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這幾日頗為忙碌,上上下下為養蠶在宣平坊和保寧坊來回奔波。
為搭建養蠶木架,姜三英跑遍東西兩市購置木料和捆繩,憑借著練武德力氣,和仆人們一同將198根木棒從東西市推到了保寧坊,然后用捆繩將木棒連接,做成三層木架。
而力氣較小的姜家人,則編織裝蠶所用竹籃。
眾人加班加點,在姜家大朗姜十堰來時,養蠶物品全都備齊,只欠東風了。
開工第四日,姜十堰帶著一箱箱三眠蠶、四眠蠶和桑樹樹苗,還有一車桑葉抵達長安城。
“大哥!”姜三英朝姜十堰跑去,撲進姜十堰懷中道:“可想你了!”
姜十堰寵溺著摸摸姜三英腦袋道:“我不在日子可有同人打斗?”
姜三英是三位妹妹中最令姜十堰費心的。父母去世時姜三英尚年少,從小又喜好習武,同附近各坊小孩成天打打鬧鬧,那段時間,他每日除了照看店門,就是上門賠禮道歉了。也不知三娘隨了誰的個性,大娘、二娘一個穩重,一個安靜,都沒有三娘如此調皮。
“我可長大了。前些日,買店鋪時,我都忍住沒有出手。”姜三英將馮有才暗中使詐阻礙她購買店鋪的事情告訴了姜十堰。
姜十堰擺擺手道:“也罷。馮有才背有靠山我們管不了,卻管得了我們自己如何經營。”
“要誠信經營,不能唯利是圖,不做虧心之事。我都記得呢!”
“記得便好。二娘三娘呢?”
姜三英牽住駱駝韁繩道:“她們和仆人們在鏟桑樹土,讓我過來先接你回家。”
“她們在何處鏟土?”
“二姐收了保寧和昌樂兩坊荒地,賠償其種植農戶后,支付月錢讓他們幫忙種樹管桑呢。”
“甚好。我們先去保寧坊、昌樂坊。”
姜三英震驚道:“旅途勞累,大哥不歇息會兒嗎?”
姜十堰搖搖頭道:“我不累。咱們絲綢訂單尚未完工,可布料卻被人惡意斷供,十萬火急之時,我可有無窮力量。”
他們姜家兒女,就是有越挫越勇的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