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春在自己家鄉做瑜伽老師的時候,等到自己的瑜伽教學比較成熟的時候,她又重拾了自己的舞蹈夢。小春在很小的時候,大概是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還代表學校去外面演出,只是后來家里條件不允許,沒有繼續學習舞蹈。她在上大學的時候學過幾節課的街舞,等到了工作,單位里有社團活動,她參加了街舞和國標舞的社團,也是那段時間奠定了小春舞蹈的功底。小春在幼兒園工作的時候,也找到一家成人舞蹈培訓機構,學習了一段時間,只是后來精力放在了事業的轉變上,就沒有繼續學習舞蹈。
現在一切都穩定下來了,小春又可以繼續學習舞蹈了。小春已經做瑜伽老師三年多了,身體條件也比沒做瑜伽老師前好很多,身體的肌肉力量,控制力,平衡感都比較好。她直接報了成人舞蹈的私教,一對一的教學,她對古典舞比較感興趣,因為平時她自己也喜歡看古代發生的故事,對那時候的人跳的舞也一樣喜歡。
小春找的私教老師就是一直教小春女兒跳舞的老師,她有她獨到的舞蹈教學方法,她剛開始把舞蹈的基本功給小春過了一遍,知道小春身體條件可以,重點和小春講了古典舞中經典的頭位,手位,腳位以及眼神的處理。這些都是技巧,至于如何展現一支舞蹈,每個人的個人理解不同,跳出來的舞蹈感覺也不同。小春非常認真地練習每一個基本功,努力做到到點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都到位。呼吸對于小春來說不成問題,瑜伽練習也非常講究呼吸,舞蹈也是,她會帶著呼吸去完成舞蹈的每一個動作。
等到練習了一段時間基礎功以后,老師給小春編排了一支成品舞,讓小春感受一下跳一支完整的古典舞是什么樣的感覺。老師和她講音樂的出處是哪里,講述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要怎樣表現這個故事,在哪個點是整支舞的高潮。小春一遍又一遍慢慢琢磨,一開始就只是會用技巧完成舞蹈,內在的情緒沒有展現出來。老師建議小春去看和這支舞蹈有關的歷史故事,去感受一下故事主人公當時的內心感受。小春看了那個故事以后,心里比較多,能夠感同身受主人公的處境。慢慢地,小春能把這支舞蹈的內在情緒展現出來了,并且加入了自己理解的東西,把整支舞完成得深入,有自己的特色。
舞蹈老師接到了一個劇團的邀請,讓她去完成一支舞蹈的表演,老師把這個機會給了小春,小春非常地感激老師。老師卻說她去表演僅僅是類似完成一支舞蹈而已,對她而言已經習慣了,但對小春而言,她需要一個舞臺來展現自己,這樣小春對舞蹈的理解也會變得不一樣。當小春一個人在舞臺上跳舞時,臺下坐著數百位觀眾,那種磁場的互動不是平時一個人練習有的,如何做到和觀眾無形的互動,同時又不丟失掉自己在舞臺上的專注,小春學習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