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成為瑜伽老師,小春的底氣是不足的,自己的體式不夠好,不在館里最好的會員之上,自己的教學也很生澀稚嫩。
小春內心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劣勢在哪,但就是需要更多的時間沉淀自己,讓自己慢慢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瑜伽老師。小春現在所在的瑜伽館,有兩位資深老師,一位主理人皆教學總監,一位資深瑜伽老師,他們都有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瑜伽教學經驗,瑜伽館里的會員也很崇拜這兩位老師。老板老師和會員的關系很好,和會員之間的溝通非常得愉悅歡快,男老師雖然不怎么講話,但是他能拿捏各種高難度體式,這是館里任何一個會員做不到的。再來看小春,自己的體式無法讓會員欽佩,教學也不夠老道,所以現階段來上小春課的人以剛開始接觸瑜伽的人為主。
小春心里知道現階段自己肯定會面臨這樣的境況,有資歷的老會員更多會選擇其他老師的課程,偶爾會選擇上一下小春的課。當有老會員上自己的課時,小春又開始有點緊張,她害怕自己的課程讓老會員覺得太簡單,太容易拿捏,沒法給他們帶來新的東西。小春的心態一直在那里搖擺不定,是要堅持專攻基礎的東西,穩定上好每一節固定的課程,還是不斷找新的東西,新的體式,新的串聯,讓老會員有新鮮感,不會覺得太好拿捏。無論小春怎么選擇,都需要自己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深入了解瑜伽,扎根下去,并且能變出各種花樣。想要一套課程編排走過一整年是不可能的,只有不斷的推陳出新,不斷豐富自己課程的素材,并且不斷地實踐到自己的課程中,穩中求進,稚嫩的瑜伽老師才有可能成長為資深的瑜伽老師。
現在的小春還沒有非常清楚的自我定位,只能說現階段小春是帶著剛接觸瑜伽的人入門,慢慢了解瑜伽體式,讓瑜伽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但是,有時候由于會館的氛圍都是喜歡練習高難度體式,那些基礎會員心里也總會有落差,他們內心也想要練成和老會員一樣,但是瑜伽就不是急功近利的,需要時間的累積,內心的沉淀。
最最關鍵的是,瑜伽練習并不就是那些高難度體式的練習,那不是瑜伽練習的唯一目標,他只是其中一條道路,條條道路通向瑜伽。每天堅持最基礎的練習也是瑜伽練習,并且這樣的練習對身體是更加有益處的。如果有些瑜伽初學者為了過快地拿到瑜伽高難度體式,聯系過度,不注意方法,就很有可能讓自己的身體受傷,從此以后不能再練習瑜伽,這就得不償失了。本來練習瑜伽就是強身健體,磨練心性,這一下就結束了瑜伽練習生涯。
有些道理說起來人人都懂,但是人就是會被環境影響,人就會定不住,會想要那些外表看起來很炫的東西,只能說修行各自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