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人可以死而復生嗎?”一個女孩故作玄虛的向伙伴們說道
沒有人說話,緊接著的一陣嗤笑聲傳來。
“真的,我說的是真的。”
“那你說說看。”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寒冷的冬季,一個女子身著一身單薄破爛的衣裳,踉蹌地來到了湖邊。冬季寒風凌冽,可是女子卻并未表現出任何怕冷的跡象,反而將自己身上單薄的幾件衣裳一一的脫落下來,最后只留下一件貼身的襯衣。
沒有絲毫猶豫,女子投入了河中。
隨著女子落入水中,原本平靜的水面,被激起了一片水花,接著水面上迅速地結了一層厚厚的冰。
后來經過這里的人還奇怪為什么以前從未結冰的水面竟然結上了冰。
結冰的湖面為行人帶來了便利,于是人們便通過結冰的湖面到達對面,沒有人注意到湖底冰凍著一個女人的尸體。
在人們的議論聲中,漸漸的知曉了關于湖底女人的故事。
跳湖的女人本是一名藝伎,她從小便被父親賣到了煙花柳巷之中。青樓的老鴇看女孩年紀實在是太小,所以便生了惻隱之心,將女孩教給了一位琴師,讓她學習琴藝。
女孩深知自己寄人籬下以及自己所處的境地,所以她很用功的學習琴藝,希望等有一天自己長大了可以成為一名樂師,為皇帝權貴演奏音樂,而不用出沒在煙花柳巷之中。
女孩的琴藝在所有的學徒之中是最出色的,琴師也最看重她,并有打算將女孩送入宮中參選樂師。
可是就在女孩參選樂師的不久前,琴師突然染上了重病,并最終一病不起。
沒有了琴師的引薦,女孩很難入宮參選樂師。
青樓的老鴇也想要幫助女孩入宮參選樂師,可是她也只是一個煙花柳巷的女子而已,那些宮中的掌事是看不起她的,盡管她給他們獻上了很多的錢,女孩還是沒能參選。
深知入宮無路的女孩也默默的放棄了,選擇在青樓中做了一名藝伎。
她一開始便定下了只賣藝不賣身的規矩,而老鴇也默認了她定下規矩,并不會強求她。
也是因為老鴇的這一區別對待,讓青樓中的別的女子對女孩產生了羨慕甚至嫉妒之情。
“憑什么她可以受到這么好的待遇,想干嘛就干嘛,不用向我們一樣服侍那些令人惡心的人。”
“那是人家命好,我們也只能怪我們命不好咯。”
因為相比于其他人的“好命”,也讓女孩受到了區別的對待。
不過這對女孩來說并沒有任何影響,因為她本就不是和她們一起長大的,也從未想過去融入她們。
女孩的除了為來青樓中喝酒游玩的客人彈琴助興,其他的時間便是呆在房中作曲,練習琴藝。
隨著女孩琴藝的增長,臺下的客人們對女孩的好奇心也越來越大,他們渴望看到彈奏出這美妙琴音的女子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每日臺下都有人出價要看女孩一面的客人。
盡管臺下的人一擲千金,可是女孩始終不愿意露面。
誰也沒想到讓女孩愿意露面的竟然只是一首打油詩。
那日女孩彈罷一曲,底下人人呼喊,人人攛掇著女孩露出真面孔,女孩本想向往日一樣直接回到內閣中去。
但是臺下一位公子朗誦的打油詩卻吸引了女孩。
這種煙花柳巷極少遇到有學問的客人,即使是有,來這里的人早就將那些拋到腦后去了。
女孩因為好奇將頭探了出來尋找那位念詩的公子,因為姿態太低,面紗也掉了下來。
看到女孩容顏的男人們無一不驚嘆女孩的容顏。
有人出高價想要為女孩贖身,但是都被女孩拒絕了。
女孩選擇了和那個念詩的公子。
理所當然的,女孩的選擇是錯誤的。
她選擇的公子雖然有一些文化,看似體貼,卻是一個自私到骨子里的人。
當女孩用自己所有的錢財為自己贖身,嫁與公子后,卻被他嘲笑藝伎的身份,并懷疑她早將清白之身給了那個琴師,不然怎會被琴師如此青睞,極力推薦她入宮做樂師呢。
后來有文化的公子癡迷上了賭博,非但輸光了家底,還將女子又一次賣到了青樓。
可是這一次她沒那么幸運,她沒遇到那個對她產生惻隱之心的人。
不堪受辱的女子這才選擇了沉入湖底結束自己的生命。
可是發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若干年后,一個女子來到了湖邊,和死去的女子長得一模一樣。女子望著平靜的湖面若有所思。
“皇后娘娘,您在想什么呢?”女子身旁的男子問道。
“我也不知道,只是看到這湖面突然有種很熟悉的感覺。”
“娘娘須是想家了吧,娘娘的家鄉也有這么大的湖呢。”
女子裹緊了身上的披風,打了個寒顫便命男子陪她一起離開了。
“所以你是說這女子死而復生了?”
“長得一摸一樣,不是死而復生是什么?”
“萬一只是長得比較像呢?”
“世界上怎么可能會有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呢?所以她肯定是死而復生了。”
“我覺得不是。”
“就是。”
聲音開始變得吵鬧起來,直到一聲響亮的呼喊聲傳來。
孩子們四處散去。