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加標價一騎絕塵,毫無懸念的把未來四年經營權拿到手!
后面還剩下六家店,爭得那叫一個慘烈!就差在會場打起來!
之前忍著沒出手的,對后面六家店,出手得毫不留情,管它盈利好不好,先標到手再說!好過回家種地。
這就導致剩下的幾個店承包費非常之高,高出所有人意料!有一個社員高價中標后反應過來,當場反悔,征求大家同意,由第二高價者中標。
開完會,標得承包權的社員留下簽合同,其他人都散了回家。李大加把合同簽了,拿到手這才真正安心。
出了會議室,王有亮還沒走,“老李,真有你的,這么高價你也敢出!”
“我這不是被逼無奈,你看現場這種情況,我不得不出價,先保住經營權再說,你看我家住著都有小十口人,不能回家種地啊!以后生意不好,虧本都難說了”李大加苦笑著,一臉愁容。
那么多人虎視眈眈的盯著這塊肥肉,李大加不得不產生危機感。出會議室只能先賣賣慘!
很多社員都沒走,都盯著李大加的一舉一動,聽李大加賣慘,想著也也對,這承包費一年差不多兩萬,天價了這是,要是經營不好,賠了,拿什么交給社里。
還不如那些每個月幾百承包費的店,到時候掙得指不定比李大加多。有人聽了李大加的話后三三兩兩的走了,也有人氣不順,非得找李大加晦氣。
“我說老李,掙到錢了還在這賣慘!誰不知道你這幾年掙了一棟樓!”成名福剛才也參與競標李大加的店,可惜他出價太低,都沒達到李大加出價的一半。
這讓他又驚又嫉妒:驚的是李大加出的價實在太高,是他從沒想過的價格;嫉妒是證明了李大加這幾年掙得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多,要不他不敢出這個價!
最主要是他的店被別人標走了,他沒有店可賣了!
李大加一聽就來氣,他是個老實人,但是他也是個倔強的人,可不會讓人白白欺負!
“這幾年就我蓋樓了嗎?你成名福的樓房怎么來的?!難道不是這幾年掙的嗎?再說這個價位我敢標,你敢嗎?”
成名福一聽這話就氣短,這幾年社里不少人買地蓋樓,都是這幾年私人承包制開始后大家掙到錢。他的樓就蓋在供銷社邊上,大不了等今年房子蓋得了就直接在家里開個店,不像李大加的房子,離供銷社都是一公里遠。
“哼,我們掙的可沒你掙得多!”成名福嘰嘰歪歪的認慫走人,看熱鬧的人也都散場。
“老李,別在意,他就那樣人,說說氣話就過去了!”王有亮也是個老實人,以前在供銷社賣肥料的,四年前他沒標上,這次又沒有標上店,只能回家繼續種地了。
“亮哥,這次沒標上店,下次還有機會。”李大加看著王有亮垂頭喪氣的樣子,心里也很難受。
王有亮嘆著氣,“唉,老了,不干了,再過兩年,我就要退休了。”
“行,退休也好,還有退休金領。”李大加拍拍王有亮的肩膀,都是一起共事的幾十年的老同事,李大加真心希望他好。“今晚住下,在我家喝點?”
“算了吧。誰不知道你不喝酒,我一個人喝有什么意思。行了,我想得開,我回了。”王有亮和李大加下樓,騎上車子回家。
李少萌一直在店里等李大加,心中十分著急,期間來客人都招呼得心不在焉。
等了一個上午,看到社員陸續出了大院門,有的回家,有的回店里,有的有說有笑,有的唉聲嘆氣,李少萌看得心情很忐忑,焦急!
等人都散了,她還沒見李大加出來。
倒是隔壁賣奶粉等保健類商店的王家大媽知道自己的店被隔壁的陳阿姨標走,直接坐在陳阿姨店門口,朝陳阿姨開炮火。“啊~天殺的,你怎么標走我的店呀!你讓我們怎么活啊!”
陳阿姨也正郁悶,她的店被別人標走,難道還不許她也競標其他店?
“你家老王先去競標別人的店,已經標到了,我怎么就不能競標你的店?”
王家大媽不管,這個店賣奶粉還是掙點錢的。“你個挨千刀的,你競標誰的店不行,非得競標俺家的店!”
蘇阿姨看不過去,去拉住王家大媽:“大姐,快起來!是你家老王先去標走別人的店。老王也已經簽合同拉!”
簽完合同匆匆趕回來的王大伯拉住自家婆娘回店里,“快起來,別丟人顯眼了。”說完又朝陳阿姨道歉:“小陳,你嫂子沒文化,別在意啊!”
被拉走的王家大媽還不肯,嘮叨著王大伯好好的店不干,干嘛去承包其他店。
李少萌看著這一幕心情更加忐忑不安,老爸還不回。
就在他等著焦急的時候,終于看到李大加從供銷社大院出來了。
李少萌焦急的跑上去,“老爸,怎么樣啊?”
“走,回去說。”李大加和李少萌趕回店里,李少萌給李大加倒了一杯水,李大加正口渴,一口氣喝完,才癱坐在凳子上。
“阿萌,多虧了你,我按著你的標價出的,咱店到手了。”從懷里掏出合同遞給李少萌。
李少萌結果嶄新出爐的合同翻看,終于松上一口氣。合同簽了,未來四年好好干,不怕這一年一萬八掙不回來。
“阿萌,這一年的承包可是之前一年的快四倍。”李大加還是憂心忡忡,之前一年承包費四千八,現在直接跳到一萬八,想想心肝都顫疼。
“老爸,別擔心,咱們現在經營不是挺好的嗎?”
李大加看看店里,最好賣的是彩電,屬于大家電,但那是逢年過節時候賣得多。自行車今年倒沒有前幾年那么火爆,現在基本上家家都有自行車代步。
“老爸,你看時代變化很快,馬上就會有新的電子產品出來,咱們只要順應時代,就不用擔心。”
“老爸,你看,”李少萌拿出一份科技報,翻出一篇文章給李大加看。應李少萌要求,這一年李大加不止訂閱電視報、還定科技報、商事報。
李大加仔細的看文章,這是一篇介紹新的天線,不叫天線,叫衛星鍋的科技產品。李大加搞不懂這衛星鍋有什么用處,總體看下來就是比衛星天線好用,具體怎么好用,有點理解不出來。
“老爸,這個衛星鍋很快就會流行起來的!你去打貨的時候注意下。”
“阿萌,這個衛星鍋是干啥用的?”
“嗯,這么跟你說把,咱們現在賣的衛星天線只能接收四五個臺,都是本地臺,就是咱們省臺、市臺。裝上這個衛星鍋,就可以收幾十個電視臺的節目,外省的,國外的,都能看。”
“這么神奇嗎?”李大加還是不明白這東西怎么弄,但是不影響他看到商機。
“是的,所以老爸,你要做咱鎮上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李少萌信心滿滿的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