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仍然還是思考兩性關系和家庭親子關系較多。我對自己的另一半不是很滿意,他無論在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都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標準。我想大部分的夫妻都是這樣吧,這就是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你不可能找到一個和你靈魂契合,生活上還能配合很好的人。
一直聽朋友說湊合著過日子,我覺得我現在的另一半都沒有在過日子。更多的時間是我自己在過我自己的生活。生活中我需要他和我分擔一些事情,可是發現無論是能力還是心態方面他都不能給我支持和實質的幫助。更多的時候我還要給他分擔更多事情。
可能以后的自己會更自私一點。以前自己想著一個家庭要和睦要溫馨,所以自己為了維持所謂的和睦溫馨,一步步退讓一步步忍耐。他不會做不去做那就自己多做點,讓父母多做點。知道這樣做他會不開心他的父母不開心,那就順應他們的心意去做,主要他們開心就好。心里想著只要她們開心了,只要我們這個家完整了自己就滿足了。
可是這樣的自己做久了,實際上會要求從他們身上獲取更多,因為覺得我為他們付出了。
我以前覺得夫妻兩個如果不同心那還算夫妻嗎。現在想想也真可笑,世界上有多少夫妻是同心的呢,能找到以及意識到兩個人是同心的真的很少。一個是要能遇到一個是遇到以后要懂得珍惜,這兩點真的很難。
我應該很慶幸的是我的另一半不會真正阻止我去干什么,因為他沒有能力和立場去阻止。
還有自己會覺得和另一半不同心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這個還是自己想太多,孩子她能慢慢明白父母是怎么溝通交流的。我能給她的就是真實的生活感受。我不可能給她一個虛假的父母的情感。現實情況就是她的父母不是心靈契合的伴侶,但并不代表以后她找不到心靈契合的伴侶。她以后的生活是她自己的,由她自己決定。我能帶給她的就是更多好的陪伴還有自己的成長。我喜歡陪伴她一起成長的過程中發現自己,自己也在一點點被養育。
以后自己會更自私一點,考慮自己會更多一點。現在我想要陪伴寶貝,想要回歸更真實的家庭,去接觸柴米油鹽,去接觸各種家務瑣事,去接觸孩子的培養養育,去感受一天的三餐,一天的玩樂,一天的家庭瑣事安排,一天的生活如何日復一日地過,然后自己可以從每天重復的生活中找到樂趣并且每天積極樂觀地生活著。
去感受當自己的孩子生病了,情緒不好了,不高興了自己要如何面對。去感受如何讓自己的孩子慢慢養成良好的習慣。去感受孩子外面的世界。去感受你想感受的孩子的一切。
反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讓自己開心快樂了,讓自己的狀態更好去面對自己的孩子和這個生活世界。我也只能和自己的另一半說抱歉,當自己累了情緒不好了可能就把壞的情緒發泄在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