你們能不能出宮,全看你父皇的意思了。”
永安公主歡呼,永樂公主也笑了。
“姐姐也去散散心,整天皺著眉小心長皺紋,姐夫肯定會平安回來的。”
魏國最近動作頻頻,在城門口叫囂著陳國人偷了他們的雞鴨,嚷嚷著陳國給他們一個交代,更甚之喊話打開城門,他們進城尋找丟失的家禽。
魏國沒有合適的理由開戰,陳國也不能出兵圍剿他們,只能這么僵持著,戰場如兒戲一般。
陳國貿然主動出擊,一頂強國欺弱國,強占魏國城池的大帽子扣下來,陳國邊疆多年的安定恐怕不保,一場戰爭中受傷的只有士兵和百姓,皇上想要和平,也就只能忍受著魏國奸詐小國的騷擾。
端午節,一行車馬從宮門駛出,三位皇子四位公主在皇上的允許下出宮游玩。
永安公主年齡小,皇后并沒有給她準備單獨的馬車,她和永樂公主共乘一輛馬車。
出了宮門,永安公主就迫不及待的掀開簾子,隔著紗簾向外張望,第一次出宮路上的一切她都好奇極了。
半刻鐘后,馬車行至清水湖,京城第一大湖,也是歷年大型龍舟比賽的場所。
太子三人年年都會參加,這一次也是早早的準備了宮船,水上的一切都安排妥當。
四位公主戴著帷帽在宮女的簇擁中走上船。
周圍的世家子弟看到公主到來很是意外,連忙整理衣衫,宮中傳出永樂公主出嫁后,兩位公主也要開始議親。
公主出行并沒有提前透露出風聲,沒有父母的叮囑,公子們不敢貿然行動。
太子妃蘇雯悠挺著孕肚陪同,她懷孕五個月了,這是她的第一胎,胎像一直不錯。
太子叮囑了太子妃幾句,又埋怨了永安公主幾句,就離開房間去忙了。
雖然只能在船艙里看比賽,但永安公主仍然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太陽西斜,幾人才依依不舍的上馬車回宮。
永安公主落在最后,就近上了三公主的馬車。
她依然掀開了簾子往外看,卻看見人群中一個不該出現在這里的人。
“那不是魏三皇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